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疫情之下催生的新機遇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柏鑒 編輯:李松達 2020-03-26 09:39:11

內容提要:《今晚報》報道,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濱海文化中心等一大批場館,本周陸續開放,這對於宅在家的百姓來說,真是好消息。天津美術館的『穆夏展』、天津博物館的『安第斯文明特展』……這些春節前就精心策劃布展,卻讓文博愛好者難睹真容的展覽,會吸引大量參觀者去品『頭啖湯』。

天津北方網訊:《今晚報》報道,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濱海文化中心等一大批場館,本周陸續開放,這對於宅在家的百姓來說,真是好消息。天津美術館的『穆夏展』、天津博物館的『安第斯文明特展』……這些春節前就精心策劃布展,卻讓文博愛好者難睹真容的展覽,會吸引大量參觀者去品『頭啖湯』。

在這裡有必要提個醒,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好轉,但境外輸入風險還在加大,疫情防控形勢仍不容松懈。所以,對於場館方面來說,一定要嚴格細致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應急預案,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降到最低;對於參觀者來說,也要遵守防疫規定,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做到文明有序觀展。

我們注意到,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使各大文博展館暫時關閉,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觀展方式的轉變。此前,周鄧館、天博、天美、國家海洋博物館等紛紛從『線下』轉到『線上』,在各自官網、公號上推出『雲看展』『雲解說』等,給宅在家中的百姓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收到大量好評。

『線上觀展』無法取代觀眾實地參觀的體驗和感受,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種模式無疑是實地觀展的有益補充,能夠激發起更多百姓觀展的欲望和熱情。而且,『線上參觀』最大限度降低了對文物的損害,很多國寶真品都能在這樣的方式中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雖然一些場館推出『線上觀展』是疫情之下催生的應急之舉,但這種『網觀』『雲游』不應僅僅是一時之需,也是展館數字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如果各大展館能夠進一步創新思路,持續挖掘『線上觀展』的特有價值,將給展館業發展帶來一場新的機遇。(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