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制度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08-13 19:29:04

內容提要: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這一重要論述,不僅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唯物史觀作為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由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不斷演進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南。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首要的一條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不能丟也丟不得,丟了就喪失了根本、迷失了方向。歷史地看,當年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佔據時代和科學制高點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時候,中國的一切變化隨之而來。從根本上而言,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命運,是與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斷言:馬克思主義興則中國興,中國興則馬克思主義興。事實勝於雄辯,彪炳史冊、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已經有力地駁斥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危機論”。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客觀地講,當年的“蘇東劇變”,盡管導致這一歷史悲劇的原因眾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指導思想層面沒有很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而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最終釀成大禍。因此,即使在“蘇東劇變”使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之際,鄧小平依然堅定地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顛撲不破的普遍真理,歷史和現實都已經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不僅致力於“解釋世界”,是偉大的認識工具,同時也致力於“改變世界”,是有力的思想武器。盡管物易時移,時過境遷,但誰也不能否認,時至今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理論的偉力,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人民性。馬克思主義具有堅定的人民立場、鮮明的人民性,它不是供少數人自娛自樂、自我欣賞的“陽春白雪”,而是為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無產階級解放而孜孜以求、不懈探索的學問。從根本上而言,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立言代說、搖旗吶喊的理論。因此,在關於制度和人民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曾經深刻地指出:國家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規定”,在其現實性上,國家制度是“人民自己的作品”。換言之,不是制度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制度,制度是人創造的為人所用的,歸根到底是人的活動、交往的必然產物。既然國家制度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那麼,人民當然有權為自己建立健全適合人自身發展的新的國家制度,同樣的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是中國人民自己的智慧的體現,是中國人民進行自我創造、自主創新的產物。所以說,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我們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為此,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要不斷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要通過完善制度保證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等等。因為說到底,“人民的信賴、支持和擁護,始終是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深厚力量源泉和牢固政治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性。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是思想理論得以萌生發展完善的源頭活水,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它既源於實踐又指導並最終經過實踐的檢驗。同樣,實踐也是制度得以孕育形成的源頭和土壤。就此而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僅紮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並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懈探索,同時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行穩致遠保駕護航。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反復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而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一言以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制度。關於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我們必須謹記,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過程中,一方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又要善於創造性地開闢新思路。實際上,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已經開闢並形成了“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的“三位一體”良性互動的制度創新機制。具體說來,既重視並善於對成功的實踐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和思考,使其實現從實踐形態到理論形態的轉化,同時又重視並善於運用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理論引領並指導新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重視並善於把實踐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的方針、政策甚至行之有效的具體做法及時地提昇轉化為支橕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開放性。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歷經170多年的歷史洗禮而長久不衰,甚至歷久彌新,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根本的一條就在於,馬克思主義不是固定不變的“金科玉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僵死的教條,而是不斷向現實、實踐、人民、時代開放的活的科學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誠如列寧所深刻指出的那樣,馬克思主義“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所以,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就是要堅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須知,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發展和完善都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動的開放的動態的過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制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現代化的“三步走”的總體發展目標及其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就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言:第一步,到“第一個百年”即建黨100年的時候,我們在各個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都取得明顯的成效;第二步,從“第一個百年”到2035年也即第一個15年的時候,我們在各個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制度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第三步,從2035年到新中國成立100年也即第二個15年的時候,我們將全面實現制度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借用鄧小平的話來講,也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真正用事實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