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揭秘『兩山』奇跡,中建集團董事長周乃翔講述感人故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國資小新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07-16 21:33:10

內容提要:在1億多網民『雲監工』的注視下,4萬多管理和作業人員夜以繼日、連續作戰,十餘個晝夜先後交付火神山、雷神山兩家全功能呼吸系統傳染病專科醫院。

在1億多網民“雲監工”的注視下,4萬多管理和作業人員夜以繼日、連續作戰,十餘個晝夜先後交付火神山、雷神山兩家全功能呼吸系統傳染病專科醫院。中建集團火速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橕。

業內人士評價建造速度比通常的傳染病醫院至少提高了100倍:“並不是為傳世而建,但因為特殊的時間點,以及直播中的全民見證,它們可能被載入建築史冊。”

“奇跡”如何造就?離不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當地政府和國務院國資委的統籌協調,離不開中建集團所屬子企業共同參與、數十家中央企業協同作戰。外國網友感嘆“央企速度”成就了“中國效率”。這場大會戰是怎麼打贏的?“中國速度”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2020年第14期《求是》雜志刊發中建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署名文章《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一起來看“奇跡”背後的故事——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建集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國務院國資委、湖北省、武漢市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爭分奪秒,攻堅克難,10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履行了應盡的使命。

01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月23日、25日,在湖北武漢疫情肆虐、急需專門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緊急時刻,中建集團先後接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急迫的救命工程。集團黨組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義無反顧地扛起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生命高於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集團黨組第一時間向全系統發出動員令,集團總部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地處武漢抗疫一線的子企業中建三局當即投入醫院建設,中建一局、二局、四局、五局、七局、八局、中建裝飾、中建科工、中建安裝、中建西部建設、中建科技等11家子企業,從全國各地晝夜兼程馳援武漢

疫情初期,武漢市面臨患者數量激增與床位資源嚴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建設專門醫院收治患者迫在眉睫。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負責、對生命負責的鮮明態度,體現了黨和國家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寄托了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對挽救生命的期盼和信心,也牽動著成千上萬一線建設者的心。“早一分鍾建成,就能早一分鍾收治患者”,廣大建設者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速,千方百計克服一切困難,竭盡全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快點、更快點,用最快的速度高質量建成醫院,在最短時間讓患者得到救治。

為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機械設備火力全開,24小時不間斷施工。不同於當年北京小湯山醫院建在平原,超過7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臨水而建,地面高差最大處近10米,既有建築物要拆除,還有大片蘆葦蕩要清淤、魚塘要回填,土方開挖、砂石換填量近40萬立方米,而這些場地平整任務必須在兩天之內完成。圖為火神山醫院場地平整施工現場航拍。(中建集團供圖)

3月10日,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站就來到火神山醫院。這是對所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的巨大鼓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是中建人攻堅克難的巨大力量源泉。

02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有力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後,全國上下緊急行動,依托強大綜合國力,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漢市抗擊疫情。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醫療支援行動中的一個縮影。當時,正值武漢疫情最嚴峻時期和春節假期,工人休假、工廠停工、武漢封城,給人員組織、物資采購、設施設備調配帶來極大困難。中建集團黨組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長期以來形成的產業鏈齊全、“大兵團作戰”優勢,舉全集團之力,調集一切力量推動項目盡快開工,第一時間撥付專項資金,組織承擔過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任務的技術人員提供專業支持,統籌最優秀的設計、土建、安裝、裝飾等專業管理隊伍,調配最優質的勞務、材料、設施設備等施工資源,以最快速度向項目現場集中。參與醫院建設的集團各單位黨組織,堅決服從統一指揮,不講條件、盡銳出戰,自帶隊伍、自帶材料、自帶設備,自行安排後勤保障,主動融入項目建設。2500餘臺大型設備及運輸車輛、4900餘個箱式板房、20萬平方米防滲膜,以及大量電纜電線、配電箱櫃、衛生潔具等物資,短短幾天就集結武漢,為醫院建設的全面提速提供了有力支橕。

國務院國資委緊急動員,中央企業紛紛響應,國家電網、中國電信、中國石油等央企披星戴月確保施工現場電、網、油、氣等供應。北京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78分鍾就整理出17年前北京小湯山醫院的建設圖紙,中信武漢設計院1天內就拿出設計方案。湖北省、武漢市高度重視,強化支持保障,調集專門力量,開通綠色通道,保證運輸暢通,幫助解決項目建設各類難題。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當地國企和眾多民營企業共同參與項目建設。

中建集團各級黨組織齊心協力、迅速動員,4萬名建設者踴躍報名、逆行出征。有的一門三將齊上陣,有的夫妻雙雙上前線,有的推遲婚期為戰疫。接到火神山醫院建設任務的當晚,第一批場地平整團隊300多人帶著40餘臺(套)機械設備迅速開進現場,在寒風中冒雨奮戰十幾個小時,到第二天大年三十中午都沒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飯,平整場地5萬平方米。醫院開工建設後,很多醫護人員與設計、施工、監理人員共同值守現場,邊溝通、邊設計、邊施工、邊調整。四面八方匯聚而成的澎湃力量,築牢了項目建設的堅強保障。

全國各地1608家供應商、952家分包商積極參與醫院建設,提供了充沛的人力和物力保障。社會各界傾力援助,不求回報,他們只想在國家危難時刻盡一份力量、做一份貢獻。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上億“雲監工”24小時在線,為項目建設加油鼓勁。全國人民成為醫院建設的堅實後盾。

對於中國采取的抗疫舉措,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評價說:“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放眼世界,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纔能夠進行如此恢弘的社會動員和資源整合,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的社會合力。正是這一政治優勢,不斷強化全社會的集體意識、國家觀念、家國情懷,激勵人們同心同德、無私奉獻,匯聚起共克時艱、共渡難關的磅礡力量。

03

挺身而出、使命必達,充分展現國有企業關鍵時刻的擔當作為

火神山醫院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床位1000張;雷神山醫院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床位1600張。建設工期從正常情況下的至少兩年時間分別壓縮到了10天和12天,給項目的如期建成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巨大的壓力。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都是應急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不斷變更、使用標准不斷提高、工程內容不斷增加,加劇了工期緊張程度。不少人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頂梁柱”必須頂得住,要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中建集團克服工期極短、困難極大、要求極高的挑戰,迅速構建起高效健全的現場管理體系,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安全生產、質量控制和進度管理。項目指揮部和分指揮部研判精准、決策果斷,制定了“小時制”作戰地圖,倒排工期計劃,同步推進規劃設計、方案編制、現場施工、資源保障各項工作,實現數百家分包單位、上千道工序、幾萬名建設者的無縫對接、密切協作。作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築主體,箱式房安裝是醫院建設的核心環節,項目部把拼裝吊裝時間計算至極致,在場外用極短時間對全國發來的各類箱式房進行拼裝改裝,同步進行內部設備安裝並編碼,提前布置吊機點位,根據現場需要有序組織進場,僅用72小時就將1832個箱式房安裝到位。

科學技術是戰勝疫情的銳利武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廣泛應用了自主研發的裝配式建築醫院系列,精准契合醫院建設需求,實現了極短工期下的建成即交付、交付即使用。創造性應用自主研發的BIM平臺,讓設計產生的BIM模型通過互聯網服務於工廠制造、工地施工和全程運維,提前對36萬米各類管線、6000多個信息點位進行模擬鋪搭,確保現場安裝一次到位。集成應用智能化技術,借助5G、AI、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研發出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鏈接醫院5大類17個信息系統,實現了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能審片、“零接觸”運維,以及火神山醫院與北京301醫院的遠程會診。

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善待每一位務工人員,是負責任央企的應有擔當。中建集團和項目指揮部紮實嚴密做好全體項目建設者的疫情防控工作,整個建設過程中自始至終保持“零感染”。中建集團黨組劃撥特殊黨費用於現場作業人員營養補貼,確保每人每天一盒牛奶和足量的飲用水;項目指揮部想盡各種辦法,提供優質便捷穩定的“衣食住行”服務。集團黨組始終把務工人員待遇作為大事來抓,項目開建之初就專門研究部署他們的工資支付問題,各參建單位都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實。醫院建成後,全力做好建設者的留觀返鄉工作,參考一線醫護人員標准,為每名務工人員發放隔離補貼。隔離結束後,對一時無法返鄉的滯留人員進行妥善安置,提供免費的食宿服務,開展心理疏導、健康關愛。接到返鄉通知後,立即主動對接務工人員所在的市、縣、鄉、鎮、村,細化接收工作,提供“點對點”“一站式”包車服務,並為每人發放封城滯留一次性補助和返鄉交通補貼,實現所有參建人員安全返鄉返崗。

當前,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中央企業更加需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兩個大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切實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04

衝得上去、豁得出來,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要以提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用行動樹立起了標杆和榜樣。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4萬名建設者們捨小家顧大家、捨小我取大義,千裡“逆行”而來,傾力搶建、無私奉獻,用團結奮戰築牢項目建設的鋼鐵長城,生動詮釋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精神偉力。圖為2020年1月26日,中建集團火神山醫院建設者正在齊心協力鋪設HDPE防滲膜,確保雨污水零滲漏、零擴散。(中建集團供圖)

項目全過程見證了黨的領導的核心作用。集團各級黨委以身作則,靠前指揮,項目一線領導乾部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與廣大員工同吃同住、並肩作戰。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堡壘”築在工地上,力量聚在黨旗下。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黨旗飄揚在一線,引領廣大建設者奮勇爭先、一往無前。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中建三局二公司臨時黨支部書記孫志凌帶領團隊通宵達旦工作30個小時後,發現有11個箱式板房因型號不符,無法安裝到位,此時距離完工最後時限只有8個小時。他們當機立斷,為箱式板房做起了“大手術”,將箱式板房全部拆散,根據現場預留空間尺寸,重新切割拼裝,一直乾到第二天凌晨6點,把全部箱式板房按時准確地吊裝到指定位置。

在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急需機電設備安裝人員,中建五局三公司安裝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孫振華主動請戰,連夜驅車300餘公裡,從長沙趕到武漢,組建了由11名黨員組成的突擊隊。他們不顧疲勞,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搶工之中,最困的時候有人靠吃辣椒來提振精神,用70個小時完成26612米線管安裝、4620米電纜敷設、152200米電線敷設、11580米水管安裝……用5天時間完成了平常3個月纔能完成的工作量。

疫情防控第一線成為共產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廣大黨員衝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22個黨員先鋒崗,9個黨員責任區,2688名專業精、能力強、經驗足的黨員在施工一線勇挑重擔,成為廣大職工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團結動員現場萬餘名作業工人日夜奮戰。

54歲的共產黨員葛軍和他的愛人50歲的莫英是工作了30餘年的中建人,得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後,兩人第一時間攜手報名。他們說:“一個人去,另一個人肯定不放心,乾脆我們一起去。”女兒擔心父母安全,葛軍寬慰女兒:“我是老黨員了,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兩所醫院的建設很難,我經歷的多一些,應該去現場發揮作用。你們安心在家,我和你媽媽會相互照顧,為醫院建設出點力,做點事。”

中建安裝農民工黨員汪洪波、李冠軍在接到援建雷神山醫院的任務後,立即帶領27位工匠兄弟,從南京驅車奔赴武漢,晚上9點到達現場後,不顧旅途勞頓,連夜攻堅兩棟樓的連廊供電、屋面排水和室內通風系統工程,不眠不休兩個晝夜完成建設任務。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圓滿建成,充分展現了基層黨組織在應對重大挑戰時的巨大組織優勢。中建集團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推動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05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武漢疫情還在蔓延,每一位參建者都深知被病毒傳染的可能性極大。但4萬名建設者不懼風險,勇往直前。他們捨小家顧大家,捨小我取大義,把個人價值與國家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家國情懷、民族精神。所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單位不甘落後,晝夜鏖戰,抓進度、保質量;各作業班組相互比拼,爭分奪秒,賽速度、保節點;廣大參建人員不怕疲勞,無畏艱險,下苦功、保完成。火神山醫院建設安裝項目總工程師金暉,白天在現場協調生產,晚上到設計院溝通方案,連續10天高強度作業,血糖下降到3.0,在施工現場幾近昏厥,卻堅持不下火線。大疫當前,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線,每個人都是一名戰士。

廣大務工人員是項目建設的主力軍、生力軍,他們風餐露宿、席地而臥,夜以繼日、連續作戰,為項目建成付出了辛勞、作出了貢獻,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是武漢戰“疫”的“最美建設者”。建築工人鍾巍巍帶著父親、哥哥來到工地,每天連續施工20多個小時,吃飯蹲在工地上,困了靠在材料堆上打個盹,下雨時就鑽到管子裡睡十幾分鍾。材料一運到,馬上又爬出來乾活,“我們是平凡人,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一位援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山東建築工人臨行前偷偷寫下遺囑:“如果我有個萬一,就讓我兒子向著武漢的方向磕個頭就行,不用為我難過。”拳拳之心,滾燙似火,勇者逆行只因心懷大愛,平凡英雄挺起精神脊梁。

社會各界傾力援助醫院建設,當地企業和群眾捐贈建材產品、防護用品、生活物資,為醫院建設伸出援手、獻出愛心。一家民營建築企業拆除現有施工現場箱式板房,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許多餐飲、物業管理、物流企業為參建員工的後勤保障日夜奔波,付出辛勞。河南一位退伍老兵,大年三十自駕300多公裡,從河南沈丘趕到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將自己種的9000斤蔬菜捐獻給項目部。他說:“看到武漢人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所有參建單位、全體建設者和社會各界,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早日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盡快投入使用。他們共同創造出了新的中國速度,弘揚了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內涵的偉大民族精神。

僅用10天建成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床位1000張的火神山醫院,僅用12天建成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床位1600張的雷神山醫院,都堪稱“世界奇跡”,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政治優勢。上圖為建成後的火神山醫院。下圖為建成後的雷神山醫院。中建集團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纔是更持久、更深沈、更有力量的。中建集團將更加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歷程中汲取的強大精神力量,轉化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實際行動,始終做到對黨忠誠、聽黨召喚,為黨分懮、為民造福,不畏艱險、力挑重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