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國際服貿會是開放的再宣示 更是中國外貿征程的新起點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儲殷 編輯:付勇鈞 2020-09-07 21:17:38

內容提要:9月4日,作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式在北京開幕。在部分外媒看來,這場交易會與近期發布的G20國家二季度經濟榜單一道,正成為中國宣示擺脫疫情擾動、經濟重回正軌的重要舉措,尤其在全球疫情發展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大國疫情仍處於高發期的背景下,中國此時舉辦的國際服貿會也會成為中國『抗疫外交』擴大自身影響力的組成部分。


9月4日,作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式在北京開幕。在部分外媒看來,這場交易會與近期發布的G20國家二季度經濟榜單一道,正成為中國宣示擺脫疫情擾動、經濟重回正軌的重要舉措,尤其在全球疫情發展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大國疫情仍處於高發期的背景下,中國此時舉辦的國際服貿會也會成為中國“抗疫外交”擴大自身影響力的組成部分。

上述觀點從客觀效果上看或許有道理,但卻可能看低了中國對於本次國際服貿會的定位和期許。這次國際服貿會首要傳遞的訊息並非部分外部人士揣度的所謂抗疫政治宣傳,而恰恰是對近一年來中國領導層反復提到的“堅持並擴大經濟開放”的再次宣示。

正如習主席在開幕式致辭中所言,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建設,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

一段時期以來,新冠疫情、貿易摩擦乃至個別霸權大國單邊行動的多重衝擊疊加,使得人們對於經濟全球化尤其是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前景陷入懮慮,部分海外鷹派人士提出的所謂中美脫鉤論調、中國閉關鎖國論調更有抬頭之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少外資企業在華經營發展構成輿論乾擾,也讓外界擔心中國會否“隨之起舞”,而像美印等國那樣轉向極端經濟民族主義的危險道路。

在這樣的時刻,中國就是要通過服貿會這一“身體力行”的舉措,再次重申中國對於堅持對外開放的承諾是堅定和認真的,這一基本方針並不會因新冠疫情所產生的巨大衝擊而發生動搖,也不會因個別霸權大國掀起的經濟排華逆流而發生改變。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當下這輪逆流中,國際服務貿易恰是受影響最大的重災區,無論是美國對高科技領域市場化技術專利轉讓的橫加限制,還是印度對中國App一輪接一輪的封禁,其直接後果都是作為上述跨境數字信息服務貿易的大幅萎縮。甚至在美國不斷設限的半導體芯片領域,除去實實在在的芯片和設備貨物貿易遭受打擊,不少境外科技企業作為重要盈利來源的專利權使用費和技術服務費也隨之削減。

因此,如何在當前復雜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維護並拓展中外服務貿易合作,尤其是在部分我國有明顯短板的高科技領域,穩住境內外技術研發和專利授權使用領域的大局,為我國實現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爭取資源和時間,也是以本次國際服貿會為代表的服貿領域對外開放系列步驟的重要目標。

言至於此,我們亦要看到,相較於貨物貿易領域長期的順差,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自1998年起即呈現持續逆差且不斷擴大之趨勢。尤其在2007年後,貨貿順差增速趨緩,但服貿逆差卻繼續飆昇,這不僅使得我國經常項目下的整體順差大幅收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面臨整體國際收支由順差轉為逆差的風險。

因此,除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我國在國際產業鏈分工的核心位置,確保我國貨貿順差保持穩定外,另一當務之急正是遏制及扭轉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擴大的勢頭,而這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提昇我國服務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根據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近幾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增速最快的子項分別為“旅行”“運輸”和“知識產權使用”,這些項目同樣是構成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主體科目。但“旅行”科目本身與我國居民出境旅游留學消費直接相關,而“運輸”亦和我國擴大進口的整體導向相匹配。因此改善服貿逆差的核心還是在於提昇“知識密集型服貿”出口競爭力,並把握跨境電商、游戲文娛出海、在線支付便利化等新技術新業態,拓展服務貿易順差的新興增長點。

本次國際服貿會專題展廳的設置,也同樣包含著上述思路的具體體現。例如,作為我國服貿專利知識產權使用費收入的主要來源,5G通信相關產業就在今年的國際服貿會上擁有獨立展廳。無獨有偶,作為服貿貨貿深度融合的代表,同時也是服貿業務中利潤率較高的新興產業,服務機器人同樣是今年國際服貿會推介的重點展區。

對比日本、愛爾蘭等服貿強國的發展歷程,扭轉服貿逆差並夯實順差並非一日之功,但隨著國際經貿形勢變化和我國自身經濟發展,中國外貿尤其是服貿顯然已走到了一個全面發力的臨界點。新冠疫情一方面給全球經濟帶來衝擊,但同時也使得我國服貿逆差的幾個重要來源科目遭到短期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服貿逆差擴大的勢頭。如何“化危為機”、逆風而上,參與建構更為健康可持續的外貿新格局,本屆服貿會可謂給中國服貿產業吹響了集結號,更有望成為中國外貿征程的新起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