公眾應避免對消極情緒的反芻思維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張闊 編輯:李松達 2020-02-14 09:44:00

內容提要:心理學和醫學的研究表明,當個體面臨環境中具有威脅性的事件或刺激時,就會處於應激狀態,產生身心緊張的應激反應。

天津北方網訊:心理學和醫學的研究表明,當個體面臨環境中具有威脅性的事件或刺激時,就會處於應激狀態,產生身心緊張的應激反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普通公眾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產生緊張和焦慮感。特別是隨著疫情的發展,部分重癥病患離世,一些醫護人員被感染,這些信息都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部分公眾焦慮、悲傷和緊張的情緒反應。值得注意的是,一定程度的焦慮和緊張感是面臨威脅性事件時的正常身心反應,有利於個體充分調動各方面的資源,來應對外界的威脅和挑戰(如肺炎疫情),因而對個體適應環境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但是,也有少部分公眾受注意范圍的影響,陷入了反芻思維,即他們的注意力持續聚焦於網絡上的負面信息以及自身的消極感受,並且反復思考,導致消極情緒的強化和加重,甚至出現恐慌。研究表明,反芻思維會增加對負面信息的注意偏向,抑制個體的情緒表達,降低解決問題的效率,使個體沈浸於消極的情緒之中不能自拔,是導致個體情緒失調的重要認知機制。

反芻思維的產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反芻思維的“元認知理論”認為,儲存於長時記憶之中的自我信念系統能夠影響和引導外界信息的輸入和加工。例如,控制感較低的個體知覺到威脅性信息時,往往會誇大這些負面信息的嚴重性和普遍性,導致長時間處於無助、壓抑的狀態,或者采取低效的應對策略,使得原有的消極信念在惡性循環中逐步強化。反芻思維的“注意范圍模型”則認為,個體對信息的注意范圍存在差異,而且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有助於擴大注意的范圍,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消極情緒的作用恰好相反,它們會縮小注意范圍,使注意集中於負面信息,容易誘發對負性情緒的反芻思維。還有研究發現,反芻思維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出現反芻思維的可能性高於男性,這可能和女性的情緒反應更為細膩、敏感有關。當個體覺察到反芻思維對自身情緒的不良影響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自身的認知和情緒反應,以增強適應性。

首先,理性評估事件的風險。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這類可能嚴重威脅個體健康的刺激事件,公眾主觀上會有一個風險評估過程。個體的緊張和恐慌感其實都和對事件的風險評估有關,比如擔心自己或家人被傳染,特別是在不准確、不充分信息的影響下,可能高估風險。經典的風險認知理論認為,公眾會從多角度對於事件的風險性進行評估,其中主要的依據是風險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就可能性分析,由於市委、市政府以及衛生、交通、防疫等部門的有力措施,在天津市域內感染和疑似病例相對較少,這說明在采取了科學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普通公眾被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同時,公眾如果都能采取科學措施注意防護、避免聚集,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也能進一步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從嚴重性的角度分析,根據現有資料,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長且具有較強傳染性,給防控工作帶來很大挑戰,對此我們應該保持警惕、警覺,不能掉以輕心,尤其要杜絕那種違反防控規定、危害公共安全的自私行為。另一方面也應看到,當前從國家到天津市已經做了充分動員,各項應對措施有力,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也在不斷研發之中,有的藥物已經投入臨床試驗,有望進一步提高診斷精度和治療效果,即使萬一被病毒感染也會大概率地經救治而康復,因此不必過度恐慌。

其次,采取適宜的情緒調節措施。情緒是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動力源泉,適度的緊張會促使個體提高警惕,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最終有利於戰勝病毒威脅。當感到緊張焦慮時,個體還可以嘗試主動地省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有研究發現,當個體主動地體驗和接納自身情緒反應的時候,對負性情緒的反芻思維可能會緩解。公眾還可以積極尋求社會支持。簡單地說,社會支持就是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給予我們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關心和協助。心理學、社會學、醫學等多學科的研究發現,社會支持是影響我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幫助個體克服消極情緒、促進從挫折和創傷中恢復的重要保護性因素。陷入反芻思維的個體,不妨和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尋求他們的寬慰、理解和幫助。此外,國家和地方層面的醫療衛生部門、心理和精神衛生的相關學術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提供了應對疫情的危機乾預和心理諮詢服務,如果個體的緊張焦慮持續且難以緩解,也可以向這些機構尋求心理援助。

最後,用積極的應對替代消極的反芻思維。反芻思維使個體沈浸於懮思之中,不利於我們應對威脅、解決問題。當個體覺察到自身的反芻思維時,可以嘗試一些能夠愉悅身心、具有正強化作用的休閑娛樂活動,比如看自己一直想看而未看的電影,聽聽音樂和相聲,因地制宜地健身,充分地睡眠和休息,或者是照料和陪伴家人。這些活動通常有助於我們擺脫消極情緒,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增進我們與家人的情感聯系。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證實,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夠拓展個體的認知范圍,有利於擺脫對負面信息的強迫性關注,增強我們的心理免疫力,緩解壓力造成的心理衝擊和應激反應。在行為層面,個體也要服從特殊時期的各項管理規定,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克服疫情對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不利影響,本著對自己、家人和社會負責的態度,減少流動性並注意衛生防護,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張闊,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