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堅持實事求是 回應時代課題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編輯:孫暢 2020-04-07 10:52:45

內容提要: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中央突出強調實事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我們運用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統籌兼顧的全局思維、高效規范的法治觀念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重要遵循。

  堅持實事求是,需科學防治、精准施策。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會公眾因缺乏專業知識而難以對疾病的傳染和預防有深刻的認知。要克服暫時困境,避免陷入盲目抗“疫”的旋渦,就需要發揚科學求真的精神,以科學精神驅動工作,以理性思考戰勝恐慌。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

  在對疫情認識尚少的情況下,堅持科學防治的理念尤為重要。實踐證明,相信科學,依靠科學,能夠增強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創新性,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能,更加理性和全面地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在科學化軌道上有序進行。

  堅持科學防治,精准施策,需要向民眾普及預防知識,及時清理虛假信息,促使大眾轉變錯誤觀念。同時,要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對疫情傳播規律及影響因素進行研判,為政策調整提供參考和評價,強化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提昇我國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堅持實事求是,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事實表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要有長遠的眼光、堅定的信心,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疫情是我們前進路上的一次考驗,在疫情防控初期,我們要避免消極應對貽誤戰機,首先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沒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社會發展就無從談起。反過來,如果經濟社會發展長時間停擺,疫情防控乃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會失去物質保障。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我們則要竭力避免過度防疫的滯後調整對經濟社會造成新的不利影響。

  因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化解抓疫情和穩經濟的矛盾。我們要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以辯證思維處理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相支橕、協調共進,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堅持實事求是,應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依法防控,強調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生活在現代社會,面臨諸多風險挑戰,需要我們自覺堅持法治觀念,秉承法律准則。而面對疫情防控這樣復雜的問題和矛盾,更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能否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事關群眾的信心和希望。這也提示我們,在實施各項防控措施的過程中,必須秉持法治精神,符合法律法規,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法治成為疫情防控中的基本共識和行為准則。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應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回顧歷史,面對磨難,正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屢屢在關鍵時刻廓清思想迷霧,打開局面,推進黨和國家的事業向前發展。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科學防治、精准施策,也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思路。前進路上,更要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用科學精神、全局思維、法治觀念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及時回應、解答時代和人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臧夢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