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健前行】推動全球抗疫合作纔是人間正道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求是網 作者:張維為 編輯:付勇鈞 2020-05-02 10:42:29

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病毒沒有國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孤軍作戰,也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如何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是對國際合作的考驗。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纔是人間正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將在抗擊疫情中共同繪就國際人道主義的偉大畫卷,這也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好詮釋。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大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穩步走向“雙勝利”,彰顯“中國之治”生動實踐和顯著優勢。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更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網信辦與求是雜志社共同組織“中國穩健前行”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邀請思想理論界專家學者撰寫系列理論文章,在求是網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內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病毒沒有國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孤軍作戰,也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如何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是對國際合作的考驗。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纔是人間正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將在抗擊疫情中共同繪就國際人道主義的偉大畫卷,這也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好詮釋。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機。全球蔓延的疫情,以一種突如其來、更為直觀的方式,讓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國命運休戚與共,緊密相連。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場人類的共同災難,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纔是人間正道。

病毒沒有國界 人類休戚與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如何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既是對國際合作的考驗,也是對世界各國綜合實力和治理體系一次檢驗。

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縱觀歷史長河,人類就是在同各種疾病災難的抗爭中成長發展起來的。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瘟疫,一些大的瘟疫及其產生的影響,往往會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

14世紀中葉,歐洲曾暴發過黑死病,黑死病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鼠疫。這場瘟疫肆虐了十多年,造成至少2500萬歐洲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對後來歐洲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它重創了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天主教會的統治。近代暴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從3月開始僅半年時間就席卷全球,感染的人數超過5億,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30%,造成的死亡估計在5000萬左右,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這場大流感某種意義上提前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交戰各國都沒有兵力開往前線作戰了,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歐洲歷史的進程。

中國歷史上也經歷過許多瘟疫,可查的瘟疫就有350多場,民間甚至有“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的說法。中醫藥也一直伴隨著與疫情的搏斗而發展,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參與治療瘟疫患者的過程中寫了傳世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他也被後人尊稱為“醫聖”。明朝末年,中國北方暴發多次瘟疫。1633年鼠疫暴發,從山西蔓延到北京,1644年春,鼠疫在北京達到流行的高峰,造成當時北京20%到30%的人口死亡,也加速了明朝的覆滅。回望東漢末年的瘟疫和明末清初的瘟疫,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

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多點暴發後,形勢非常令人擔懮。目前全球確診病例超300萬例,疫情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給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纔能戰勝疫情。

中國抗疫的世界意義

疫情發生後,中國以何種方式應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1月28日,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明確表示。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全面動員,以湖北武漢為主戰場,在全國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中國做實地調研時,世衛組織總乾事譚德塞先生感嘆說:“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他高度肯定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抉擇,高度肯定了中國方案、中國速度、中國制度安排。2月12日,世衛組織舉行執委會會議,一名歐洲記者問譚德塞,為什麼多次贊揚中國,是不是中國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譚德塞回答到:“我們不需要取悅於任何人,公開贊賞一些國家好的做法有兩個目的,一是鼓勵這些國家繼續堅持正確的政策,二是帶動其他國家借鑒、學習他們的做法。” 他認為,中國的舉措為各國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杆”。

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應對方法,認為這是世界上“唯一已被證實的確是有效的方法”。BBC記者曾問中國抗疫的做法是否侵犯人權,艾爾沃德回答說,“不是,這是偉大的人道主義”。他還說:“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他們的辛勤工作,他們非常願意分享,他們為自己的工作驕傲,他們謙遜而不傲慢、有責任心。我之前就說過,那些和我們一起工作的中國人讓我欽佩,也很受鼓舞。”

中國寧可忍受經濟一段時間內的下滑,也要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中國實行實質民主導向的政治制度,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理念,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協調能力。中華民族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文化傳承,中國人民有強烈的家國情懷。醫護人員奔赴前線“救死扶傷”,基層工作者、志願者等辛勤奉獻“送菜送糧”,各類企業和社會各界積極捐贈醫療物資,普通老百姓遵守法令“禁足宅家”把病毒“悶死”……中國人相信“天下為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疫情發生後,中國始終采取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同各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專家國際合作,第一時間向其他疫情暴發國家伸出援手,這一切得到了國際社會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曾經多次談到,他親眼看到了中國人身上表現出來一種巨大的責任感,要保護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區、自己的國家,要保護人類,“這讓人動容”。

全球抗疫合作是人間正道

各國相互協作、優勢互補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這一進程中,各國逐漸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這既是經濟規律使然,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

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孤軍作戰,也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只有每個國家都控制住疫情,全球纔有共同安全可言。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12日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電話時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國際社會應該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3月26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鄭重而真摯地呼吁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中國在自己全力控制國內疫情的同時,積極與世界各國分享經驗,通過主動外派醫療專家組實地指導、向所有國家開放新冠肺炎疫情網上知識中心等主要途徑,將最新的防控措施、診療方案、技術指南和技術標准等經驗,提供給其他國家借鑒使用。世衛組織等許多國際組織肯定中國抗疫經驗。許多國家表示,要加強與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立足本國國情借鑒中國經驗。

病毒沒有國界,不分種族,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只有形成合力,纔能戰而勝之。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將在抗擊疫情中共同繪就國際人道主義的偉大畫卷,這也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好詮釋。

(作者:張維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