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抗疫』答卷彰顯中國制度效能與實踐價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0-05-16 09:41:42

內容提要:與某些國家在疫情面前束手無策、治理失序,各方力量相互扯皮、敷衍塞責等亂象相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國內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中國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檢驗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成色。

與某些國家在疫情面前束手無策、治理失序,各方力量相互扯皮、敷衍塞責等亂象相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國內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中國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檢驗,檢驗的是執政黨的領導力、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政治保證。實踐證明,越是面臨困難和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核心作用就越突出,黨的強大領導能力就越得到彰顯。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在這場大考中,中國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展現顯著優勢、激發強大效能、凝聚磅礡力量,成為戰勝疫情的堅強保障,集中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一、制度優勢鑄就疫情防控的“中國效率”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對洶湧的疫情,講求效率,就是挽救生命,為全世界爭取時間。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中國效率”,不僅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國際主義精神。

在疫情暴發初期,這樣的“中國效率”令世人為之贊嘆。黨中央統一指揮全國支援,分別用十天時間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家專門醫院,迅速大規模改建方艙醫院。黨中央統籌全局、沈著應對,果斷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舉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

統一指揮,調兵遣將,多方發力,與病毒賽跑,全力展開疫情阻擊戰。中國“抗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2019年12月8日,武漢通報了第一個病例,12月31日向WHO通報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自2020年1月3日起,中國政府就定期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7日,中國科學家依靠科技進步,鑒定出病原體,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及時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迅速篩選了一批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案,多條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無論是主動公開透明發布信息,還是中國科學家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包括主動同WHO和其他國家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無一不展現了“中國效率”。這樣的效率不僅源自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醫學技術的進步,也證明了我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處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的提高。

二、科學決策、精准執行是激發制度功效的靈魂和生命

制度的生命力在運行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制度順暢運行和發揮功效的關鍵。在疫情防控斗爭中,中國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各地區各部門立即響應,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抗疫斗爭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調集全國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檢測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齊心合力,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築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全國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了這場疫情防控斗爭,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強大合力,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統籌運用綜合國力,開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相信科學,開展科技攻關,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及時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迅速篩選了一批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案,多條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湧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積極開展國際防疫、抗疫交流與合作,主動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彰顯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疫情防控斗爭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能夠戰勝任何艱難險阻,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快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完善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切實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是一勞永逸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好的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避免老化、硬化和僵化。根據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具體制度和制度體系都需要及時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在實踐中持續優化昇級。歸根到底,制度體系的價值在於順暢運轉,而制度的生命力取決於實踐的有效性。今後應繼續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使各項制度、體制、機制相互配套、運轉順暢,纔有條件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古人雲:“敵存滅禍,敵去召過。”在這次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治理體系中的短板,積累了深刻教訓,值得我們認真總結思考。經此一“疫”,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纔能使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一堂國家治理的“大課”,為今後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打下牢固的政治基礎。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而當前的疫情仍有不確定性。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國內疫情反彈的風險始終存在。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都需要有序推進。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

面對未來的風險挑戰,要做到“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制度自信、戰略定力都必不可少。制度自信來自制度體系日積月累的良性運轉,戰略定力出自對主客觀形勢的科學研判。唯有如此,纔能擁有更多應對風險挑戰的治理能力,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的勝勢。

三、上下同心匯聚抗疫強大合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不同國家制度的運行效能和實踐價值。近日,美國CNBC網站報道了一份全球23個經濟體的抗疫表現“成績單”,該調查由民調機構Blackbox Research和Toluna所做。4月3日至19日,大約12500名受訪者接受了這項調查,他們的年齡介於18歲至80歲之間,2/3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調查的內容就是了解他們對政府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所采取舉措的看法。他們的評判基於4項關鍵標准——政治領導力、企業領導力、社區以及媒體。據CNBC報道,綜合得分來看,中國以85分排名第一,越南以77分排名第二,美國41分。中國之所以排名第一,與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核心優勢分不開。

疫情時刻,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依靠的則是執政黨的領導力、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在匯聚成深沈、厚重的政治定力,激發出英勇無畏的,人間大愛和大無畏的“逆行”精神。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發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纔能綜合制度優勢,匯集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在全社會形成強大“抗疫”的合力。

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必然需要一個能夠運籌帷幄,領導有方的“指揮官”。黨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就是戰“疫”勝利的根本保障。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歷新年第一天,中央就召開了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對加強疫情防控做出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類指導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了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全國范圍建立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疫情防控工作因此卓有成效。

在這次疫情阻擊戰的關鍵時刻,全國各地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克時艱,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積極響應、全面行動,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各地區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對口支援,曾在汶川地震、脫貧攻堅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合作機制,對口支援成為了我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舉措。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舉全國之力、集優質資源,全力支援湖北開展防治。各支援省份和受援地市共同協商,確定支援安排,以解決當地醫療衛生資源缺口為基礎,組建由醫護、管理、疾控專業人員組成的支援隊伍,實地支持與遠程醫療服務相結合,多措並舉開展對口支援工作。黨中央充分考慮了疫情現狀、人力資源儲備及受援地市醫療資源缺口等情況,在原有湖北之外各省份醫療隊支援的基礎上,按照原有關系不變、應補盡補的原則進行對口支援。援助各省份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迅速落實。

這其中,須臾離不開黨中央的統一部署、排名布陣,而也是對各級政府的動員力和政策執行力的考驗。各級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關系全國戰“疫”的局勢。無論各地區前往湖北和武漢支援的廣大醫務工作者、還是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都聞令而動。疫情初期,海外華人華僑得知醫療物資緊張,積極籌措物資寄回國內。新聞戰線在疫情期間,書寫媒體擔當,在全社會積極引導和弘揚正能量。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微薄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匯集成了中國抗疫的磅礡力量,彰顯的是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疫情防控也是一場人民戰爭,而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是人民。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在疫情防控戰中不可或缺。毛澤東同志曾說,“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動員組織人民群眾,就是人民戰爭的真諦,疫情防控戰也離不開動員群眾。基層群眾是全國聯防聯控體系的“神經末梢”。沒有基層單位的組織力和戰斗力,人民群眾很難做到上下齊心,團結抗疫。

人口流動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主要渠道。而疫情爆發正值春節期間,讓14億人“禁足”,減少人員流動,絕非易事。然而,基層黨組織、群團組織、行業協會、社會組織、自治組織充分開展工作,發動群眾、依靠群眾,中國人民做到了。基層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依靠的是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考驗的是基層單位的組織力和戰斗力。

疫情防控,中國最大的特點是,“四早”措施到社區,到每一個人。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最關鍵的是自我防護。而做到“四早”,少不了人民群眾的自律,少不了基層黨員乾部的挺身而出,少不了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的任勞任怨,日夜值守。

實踐證明,越是面臨困難和風險挑戰,越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越是艱苦危難時刻,越是證明了中華民族從來沒有被壓垮過,只會在磨難中成長。

(張樹華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齊冰系北京體育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