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家談 |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論壇網 作者:宋迎昌 編輯:靳永鋒 2020-06-13 18:58:27

內容提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明確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路線圖。縣城及縣級市城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為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迫切需要激發縣域這一基本地域單元的經濟活力和發展潛能,使其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後盾。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主旋律

如今,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迎來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變革。這場大變革追求的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更高質量的要義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有沒有”,而是更高層次上的“好不好”;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大不大”,而是更高層次上的“強不強”。更有效率的要義是以更少的要素投入獲得更大的產出效益,其主要衡量指標是全要素生產率。更加公平的要義是發展機會平等、市場競爭公平、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更可持續的要義是永續發展,要求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與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匹配,同時又具有向前發展的永續動能。

縣域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具有特殊作用

縣域自古以來就是相對獨立的地域經濟單元,承擔著“富裕一方百姓”“繁榮地域文化”和“實現長治久安”的歷史使命,因此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縣域的治理。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的景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縣域重要的經濟地位和濃郁的鄉土地域文化特色沒有發生變化。新時代,縣域承載著新的功能,它既是鄉村振興的依托,也是緩解“大城市病”、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

目前,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以及鄉村振興都已經上昇為國家戰略,但連接都市圈、城市群和鄉村地區的縣域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廣泛認知。需要認識到,縣域高質量發展是區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縣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也就打通了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連接通道,從而形成協調均衡可持續的區域發展格局。從這個角度看,新時代縣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性

縣域在我國具有特殊意義,這種特殊意義決定了縣域高質量發展既與國家層面上的高質量發展有邏輯上的關聯性,同時又具有特殊性。

一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突出。截至2019年12月,全國有1323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和3個自治旗。分布廣泛而又數量龐大的縣域行政單元的高質量發展事關國家高質量發展全局。“縣域興,則國家興”;“縣域穩,則國家穩”。如果縣域無法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會影響我國高質量發展基礎的穩定性,甚至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無法順利實現。就此而言,縣域高質量發展應該受到高度重視。

二是部分縣域高質量發展的起點較低。當前部分縣域整體發展水平偏低,與城市的發展差距較大,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之一,也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難點之一,這些縣域應成為目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地區。

三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差異性明顯。我國縣域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發展水平高低不等。同時,歷經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這就決定了縣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差異性。縣域高質量發展應該尊重各地實際,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培育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弘揚各地獨特的地域文化,允許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

四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性較強。縣域在行政層級中處於中間位置,其上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區(盟、自治州、地級市),其下有鄉、鎮、街道等。這決定了縣域是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的紐帶,其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一定要抓牢抓實,來不得半點馬虎。如果說國家層面的高質量發展是戰略,重在宏觀引導,那麼縣域層面的高質量發展就是戰術,重在實踐。

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

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不能簡單地套用國家層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而應該根據縣域實際,走有縣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凝聚縣域高質量發展各方力量

縣域高質量發展是國家大事,要高度重視。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依靠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系統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工作。具體包括:一是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分別組建縣域高質量發展領導機構,負責制定促進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各項相關政策,並指導監督各項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二是構建縣域高質量發展經驗交流平臺,形成“互學互鑒、共同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三是構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結對幫扶機制”,努力推動和形成“中央部門和省直部門對口幫扶縣域”“城市幫扶縣域”“強縣幫扶弱縣”發展格局。

國家政策傾斜,全面支持縣域高質量發展

縣域高質量發展的起點較低,面臨的困難較多,這就決定了縣域高質量發展不能被簡單看作是縣域的事,僅僅依靠縣域自己的力量無法有效解決全部發展問題。因此,國家政策傾斜,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成為全面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是將縣域高質量發展納入國家戰略,與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同等對待。同時,推動制定各地縣域高質量發展規劃,作為中央政府政策支持的依據。二是中央財政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更新改造和質量提昇,切實補齊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三是國家層面在有關信貸、土地、人纔、科技、稅收、社保、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制定一攬子優惠政策,並促使其在縣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強化縣域高質量發展能力建設

國家兜底支持縣域高質量發展只能起到短期激活的作用,長期發展還要靠縣域自身的努力。強化縣域高質量發展能力建設是一項必須完成的功課,出路在於進一步加強相關體制機制的改革開放。強化縣域高質量發展能力建設,要做到三個“繼續”。

一是繼續堅持以“放權讓利”為特征的政府自身改革。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差異化特征決定了縣域高質量發展必須走自主發展的道路。因此,必須尊重縣域發展的自主權。同時,縣域自主發展還必須匹配相應的財權,讓縣域具備自我發展能力,促進縣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對縣域“多予少取”“放水養魚”,是政府自身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

二是繼續深化以“要素市場化”為特征的經濟體制改革。縣域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財力投入,還需要依靠社會資本的投入。社會資本是以盈利為目標的,投資環境的優劣決定了社會資本流入與否。為此,必須深化以“要素市場化”為特征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三是繼續擴大開放、推動要素跨界流動。開放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對縣域來說亦是如此。推動要素跨界流動,不僅需要先進的交通、通訊、物流設施,還需要清除各種阻礙要素跨界流動的障礙。

   原標題:經濟大家談 |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