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在抗擊疫情中讀懂『中國答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論壇網 作者:趙海星 編輯:靳永鋒 2020-04-06 10:48:12

內容提要: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抗擊疫情是對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成就的直接檢驗,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檢驗,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的直接檢驗。在大戰大考面前,我們的黨、政府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這次抗擊疫情行動,對每個領域甚至每個民族、每個國家引發的震動和思考,已經遠遠超出了疫情和抗疫行動本身。抗疫還未結束,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場偉大斗爭實踐,將會給黨和國家帶來一筆豐厚的精神資產,以它的深刻歷史內涵載入中華民族史冊。

戰疫情,既是一次執政大考驗也是一次初心大實踐,在這場斗爭面前,充分展示了我們黨在重要歷史關頭的中流砥柱作用

此次新冠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在我國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歷史關口,此次疫情是民族復興進程中的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也是黨長期執政中的一次大考驗。我們看到,黨帶領人民英勇奮戰、共克時艱,社會秩序安定、人民生活有保障,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產統籌推進,看到的是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一是堅強的領導核心。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不斷作出重要指示,到北京、湖北武漢深入一線調研考察,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與世界各國領導人通電話,堅定表明中國防控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表現了大國領袖的責任和擔當。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下,黨中央迅速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導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協調調度,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為戰勝疫情鼓舞了強勁的士氣、激發了昂揚的斗志、匯聚了不可戰勝的力量。在國家面臨危難的關頭,在民族面臨考驗的時候,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抗擊疫情就有了堅不可摧的主心骨,決勝黎明就有了領航定向的指南針。

二是強大的組織體系。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戰疫打響後,黨的組織體系高效運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投入戰斗。各地區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周密制定方案、緊急調配力量、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了從省到村“五級書記”抓防控的機制。基層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優勢,統籌居委會、村委會、物業服務公司、業委會、網格員、志願者等各方力量,發動群眾相互監督,守望相助,布下防控疫情的天羅地網,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這種全員發動、全民參與,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壯麗場景,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纔能看見。在重大歷史關頭和危機時刻,這種環環相扣、嚴密有序的組織體系和強大的組織能力充分發揮作用,我們黨組織嚴密的獨特優勢充分顯現出來。

三是真摯的為民初心。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疫情爆發的嚴峻形勢,廣大共產黨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堅持“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和技術力量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強生活物資供應,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全體黨員踴躍向疫情重災區捐錢捐物,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連續奮戰在戰疫斗爭前線,社區黨員、公安乾警、基層乾部、下沈乾部、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無論形勢任務如何變化,我們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會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會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不會丟。

四是科學的戰略策略。打勝仗首先要有正確戰略策略。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防控和救治舉措。從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到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從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措施,到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從疫情早期的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策略,到根據低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和高風險地區分級分類精准施策;從全國一盤棋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從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到積極支援國際疫情防控。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准確的,在不同階段作出的防控決策是科學的,對不同風險地區采取的防控舉措是有效的。這些應對策略,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發現問題的本質,抓住了關鍵要害,確保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 

戰疫情,既是一次民族大磨難也是一次精神大洗禮,在這場斗爭面前,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生生不息的優秀品質

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一部中國歷史,印刻著洪水、乾旱、地震、瘟疫等災難的記憶,而每一次災難又是對民族精神的一次凝練和昇華。恩格斯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次疫情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也錘煉了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多難興邦”的內涵。

激發了強大的凝聚力。在疫情面前,黨心順、軍心振、民心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種社會關系、各種社會力量實現了有效整合,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心系疫情,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局面再次顯現在世人面前。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指示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從人民軍隊聞令而動勇挑重擔,到兄弟省市守望相助、民眾之間互幫互助,從企業的不遺餘力到個人的千方百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每一個人都是戰士,每一個集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戰勝疫情作出努力和貢獻。這其中展現的可貴品質,豐富了中國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人民大團結,國家有力量。經過這次磨難洗禮,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強,這是不可磨滅的興國之力、強國之源。

激發了強大的戰斗力。抗擊疫情是一場總體戰,在這場危機面前應對能力強不強,體現的既是國家戰略能力,也是民族戰斗力。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工業生產體系完備,能夠迅速實現自給自足;醫療保障體系健全,應急醫療救助機制完善;金融體系運轉良好,物資儲備生產能力強,市場供應平穩;軍隊遠程投送能力強,醫療救援力量集結展開快;5G、消費互聯網、電子商務、網絡支付等新業態表現不俗。特別是在疫情面前,革命戰爭時期、建國初期那種奮不顧身、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又再次集中呈現,這種戰斗力所顯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激發了強大的文化力。在這場空前的疫情面前,中華民族迸發出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顯示了感人肺腑、大愛無疆的人間真情。這種凝聚力是經過長期文明積淀而成的,更是長期的文化建設所鑄就的。在這次戰疫行動中,網絡成為公民參與的一個巨大平臺、一個重要表現、一種特殊方式。公民意識在網絡上昇華、價值評價在網絡上展開,文化軟實力在網絡上充分體現出來。黨和政府正確應對和充分運用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段,與人民交流,及時客觀公布疫情形勢和抗疫情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文化建設的成果奠定了抗擊疫情的精神基礎,成為把全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情感、力量凝集起來的重要紐帶。

激發了強大的傳承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她的傳承和發展最根本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對歷史責任的傳承。這次抗疫行動見證了以“90後”,包括部分“00後”新時代青年的成長與成熟。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戰疫一線;在生命價值的呼喚之下,他們竭己所能奉獻出拳拳愛心;在眾多懷疑的目光中,他們作出讓中國和世界吃驚的優異表現。青年一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不但重新評價了他們,也重新評價了自己和自己已習慣了的評價標准,預示了一個更有意義的世界。

戰疫情,既是一次制度大比拼也是一次治理大檢驗,在這場斗爭面前,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衡量這個優勢管不管用、有沒有效,關鍵要看能否經得起各類風險挑戰的考驗。我國在應對此次疫情中所展現出的傑出領導能力、高效應對能力、強大組織動員能力以及堅決貫徹執行能力令世界驚嘆。我國之所以能夠迅速扭轉抗疫態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彰顯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這一優勢,使得我們能夠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協調各領域、各層級資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346支醫療隊、4.26萬名醫護人員千裡馳援湖北和武漢;多地工廠迅速恢復生產,轉產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用物資,首先保障武漢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供應;鐵路、公路、航空、海關等交通部門為救援物資開通“綠色通道”;煤、電、汽等能源資源實行全國調配,保障武漢的充足供給。這是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全盤謀劃和重點施策,是對人力、財力、物力等寶貴資源的再整合、再調度、再統籌,充分彰顯了制度優勢。

彰顯了“一呼百應”的效率優勢。在這次抗擊疫情行動中,各地響應速度之快、動員效率之高、防控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黨中央一聲號令,全國上下緊急動員、迅速行動,從接到病例標本後僅用3小時就獲得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結果、24小時後又測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到10天時間就建設完成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半個月建成容納15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在危機時刻,中國制度運轉的高效率明白無誤地展露在世界面前。

彰顯了“全國一盤棋”的組織優勢。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在疫情肆虐的時刻,為阻止病毒向全國蔓延,1月23日,武漢“封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千萬級別大城市采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湖北人民、武漢人民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全局需要,作出無私無畏的犧牲奉獻,封城以後,全國抗疫形勢逐步好轉。經過這場疫情,我們更加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這是這場疫情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也是這場疫情留給我們的特殊財富。

戰疫情,既是一次全球大危機也是一次國際大救援,在這場斗爭面前,充分展示了我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一個重大威脅,也是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一次重大挑戰。當前疫情全球呈現出處多點暴發、指數蔓延態勢,在全球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廣泛開展國際援助,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敢於擔當、扛鼎在肩的形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國采取最堅決、最徹底的措施,全力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的蔓延。醫護和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完善診療措施,不斷提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用中國速度為全球作出防疫准備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窗口”。我國堅決維護海外公民安全與正當權益,設立專項領事保護機制,派出十餘架次包機,加強與各國協商溝通。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指出,中國強有力的舉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國境內擴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

開放自信、公開透明的形象。我國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國際衛生合作,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多份技術文件,開展技術交流,分享防控救治經驗和方案;及時向各方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邀請國際專家並肩工作。這些舉措是對國際社會關切的及時回應,體現了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自信,反映了對全球化大趨勢的認同和順應。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以鄰為壑不可取,多邊合作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在疫情面前我國廣泛開展國際衛生合作,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疫情外交”,成為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載體。

兼濟天下、患難與共的形象。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許多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國內已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面對世界范圍內日益嚴重的疫情蔓延勢頭,我國義無反顧地擔負起相應的國際責任,向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國家提供抗疫物資和檢測設備等援助;向伊朗等國派出專家組;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於支持世衛組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生動踐行了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不僅幫助了世界各國提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也為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積累了有益經驗、提供了中國方案。從更深遠的意義上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在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這次醫療外援行動是對世界政治格局的積極平衡和主動塑造,其蘊含著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的“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為國際關系提供了重要的倫理准則。

   原標題:【戰『疫』說理】在抗擊疫情中讀懂『中國答卷』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