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各方力量凝聚成抗擊疫情強大合力 構築堅固防疫堡壘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黃建高 王紹芳 孫啟明 雷風雨 編輯:孫暢 2020-05-22 09:17:44

內容提要:全國兩會召開,說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說起抗疫的不平凡經歷,出席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感慨萬千。

  天津北方網訊:全國兩會召開,說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說起抗疫的不平凡經歷,出席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感慨萬千。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群策群力、協同合作,共同為抗擊疫情貢獻智慧和力量。”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員會副主委、天津醫大眼科醫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長孫豐源說,疫情發生後,廣大醫務工作者逆行而上,奔赴抗擊疫情、救治患者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責任與擔當。全國上下,從中央到地方,從醫護人員、專家團隊到每一個普通人,都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從城市到鄉村,從街道到社區,構築起一個個堅固防疫堡壘。嚴陣以待,嚴把關口,嚴格監控,嚴密診治,嚴厲整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堅實基礎。

  抗擊疫情過程中,孫豐源注意到,死亡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很多都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基礎性疾病,對此,他認為對這些基礎性疾病加強日常防控,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樣重要。經過深入思考和調研,孫豐源起草了一份關於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建議,在今天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

  “市市場監管委在疫情防控中承擔‘市場秩序維護組’的職責,並深入貫徹黨中央做好‘六保’工作,落實‘六穩’任務的部署要求,積極推動謀劃和服務各類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副主任石玉穎說。

  在疫情防控期間,市市場監管委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落實市委“四個戰時”要求,統籌全系統人力資源,做到“四個管住”,即:管住集貿市場,取締市場內活禽銷售、活禽屠宰、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切斷疫情通過集貿市場傳播渠道;管住市場價格,嚴厲打擊哄抬價格、囤積居奇、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穩定人心、穩定民生;管住食品餐飲,嚴格規范食品經營和餐飲服務企業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管住產品質量,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和防護服、醫用口罩、額溫計等應急醫用物資生產企業,實施駐場監管和全程服務,對藥品批發、連鎖、零售企業采購渠道,實施全鏈條檢查,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和藥品質量安全。

  “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但與此同時,《傳染病防治法》的某些規定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完善和滯後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疫情防控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纔華建議,應結合疫情防控中發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對《傳染病防治法》作出及時修改,以為今後類似傳染病的有效應對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纔華提出,《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應當采取定性與列舉並用的立法技術,為傳染病明確嚴謹定義,擴大傳染病范圍,明確規定傳染病的評估需遵循“有病推定、高傳染性與高烈性推定”原則,從而防止傳染病疫情擴大,減少感染人數。同時,《傳染病防治法》的修改應當強化各級疾控中心的職責和權力,對疾控中心進行調查和預防控制的程序予以明確規定,並且賦予疾控中心在調查和防控中一定的執法權,以保障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眾志成城、堅韌不拔、同心抗疫,盡顯中國精神。這次疫情防治工作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也看到由於現行的疾病防御體系中,缺乏中醫體制機制設置,影響了中醫藥的早介入、深度融合的發揮。”全國人大代表、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張智龍表示,應完善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體制機制。

  作為本市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張智龍從疫情暴發至今,一直未曾停歇。除指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他還多次亮相熒屏,向大眾普及中醫藥知識。在本次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前,張智龍紮實調研,寫出了多條建議,核心都是如何促進中醫、中醫藥事業發展,向今天開幕的大會提交。(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