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可能比無癥狀感染者更可怕的,是我們已經不害怕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津雲 作者:馬奔騰 編輯:付勇鈞 2020-03-31 09:58:41

內容提要:一邊是迫切的復產復工『硬』需求,是正常的生活秩序,一邊是詭譎的新冠病毒,被確認能通過無癥狀者傳播,著實讓人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天津北方網訊:29日傍晚,小編的一個微信群裡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畫風”。先是一個本市的同學,發了幾張在本市某餐館包間聚餐的場景,只配了仨字:憋壞了!不大的包間裡老少皆有人挨著人觥籌交錯紅光滿面只爭朝夕……大家紛紛對“憋壞了”表示認同點贊之際,另一個同學發言了:在西安被隔離了,剛做完核酸檢測,22日從北京坐飛機CA1205來上班,今天纔告訴我說飛機上查出來一個當時無癥狀的確診病例!

頓時間,群裡安靜了——一邊是迫切的復產復工“硬”需求,是正常的生活秩序,一邊是詭譎的新冠病毒,被確認能通過無癥狀者傳播,著實讓人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比病毒更可怕的可能是,你們已經不知道害怕了……

最可怕的可能不是病毒,而是面臨著潛在的危險,你卻已經不再害怕了。這不是勇敢無畏,而是久而久之的厭煩與松懈。

憋壞了?忍無可忍了?春意盎然不我待?客觀上講,很多時候我也會在潛意識裡給出“是”的答案。畢竟,你我皆凡人,生在凡世間——但,新冠病毒是那麼詭譎、卓爾不凡!

當前境外的形勢有多嚴峻,相信您可以從那些公開報道的數字以及不斷迸發的各界明星確診的信息中清晰地感受到——因為曾經經歷,我們愈加感同身受。我們同樣相信,全國境外輸入病例的不斷增加,應該能讓您進一步地提高警惕。

更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是,在國際疫情爆發的初期,很多確診者都不是在入境地被發現,而是在乘坐國內飛機或者高鐵等交通工具來到成百上千公裡之外。確實,我們的入境航班、隔離政策一直在調整,網在進一步織密,但是我們決不能人為主觀排除各種潛在的風險點!

新冠病毒著實詭譎,我們對病毒的認識也在不斷推進。29日,無癥狀患者從湖北咸寧自駕到甘肅纔確診。而河南漯河病例進一步證實了無癥狀感染者傳播病毒的存在。確診病例王某某,從漯河回平頂山和朋友張某某有過密切接觸——而張某某就是無癥狀感染者。更可怕的是,根據官方通報,張某某的病毒來源很可能是曾一起就餐的、到過武漢,現在同樣無癥狀的同事劉某某。

好在天津從一開始就始終堅持把無癥狀患者當作確診者通報,比如咱136例本市確診病例中的第104例那個河東的大學生,比如129例寶坻區的那位老者!

張文宏曾說,最害怕連續的零,因為這些零讓人看不到潛在的風險。病毒不會繞著天津走,想想天津機場那穿著厚厚的隔離服晝夜奮戰的海關、邊檢、機場、公安等工作人員,您真能心安理得地把“憋壞了,沒事了,該放松‘逛吃逛吃’了”當放松防控的口頭禪嗎?

絕非毒舌,只是人人都有選擇性率先接受自己想接受那部分信息的可怕“慣性”。“憋壞了,忍無可忍了,再不如何如何就活不下去了”這些話,有時候是無害的自我安慰劑,有時候也可能成為一葉障目的樹葉,或者掩耳盜鈴那掩耳的手……

復產復工願望強動力足,但防控決不能軟下來!

古語雲“行百裡者半九十”。

古諺雲“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們常說防疫、復工兩手都要硬,可是在“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的當下,疫情防控這一手確實容易麻痺放松“軟”下來,而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秩序卻成為人們願望更強、動力更足的“硬”要求——這一軟一硬不控制好,就很可能會出現“潰堤之蟻穴”、“漏魚之網眼”,會出問題!

是,我們已戰斗了許久,可疫情沒有給我們“歇歇腳”的機會;我們已忍耐許久,可病毒不會給我們“且放縱”的借口——稍有不慎,如今的一片大好就有可能功虧一簣。

朋友圈上,不戴口罩外出吃飯購物的人多了,周末兩日甚至摩肩接踵;部分小區或者辦公室,有的管理如體溫檢測也漸漸流於形式……再無以前那種時刻保持警惕,飽含壓力,吃緊、謹慎的氛圍!

防控和復工,猶如一個人的雙手,一個關乎生命,一個關系生計,哪個也拖不得,哪個也不能松。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並不代表疫情已經結束,而防疫的特殊性、復雜性,決定了容不得半點閃失。理順防控和復工的關系,纔能兩不誤。統籌兼顧,精准施策,在預案上“細之又細”,在措施上“嚴上加嚴”,讓復工復產多一分安全保障。只有建立在安全防控基礎上的復工復產,纔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每個人都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到無癥狀感染者,所以我們的自我防護意識不能有絲毫懈怠——越是在接近勝利的時候,越要克服“差不多”的心態,周密思考,小心行事,沈住氣、鉚足勁,纔能真正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闖出去,我們打著“雙閃”堅定前行!

古語雲:一鼓作氣。

毛主席說:“策罷乏之兵,當新羈之馬,如此而欲圖存,非奮斗不可!”

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所以,請再咬咬牙,再緊緊扣,不言全勝不收兵!

而這就要求,我們正在“外防輸入”主戰場作戰的海關、邊檢、公安、機場、外事翻譯、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等各位“最可愛的人”,千萬不能有絲毫的麻痺大意,將“病毒防火牆”壘高、築牢、砸實、屏蔽徹底!也要求我們“內防反彈”的衛生、交通等各部門,以及廣大的社區防護工作者不能有丁點的厭戰情緒,將我們“學霸級”的防控進行到底!

有人說,國內防疫是球賽的上半場,國際的防疫是下半場,但我們的下半場絕不是替補席,更不是看臺!大考未到交卷時。進入疫情防控的“下半程”,勇於破題,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防控與復工之間積極探索平衡之路,纔能真正建立起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真正做到雙線作戰、雙戰雙贏。

如果我們已經趟過了最濃的那段迷霧,前方即將駛入正軌,也請繼續開著你的“雙閃”——現在就是最危險的時候,我們互相提醒,我們保持警惕,我們肩並肩闖出去,前進進!(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