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經濟加速恢復 長期向好趨勢沒有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編輯:付勇鈞 2020-04-18 11:29:36

內容提要:這一數字並不出乎意料。因為2020年的一季度很特殊,中國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千方百計救人是最重要的任務。為此,中國采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降低了人員流動和經濟生活的強度,在較短時間內有力控制住了疫情,經濟增速受到影響在所難免。這也是中國為拯救生命不得不付出的短期經濟代價。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這一數字並不出乎意料。因為2020年的一季度很特殊,中國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千方百計救人是最重要的任務。為此,中國采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降低了人員流動和經濟生活的強度,在較短時間內有力控制住了疫情,經濟增速受到影響在所難免。這也是中國為拯救生命不得不付出的短期經濟代價。

還要看到,疫情正在全球擴散蔓延,全球跨境投資、貨物貿易和人員往來大幅減少,多個國家機構紛紛下調增長預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增速下滑是經濟承壓的必然結果。

更要看到的是,在過去兩個月,中國一邊防控疫情“救人”,一邊精准有序復工復產“救經濟”,這一策略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定,呈現加速恢復態勢,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就是一個信號。

比如,與1-2月份相比,3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4.7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降幅收窄8.7個百分點。此外,作為觀察一個國家宏觀經濟走向的先行指數,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3月份環比大幅上漲16.3個百分點,達到52%,重回榮枯線以上。這表明,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中國經濟正在加速回暖,改善趨勢明顯。

同時,中國基本穩住了就業和物價,有力保障了民生。雖然遭受嚴峻疫情衝擊,但中國一季度並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情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降低了0.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特別是食品價格漲幅回落,可見食品供應比較充裕,社會物流比較暢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仍在持續。一季度,中國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此外,與互聯網相關的經濟表現活躍,電子商務、在線學習、遠程問診等都得到比較快的發展,比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月份增長了5.9%。特別是在線購物需求激增,催生和壯大了直播帶貨等零售新業態。在中國主要的兩家直播平臺上,一場一兩個小時的直播銷售額過億元已經不是偶然事件。

顯然,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因為疫情短期的衝擊就發生變化。疫情這只“黑天鵝”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只是節奏問題。盡管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中國整個產業體系並沒有受到衝擊。從要素支橕來看,產業基礎、配套能力、人力資本等優勢仍在,加上完善的物流、交通設施等,能夠有效支橕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此外,中國還將持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不斷激發經濟的內生動力、潛力和活力。

正因此,世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沒有發生變化。4月8日,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武漢“解封”的第一天,沃爾瑪就在當地舉辦的一場在線招商活動上宣布,將在武漢擴大投資30億元。沃爾瑪中國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武漢是沃爾瑪在中國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沃爾瑪將持續加大投資。據悉,8日當天與武漢簽約的外資項目共11個,簽約金額高達270億元。

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的,疫情過後補償性的恢復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支橕了那些繼續看好中國的投資者。摩根大通預測,中國最先陷入病毒引發的經濟增速放緩,也將最先走出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是全球少數幾個今年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並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高達9.2%,是G20主要經濟體中恢復速度最快的大型經濟體。IMF副總裁張濤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時表示,這一預測體現出了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信心。

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需要做好長期應對較大外部風險的准備。但中國經濟有信心、有能力化危為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加速恢復的中國經濟,也將繼續為世界經濟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