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城市數字化『智』理加碼快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劉菁、楊玉華、張紫贇、董雪、汪海月 編輯:付勇鈞 2020-04-16 16:54:58

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數字化『智』理成為中國各地防控疫情、恢復經濟的硬核力量。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浙江、安徽、湖北、江蘇等20多個省區市搭建各類『數字防疫系統』,實現科技戰『疫』、精准防控。

『您好!我們這裡是市民安全室。為了確認您的健康狀況,請不要掛斷,請配合回答是或者不是……』近半個月來,韓國很多地區有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的人群和確診康復人員都接到了這樣的韓語健康詢問電話。

撥出這些電話的是中國企業科大訊飛協助韓國政府防疫的人工智能外呼系統。該系統集認知智能和語音識別等技術於一身,通過電話批量篩查摸排重點人群的健康情況,降低人工摸排交叉感染風險,此前已在中國30個省區市應用,隨訪4000餘萬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數字化『智』理成為中國各地防控疫情、恢復經濟的硬核力量。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浙江、安徽、湖北、江蘇等20多個省區市搭建各類『數字防疫系統』,實現科技戰『疫』、精准防控。

最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吳曼青牽頭開發的自查是否為密切接觸者的『小護士』成了『網紅』軟件,軟件集合多部門權威數據,讓民眾對安全防護心中有數。小小『健康碼』在疫情防控、安全推進復工復產方面也派上大用場,替代傳統證明方式,成為助力億萬人員安全流動的關鍵環節。

『很多工作自動轉化成數據,減輕了工作壓力。』武漢大學校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胡晶說。

在以5G、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成為戰『疫』『尖兵』的同時,疫情也倒逼中國社會治理完善,按下城市『智』理快進鍵。

4月8日武漢解封當日,湖北政務服務線上平臺『鄂匯辦』流量火爆。大量市民集中上線預約登記結婚,訪問量較節前暴增300%。

『疫情提速互聯網+政務服務,激活了互聯網+公共服務,以數據驅動城市治理能力提昇。』合肥市數據資源局副局長王偉說。

北京新開通『中小微企業佔道費減免』等多項網上辦理事項;安徽加快讓『皖事通』App辦事平臺實現『皖』事如意,線上辦事率提至95.7%;山東數千項疫情防控數據資源無條件開放……

隨著疫情下中國社會的數字化進程加速,在線辦公、遠程醫療、線上購物等消費需求激增,傳統制造業企業紛紛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數字經濟被進一步激活,給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奇瑞新能源汽車工廠,智能焊接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在流水線上忙碌,控制室裡大屏幕實時顯示著生產信息。從生產計劃管理,到過程質量控制、設備維護保障,實現了全程數字化管理。

在大型磷復肥生產骨乾企業六國化工,生產控制室裡碩大的『工業大腦』屏幕上顯示著生產線上的實時物料添加等數據。利用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該企業將以往依人工經驗調整物料添加比改為靠『工業大腦』智能算法,人腦變智控實現了磷酸萃取率提昇1.2%,贏得了同業競爭的優勢。

『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6000噸磷礦石資源,增加600萬元經濟效益,在疫情衝擊下也保持了產能和成本優勢。』六國化工總經理馬健說。

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螞蟻金服3月初宣布,將把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平臺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未來3年助力4000萬服務商家實現數字化昇級。

『依托這一平臺,我們把客戶從專業餐飲企業拓展到個人消費者,一周內增加了80萬新用戶。』餐飲業的菜源供應商美菜網創始人劉傳軍說。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表示,疫情期間,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眾多行業湧現出了新模式、新業態和新成果。未來,中國工信部將加大數字新基建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頭雁效應。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數據,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為2.13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2%。工業互聯網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中增長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同時,疫情期間,中國工信部就數字化賦能出臺多項舉措,提出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廣普及、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得數字化者得先機,中國各地也在摩拳擦掌搶抓機遇。浙江提出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牽引創新發展;安徽提出以『5G+工業互聯網』增強數字經濟牽引力。

中國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中國建設開通5G基站16.4萬個。中國將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進度,預計年底建成5G基站數超過60萬個。

『以新基建為引擎,激發經濟新動能,實現發展新起跳,中國經濟將保持長期向好態勢。』安徽省經信廳廳長牛弩韜滿懷信心。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