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數字『一帶一路』 助力全球抗疫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陳康令 編輯:付勇鈞 2020-06-01 10:26:11

內容提要:近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中國鄭重宣示,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國際合作。

近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中國鄭重宣示,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國際合作。

在全球抗疫的大環境下推進共建數字『一帶一路』,不僅能為國際社會和有關國家防控疫情提供及時有效的經驗分享和技術保障,為更好開展智慧醫療、政務、教育等數字治理夯實應用基礎和人纔基礎,也能更有針對性地挖掘國際社會和有關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潛力,為傳統經濟轉型和全球經濟發展增添動能,從而進一步推動形成全球抗疫合作良好局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穩固全球抗疫的合作定力

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在國際舞臺,中國帶頭迅速共享防疫信息、全面推廣醫治經驗、積極提供技術支持,在先進互聯網科技的幫助下,讓全球抗疫合作從『遠在天邊』變為了『近在眼前』,也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宅經濟』和『雲上班』提供了有力支橕。

例如,通過遠程會議和線上交流的方式,深圳與波蘭波茲南、澳大利亞布裡斯班、俄羅斯喀山等城市共享抗疫經驗,深圳巴士集團與聯合國援助處和環境規劃處以及比利時、智利等國的海外同行分享公共交通和城市運行方案,羅湖醫院集團與日本醫療專家團隊共享核酸檢測和社區防控經驗。

據《歐洲時報》綜合報道,海外僑胞紛紛使用『數字抗疫經驗』豐富自己的防疫生活。據統計,目前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人華僑通過支付寶上的海外抗疫平臺,與1000多名戰斗在中國抗疫一線的醫生『雲上見』。身處西班牙的中國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們自發建立起一個數字『聯盟』,並成立微信群,將來自30個國家與地區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400多個問題進行分類、翻譯和分享。

面對疫情,聯合國正在加強數字化領域的發展。作為聯合國全球合作伙伴,騰訊公司在今年為聯合國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術方案,包括使用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和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

『通過騰訊,我們能跨越國界、年齡,連接全球各地的人,開展在線對話。』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裡齊奧·霍克希爾德看來,這對於擴展聯合國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全球流行的情況下,世界需要多邊反應協調機制來應對數字化挑戰,包括制定新的政策和法規,使更多國家能夠彌合數字鴻溝、享受數字紅利。

在加強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中國應繼續積極推動全球數字領域協同治理,提高數字『一帶一路』的參與度和法治化水平。比如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協同綱領和跨國企業投資責任倡議、形成『一帶一路』國家數據跨境流動標准、建立數字『一帶一路』爭端解決國際平臺、通過培訓來幫助『一帶一路』國家提昇信息化能力及共同應對網絡安全問題和完善數據保護等。

激發各國抗疫的治理潛力

近年來,中國全面實施網絡強國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推動數字治理、發展數字經濟,在諸多領域領先全球。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國內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的治理效能更是大大提昇,率先樹立起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數字時代的治理標杆。

比如,上海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以滿足市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和疫情防控需要,浙江推出『一圖一碼一指數』進行分類治理、動態管控、精密智控,中國電信『村村享』平臺的鄉村『大喇叭』一鍵喊話功能發揮抗疫奇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認為,『抗疫引發了中國新一輪數字化高潮』。

數字技術在抗疫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全球認同。奧地利前財政部副部長、世界銀行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科特·拜爾認為,盡管歐洲人對分享個人數據有天生的抵觸、對新技術應用持懷疑態度,但在病毒面前他們必須接受數字技術,本次疫情將讓數字經濟在歐洲得到快速發展。

從中國的經驗看,把個人信息集成到本地健康碼平臺以及打通跨區域的健康碼信息互聯共享,非常有助於追蹤密切接觸者、找到疑似患者、實現及時隔離。德國已將數字化的追蹤平臺作為恢復社會流動性的必要前提條件。瑞士和英國也開始了監控社交距離規定執行情況的手機應用試點。哥倫比亞、捷克、加納、以色列、挪威、新加坡和印度等國紛紛效仿中國的做法,官方引入類似的應用程序,以保護公眾免受病毒感染,並評估公民的感染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共建數字『一帶一路』不僅將促進跨境健康碼認證支持的綠色出行數字平臺建設,也將促進現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電子商務平臺等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需求昇級改造,從而搭建起更大范圍的共享防疫數字平臺來助力全球抗疫。

釋放世界經濟的發展活力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數字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數字『一帶一路』年度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201家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數字化企業(包括171家民企和30家國企)聚焦探索『多中心+賦能+共享』的企業全球化新模式,進行的1130個海外項目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東南亞、中亞、非洲、中東歐等新興市場正從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是共建數字『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

具體來說,今年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以《中國-東盟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和《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議領導人聲明》等為切入點,雙方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智慧城市等領域正開展廣泛的創新合作。

中亞地廣人稀、信息化基礎和應用較落後,中國與中亞各國在能源產業、互聯網、跨境電子商務、數字金融、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充分的合作空間。

在非洲,來自中國的價廉物美的功能手機、智能終端和泛娛樂產品深受年輕人喜愛,中國還為當地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信息技術專家。

中東歐國家和中國的數字化企業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將運用中國先進的彈性計算、數據存儲、物聯網等雲計算產品和技術推動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

共建數字『一帶一路』的過程也是中國數字化企業把數字基礎設施、產品體驗、服務能力帶到相關國家進行廣泛賦能的過程。中國企業的優勢主要在於資金投入大、並購能力強、數字技術相對領先、具有本國發展積累的經驗,在海外能充分契合新興經濟體特點,如年輕人移動互聯網消費發展快、電子支付與普惠金融需求強烈、創業與就業需求迫切、中小企業供應鏈生態化等。共建數字『一帶一路』有利於在國際分工變化中穩定全球產業鏈,維護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成果。

中國2019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1862.1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當前傳統外貿受疫情衝擊嚴重,通過開展在線營銷和在線交易可以助力外貿攻堅克難,全國105個綜試區正凸顯更大作用。這既包括中國將口罩、消毒液、醫療設施等防護用品和抗疫裝備及時出口到有需要的國家、買家可以在線采購而無須出門排隊搶貨,也包括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國家特色產品的進口、助推中國國內『互聯網+』消費昇級。

當前在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一帶一路』國家)尚有20億人沒有銀行賬戶,只有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貸款需求的人中僅有21%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銀聯商務、螞蟻金服等跨境數字支付企業將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理念相結合,推廣雲閃付、本地錢包等便利的移動支付手段以及螞蟻雙鏈通等區塊鏈網絡,及時幫助『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小微用戶和小微商家,有利於緩解疫情期間金融方面的『燃眉之急』。

盡管疫情對工業生產等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但也加快了產業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在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華為5G設備的普及有助於『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物流實現實時跟蹤和數據交換、加強采購方信心,也會促進數字化企業在數字協同平臺層面的溝通和創新,通過數字設計零配件等方式大大提昇生產效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