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大考,疫苗研發亟需集體發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張佳星 編輯:付勇鈞 2020-05-30 11:23:08

內容提要:日前,中國疫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二次大會召開。

5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時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習近平主席的莊嚴宣布,使得中國疫苗人為抗擊新冠病毒做出更大貢獻感到了更大的責任感與緊迫感。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一種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四種滅活疫苗相繼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一期或二期臨床試驗。

二期臨床試驗距離疫苗的成功只能說是邁出了一小步。對於疫苗人來說,目前仍有多個問題需要解決:需要上萬名受試者的三期臨床如何開展?新型疫苗的驗證、生產等如何完善?如何建立疫苗的應急研發、生產平臺?

日前,中國疫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二次大會召開。

在此次召開的聯盟大會上,包括國家和地方疾控中心、中檢院、科研院所、疫苗研發生產企業在內的27家中國從事疫苗研發、生產、監管、應用整個鏈條的相關單位參與研討,共同推進讓人們回歸正常生活的新冠疫苗的研發。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疫苗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方面仍然處於跟跑狀態,體現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我國雖然在部分類型研發與國際同步甚至略有領先,然而在病毒載體類型多樣性、mRNA規模化制備及核酸疫苗遞送系統、蛋白質結構設計等方面都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疫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開宗明義,在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取得既有成績的基礎上,表達了業內人士的緊迫感。

“在逐步認識病毒並應對疫情期間,中國科學界第一時間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並持續向世界分享疫情防控知識和診療經驗。”楊曉明表示,在世界高度互聯互通的今天,更需要“用全球化的方法抗擊全球性的疫情”。

在會議現場,包括NIBSC、PATH等國際組織在內的國際專家也專門錄制了視頻發言,對中國的疫苗研發工作和中國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和貢獻給予肯定,並結合自身的工作內容提出與中國進一步合作的建議,特別是對中國向全球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提出了期待。

“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與國際接軌,這為企業走出去在三期臨床開展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英博表示,在國際會議上接到過公益組織的“橄欖枝”,但企業個體進行對接還是相對困難。

疫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於2013年,聯盟內部包括疾控中心、中檢院、學校院所、疫苗企業等疫苗全鏈條單位。

“對外而言,國際上有很多非政府組織可以開展合作,產業聯盟的形式有助於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沈心亮研究員認為,對內而言,聯盟組織將有助於加強業內信息共享,並發揮不同單位所長,將高校、企業、院所等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單元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推動疫苗研發。

不僅如此,聯盟的集合還是疫苗技術路線“互補”的契機。

“我國進行了疫苗多個技術路線的布局,是極具前瞻性的,因為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有自己的優缺點,在臨床使用時有很強的互補性。”英博說,聯盟的協作有助於發揮不同技術路線疫苗的優勢。通俗的說,一個人可能在不同時期打不同的苗,或者不同年齡、身體狀況的人打不同的苗。疫苗面對的公眾有不同的情況,一旦一種苗在一定條件下不適用,另一種備選疫苗做“後手”。例如業界擔心的ADE(抗體依賴增強),一旦出現,將有另一種疫苗作為補充和完善。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或許將走“混搭”路線,幾種技術路線的互相補充、貫序免疫的研究和實踐,都需要不同的科技創新主體共同協作。

在聯盟的框架下集體發力,還有助於新技術的落地應用。目前全球在研的新冠病毒疫苗一百多種,就在研疫苗的比例而言,重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佔比較大,但我國目前仍未批准新型疫苗開展臨床試驗。

“新型疫苗的落地,需要更多部門的配合,在聯盟的框架下,如果形成常態化機制,那麼新型疫苗將可以更快的在疫苗生產領域內被國內熟悉和認識。”英博表示,疫苗聯盟形成的平臺和機制,將有利於整個疫苗產業的研發和生產創新。

為此,疫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出倡議:共同推進疫苗科技攻關,做好疫苗研發保障,保證疫苗應用安全,實現更多路線疫苗研制成功;加強疫苗全產業鏈建設,推進現有疫苗技術和產品的優化昇級,構建更廣泛的疫苗合作平臺;推進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強新冠疫苗研發相關信息交流與合作,助推全球抗疫科研協作,加速推進新冠疫苗研發進程。

   原標題:面對疫情大考,疫苗研發亟需集體發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