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健前行】發揮基本經濟制度優勢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求是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0-06-08 11:23:12

內容提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壓力較大、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昇等復雜形勢,必須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大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穩步走向“雙勝利”,彰顯“中國之治”生動實踐和顯著優勢。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更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網信辦與求是雜志社共同組織“中國穩健前行”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邀請思想理論界專家學者撰寫系列理論文章,在求是網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內容摘要:面對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壓力較大、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昇等復雜形勢,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必將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以世所罕見的速度發展壯大,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昇,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跡。這一奇跡的背後,是不斷鞏固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堅強保障,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勢的不斷彰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達到新的歷史高度,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必將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壓力較大、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昇等復雜形勢,必須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有利於促進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不斷實現共同富裕。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所以能夠有力推進,根本原因是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之所以具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的優越性,根本在於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我國經濟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體量越大,風浪越大,掌舵領航越重要。越是形勢復雜、挑戰嚴峻,越要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定海神針作用。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形勢越是復雜,越要聽從黨中央號令,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敢作為、善作為,注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讓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圍繞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不斷把經濟“蛋糕”做大,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努力實現效率和公平的有機統一。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這些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既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又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充分體現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通過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實現各種要素所有者的要素報酬合理化,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好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調節作用,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分配關系,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分配公平。

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供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全面完善產權、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等制度,築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體制基礎。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重點,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對接國際高標准市場規則體系,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體系,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

(作者:劉偉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理事長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