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發力 市場主體給力(經濟新方位·年中數據怎麼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網 作者:陸婭楠 編輯:付勇鈞 2020-07-18 12:21:54

內容提要:7月16日,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二季度經濟數據明顯好轉,增長由負轉正,超出市場預期。經濟企穩回昇的支橕因素有哪些?還有哪些重要指標值得關注?鞏固回昇勢頭,宏觀政策還會如何發力?17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進行解讀。

7月16日,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二季度經濟數據明顯好轉,增長由負轉正,超出市場預期。經濟企穩回昇的支橕因素有哪些?還有哪些重要指標值得關注?鞏固回昇勢頭,宏觀政策還會如何發力?17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進行解讀。

發電量、用電量增速連續四月逐月加快

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逐步復蘇,特別是被喻為『經濟風向標』的先行指標正在明顯好轉。

用電量明顯增長。二季度,全社會發電量、用電量均同比增長3.9%,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回昇10.7個百分點、10.4個百分點;其中6月全國發電量、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6.5%、6.1%,增速均連續4個月逐月加快。

貨運量回昇迅猛。二季度,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0.7%,增速較一季度回昇16.8個百分點。其中,6月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6.9%,增速均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

『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支橕企穩回昇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國民經濟呈恢復性增長,回昇勢頭總體符合預期。』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認為,經濟回昇的支橕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統籌成效在顯現。我國在兩三個月內阻斷本土疫情傳播。同時,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逐步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二季度經濟實現3.2%的增長,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堅實基礎。

政策效應在釋放。增加赤字規模1萬億元,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減稅降費累計已超1萬億元……一攬子對衝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強大支橕。『這些財政、貨幣政策直達地方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可以說是精准滴灌。』嚴鵬程說。

供需循環在改善。二季度,市場消費逐月改善,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銷售回昇。工業增速連續3個月為正。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2個月正增長。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被掣肘的供給都在逐步恢復。

發展動能在轉換。疫情對一些行業企業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也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等產業的發展,倒逼很多企業轉型昇級,加快補齊行業短板弱項。比如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3%,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13.6%。

市場信心在恢復。3月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市場主體是看好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的,經濟企穩回昇是有微觀基礎支橕的。』嚴鵬程說。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增13.5%

作為重要的增長引擎,投資備受關注。二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一季度回昇20.9個百分點。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分析,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呈現3個特點:

投資結構調整優化,高技術產業投資由一季度的下降12.1%轉為上半年增長6.3%,社會領域投資由一季度的下降8.8%轉為上半年增長5.3%,明顯高於全部投資。

投資正增長地區穩步增加,上半年有22個省份實現正增長,其中6個省份實現5%以上的增長。

投資後勁積蓄壯大,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從1—2月的下降47.1%,回昇至上半年的增長13.5%。

在投資快速回昇的同時,今年以來,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補短板力度持續加大。建成和加快建設一批重大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乾線航道、重點跨江跨灣大橋等一批項目正有序建設。新的項目也在積極謀劃推進,西寧至成都、西安至十堰等鐵路項目已批復,西安、蘭州、西寧等樞紐機場改擴建項目即將開工。按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防洪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灌溉節水和供水、水生態保護修復、智慧水利等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總投資達1.29萬億元。

『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90%,對補短板、穩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袁達說。

我國利用外資形勢也明顯回穩。中國歐盟商會6月10日發布報告,65%的企業將中國作為最重要或前三大投資目的地,48%的企業對在華收入增長持樂觀態度,均較上年上昇3個百分點。

近期,發改委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資項目,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重大外資項目的陸續落地,顯示了外資企業對我國發展的強勁信心。』袁達介紹,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將於7月23日起實施,還將抓緊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

確保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巨大衝擊,但並未傷及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不過,當前一些行業運行還沒有完全恢復,不少企業生產經營仍存在較大困難。如何讓更多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經濟回昇的暖意?

繼續抓好政策對衝。嚴鵬程認為,在確保宏觀政策取向保持穩定,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的同時,還需密切跟蹤分析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變化,聚焦『六穩』『六保』,加強政策預研儲備,千方百計鞏固經濟回昇勢頭、暢通經濟循環、穩定經濟運行。

加大幫扶企業力度。嚴鵬程表示,要針對當前受疫情衝擊較大、經營較為困難的行業企業,制定出臺差異化扶持措施,進一步細化實化減租減費減息等援企政策,用好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系統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更加注重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作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新增再擔保業務規模不低於4000億元。

強化有效精准投資。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等的撬動和牽引作用,積極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配建停車位充電樁,帶動居民家居智能化、適老化改造。

『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穩步回昇的態勢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具有應對疫情等外部衝擊的巨大韌性,調結構、轉方式、優動能還大有可為。』嚴鵬程說。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