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請您掃下這個碼,以後買東西、坐地鐵都用得上……”昨天,記者走訪本市多家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社區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看到,工作人員在對進入市場的市民測體溫的同時,還幫助他們用手機微信掃描“津門戰疫”碼進行登錄注冊,以落實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場所掃碼進入的規定。
記者在位於大沽南路附近的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大門口看到,市民排隊等候測溫的同時,身穿防護服的市場工作人員手舉貼有“津門戰疫”碼的小牌子逐一幫助消費者掃碼進入。“掃碼進市場,大家都很配合,有個別顧客表示不了解,我們就耐心解釋,並幫助對方一步一步操作。”市場相關負責人肖思明對記者說。
進入市場後,記者看到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消殺。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該市場要求批發商戶在規定時間段內經營,之後立即撤場。同時降低人員密度,使空氣流通,要求零售商戶露天經營。此外,在人流高峰時段限制進場車輛及人員,避免人流密集。記者隨後走訪本市韓家墅農貿批發市場,以及河北區匯光裡菜市場、南開區西營門菜市場等社區農貿市場時看到,經營者均要求顧客測體溫並掃碼進入。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不僅農貿市場實施了掃碼進入,桂順齋等保障民生供應的食品店也實施測溫、掃碼進店,並且提醒顧客彼此間隔1米以上。此外,在位於紅旗路附近的國網天津電力南開營業廳,記者看到,營業廳入口處也設有專人進行測溫、提醒掃碼及登記等服務。在15分鍾內,先後有6位市民前來辦理購電等業務,大家都很配合。不過,其中有位老年人因沒有智能手機無法掃碼。對此,營業員趙紅玲告訴記者:“遇上這些不能掃碼的市民,工作人員會了解用戶訴求,將有效證件暫時收走,代為辦理業務,業務辦理完畢後,再將證件歸還,以此確保‘掃碼進場’落實到位。”(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