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北方網評:汲取『四史』給養 照亮復興之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網事津評 作者:王曉艷 編輯:李彤 2020-07-31 17:27:16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前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前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領導核心所具備的深刻的歷史思維、深遠的歷史眼光,既為我們深入學習總結黨史國史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也為我們正確借鑒運用歷史,更好地以史鑒今繼往開來,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科學指引和有力思想武器。

學懂黨史國史必修課,不斷增強歷史意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學懂黨史國史必修課,就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等問題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只有不斷提高歷史文化素養,學懂黨史國史必修課,纔能深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纔會具有堅強的政治定力,纔會篤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決不能丟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決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決不能動搖。只有不斷增強歷史意識,真正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纔能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知所從來,明其所趨,繼往開來,堅定前行。

正確借鑒運用歷史,努力掌握歷史思維。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黨史國史是黨執政興國的根基與血脈。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纔能保證黨和國家的根基永固,血脈永續,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刻的歷史思維、深遠的歷史眼光對黨的90餘年歷史進行新的闡釋和總結,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思想;對改革開放30餘年歷史進行新的闡釋和總結,進一步深刻揭示改革開放歷史經驗,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對改革開放前後兩個三十年歷史的關系進行新的闡釋和總結,祛疑釋惑,為正確認識新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提供正確思想指導和科學方法論;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進行新的闡釋和總結,深刻論述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對5000多年中華文明進行新的闡釋和總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學好黨史國史必修課,就要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史、黨史、改革開放史、世界史和中華文明的新闡釋、新總結。只有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以自覺的歷史思維從以往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准確把握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纔能堅定對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社會主義歷史的自信,進而堅定對黨和黨所領導的事業的自信,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以史鑒今繼往開來,自覺培養歷史眼光。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革命歷史對共產黨人來說是最好的營養劑。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只有對中國共產黨昨天的奮斗有深切了解,纔能在繼承優秀革命傳統的基礎上,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以無比的決心和責任感承擔起明天的新使命。我們學習研究黨的歷史,總結運用黨的歷史經驗,不僅僅是為了增強歷史意識、掌握歷史思維,更是為了培養出以歷史眼光分析問題的能力。作為教育管理部門的宣傳工作者,更要擅長以史鑒今、資政育人,切實做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更好發揮黨史國史資政育人作用。

以史鑒今,繼往開來。進入新時代,面對人民群眾對優質均衡教育的新需求、新希望,面對教育綜合改革的新問題、新困難,只有學好黨史國史,增強歷史意識,掌握歷史思維,具備歷史眼光,更好總結運用歷史饋贈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和智慧,纔能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答卷。 (作者: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 王曉艷)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