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區建立健全精准扶危助困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困難群眾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 提昇幸福指數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宋德松 編輯:劉穎 2020-05-07 07:57:39

內容提要:『五一』假期,陽光和煦,景色怡人。由東南快速路行至北月牙河岸邊,小河潺潺柳樹依依,陣陣微風帶著絲絲花香沁人心脾,三三兩兩的市民假日期間在河邊散步游玩,其樂融融。

  天津北方網訊:“五一”假期,陽光和煦,景色怡人。由東南快速路行至北月牙河岸邊,小河潺潺柳樹依依,陣陣微風帶著絲絲花香沁人心脾,三三兩兩的市民假日期間在河邊散步游玩,其樂融融。

  今年80歲的獨居老人伍玉環就住在月牙河畔的烏江裡社區。老人家腿腳不好,又趕上疫情,從春節至今就沒出過門,眼看著窗外的好風景,心裡乾著急。“伍奶奶,今天天氣好,我們帶您去河邊逛逛吧!”就像是猜中了老人的心思,5月1日一大早,月牙河街月牙北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姜燕燕就帶著幾名志願者來到老人家裡。伍奶奶高興地眼淚都流出來了,連聲說:“好,好!我孤老婆子真有福嘍!”

  姜燕燕就如同是伍奶奶生活裡的一束光,照亮了她孤獨的晚年生活。社區裡許多像姜燕燕一樣的社區工作者,將光束匯集,照亮了困難群眾每一天的生活。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構築的是民生保障的底線。河北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建立起精准扶危助困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困難群眾保障體系,特別關愛社區孤老殘障等特殊困難群體,自上而下擔起責任、織密保障網絡,從底到面用心用情、兜牢民生底線,極大地提昇了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

  “早看窗簾、晚看燈”

  民生臺賬不落一戶一人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關家國。

  河北區月牙河街道是民政部首批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街道,也是我市民政系統“築基”工程試點。去年以來,月牙河街道全面鋪開困難群眾摸排工作,街道和居委會的民政乾部深入社區,挨家挨戶上門入戶送政策、填問卷,核對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對轄區范圍內的戶籍低保、低收入、特困、老年人、殘疾人、留守兒童、“政策邊緣戶”等民政重點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和相關需求進行全面摸底統計。“統計的同時,每個社區都建立了核查臺賬,實現‘一本清’,確保不落一戶一人。”月牙河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曉光介紹說。

  “社區每名網格員手上都會有這樣一本臺賬,自己網格裡誰是低保人員、誰家是低收入家庭,誰是80歲以上需要特殊照顧的,哪家有殘疾人、哪家是‘政策邊緣戶’,姓名、電話、簡要情況說明都清清楚楚的。對特殊戶每天打一遍電話,有情況馬上上門。”在社區居委會,姜燕燕向記者展示了一摞記滿信息的臺賬。與眾不同的是,這些臺賬是五顏六色的。

  為了方便管理,月牙河街創新地推行“七色”分類管理法,對社區內重點關注人員、殘疾人、困難群體、重點人員、優撫涉軍、流動人口、社區骨乾等群體,按照“紅、橙、黃、藍、綠、紫、棕”七種顏色進行標識分類。“網格員辨色識人,實現人員分類、需求分類、管理分類、服務分類精細化,切實提昇為民服務的精准度。”李曉光說。

  河北區總結完善推廣月牙河街的工作方法,各街道社區相繼提出“早看窗簾、晚看燈”“敲敲門、拍拍窗”等工作方法,通過電話、微信、走訪等多種手段,對轄區8000餘戶近1.4萬名特殊困難群眾進行摸底排查,及時掌握困難群眾基本情況,並建立分類管理臺賬,發放了《河北區特殊群眾網格員聯系卡》。

  “求助有門、門中有人”

  民生救助暖人心聚民心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照顧好困難群眾,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門中有人”。這是河北區基層社區黨員乾部的共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寧園街珍園裡93歲魏奶奶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日常生活就成了社區乾部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魏奶奶是一位獨居老人,為了減少魏奶奶出門發生感染的風險,珍園裡社區黨委書記劉珊珊和網格員曹旭定期將生活物資送上門。每次給魏奶奶送東西,老人都“好孩子,好孩子”地說上好幾句。

  “真是太感謝了,是你們救了我的命啊!”王串場街秀茵明居社區特困供養人員孟憲文剛剛出院,就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表示感謝。原來,今年60歲的孟憲文日常僅靠低保金生活,疫情防控期間身患糖尿病綜合征的他發病住進醫院。這回病情嚴重,可又無任何積蓄,孟憲文犯了難。王串場街道的工作人員在入戶排查中,了解到他的困難,馬上向街道提出申請,街道先後為他墊付醫藥費3萬元,保證了正常治療。

  建昌道街福橋裡社區谷豐男患有腦癱,無法照顧自己,疫情防控期間其母親因發燒需留院觀察14天,街道第一時間聘請專業護工,並每天為其送去三餐及水果,保障了正常生活。

  ……

  疫情期間,河北區10個街道117個社區堅持以“每日必看,每日必問,每日必測”為原則,通過微信關懷、包片對接、一對一結對子等多種方法,對轄區內困難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況進行問詢登記。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且符合條件的居民暢通申請渠道,及時納入低保,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簡化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據統計,河北區各街道在按時足額發放低保救助金的基礎上,受理臨時救助申請2772戶次4066人次,發放資金439.1萬元。疫情期間共新增辦理低保89戶144人,低收入家庭9戶16人。

  “我們還加大了臨時救助和‘救急難’的救助力度。對突發緊急困難的群眾快速跟進,采取先救助後補審批手續的方式,使困難群眾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有效救助,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河北區民政局局長吳俊雅介紹說。

  “想得到,做得到”

  民生保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廣大人民群眾都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強烈。讓困難群眾過上舒心的好日子,只要想得到,就一定能做得到。

  家住河北區鐵東路街中山裡社區的喬志雲,年輕時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導致下身癱瘓,今年已經70歲的老人仍獨自生活。雖然家住一樓,也有社區工作人員和鄰裡的照顧,但想獨自出門遛彎,對喬志雲來說還是一個奢望。

  “以前想出門可費勁兒了,最少需要兩個人幫忙把我抬出去。現在門口免費修了無障礙通道,天天我都能坐輪椅車出來遛遛,心情一下就好多了。”喬志雲說。喬大爺生活的改變,得益於河北區實施的“家庭改變計劃”救助活動。考慮到老人家裡的特殊情況,工作人員不僅免費對喬志雲家進行了重新裝修,還特意在其所住一樓的陽臺處改造了一條無障礙通道,方便其出行。

  據了解,河北區“家庭改變計劃”救助活動實施以來,已經有超過1100戶困難家庭的生活居住環境得到改善。與此同時,河北區每年拿出2000萬元扶貧助困專項資金開展精准幫扶工作,通過“四助一改變”,即助醫、助困、助學、助殘、家庭環境改變計劃的形式,深入開展各項扶危助困工作。近四年來,累計使用資金3134.52萬元,幫扶困難家庭3.8萬餘戶次。今年1至4月,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8759.33萬元,累計救助20.28萬人次,人均救助標准呈逐年遞增趨勢。

  見微知著,聚沙成塔。河北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困難群眾的事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乾。當一束束帶著為民情懷、帶著民生承諾的光芒照進萬千百姓的生活,困難群眾的心裡就有了亮兒,日子就有了盼頭兒。(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