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一線抗疫群英譜)——記抗疫中的社區工作者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20-09-08 10:50:24

內容提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是第一道防線。能否把社區防住、守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事關疫情防控大局。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是第一道防線。能否把社區防住、守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事關疫情防控大局。

疫情防控期間,400萬名社區工作者奮戰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監測疫情、測量體溫、排查人員、站崗值守、宣傳政策、消毒殺菌,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為億萬居民築起阻斷疫情傳播的牢固防線。

開展“踐行光盤行動 使用公勺公筷”宣傳、幫助居民換發新社保卡、組織居民參加“穩就業、保民生”現場招聘會……這幾天,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新村街道為群社區副主任劉娟一直在忙個不停。如今,社區疫情防控的壓力雖然小了很多,但她還是閑不下來。

1月18日,剛做完輸卵管囊腫切除手術不久的劉娟衝上了社區疫情防控的前線。她所在的社區是一個已進行拆遷登記的老舊社區,常住人口8000多人。而當時在崗的社區工作者只有9人。劉娟帶著他們在社區一線一守就是3個多月,沒有休息一天。

疫情來襲,城鄉社區成為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社區工作者堅守崗位,勇挑重擔。

“太忙了!”回憶疫情防控的日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王馬社區黨委書記俞紅如是說。王馬社區有5934戶1.5萬餘名居民,體溫排查、送菜、買藥、就診……疫情防控前期,這些工作全靠俞紅帶領的14名社區工作者承擔,他們經常連口水都喝不上,深夜還在微信裡協調工作。

“社工們都拼了,回老家的餘麗梅,在家把責任片區的385戶居民聯系了個遍;剛來社區報到的鄭旭文,主動幫助物業聯系居民……”俞紅說,“大家都開啟了‘連軸轉’模式。”

社區防控千頭萬緒,哪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

“您好,我是咱們社區的,別著急開門,先戴好口罩。”在開展社區排查期間,這是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陶久娣說得最多的一句話。3天的大排查,她帶著社區裡的工作人員跑遍了社區內住戶和商鋪,每天都工作到大半夜。時間緊、任務重,但沒有一個人叫苦,每次有任務,大家都搶著乾。“大家都覺得,為了社區安全,再辛苦也值了!”陶久娣說。

張貼公告、宣傳防疫知識,細致摸排、逐戶登記信息……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工作者們手持擴音器、肩背消毒桶,走遍轄區每一個單元、每一條樓道、每一戶家庭,堅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不漏一人、不漏一戶。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社區疫情防控一線活躍著一對母女。母親李學芳是勝利街康馨社區黨支部書記,疫情防控期間,帶著11位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將5030戶居民的姓名、出行情況、交通工具等信息登記造冊,為轄區376名居家觀察人員和96名集中隔離人員建立臺賬,購買生活物品。女兒則在另一個社區跟大家一起每天入戶排查、電話回訪、定時消毒。由於工作繁忙,母女倆見面的機會很少。夜深人靜,兩人常常在電話裡互相鼓勵:“媽媽,我好累。”“一定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不能當逃兵。”放下電話,李學芳的眼淚止不住地流……

社區工作者的紮實排查,為疫情防控排除了大量隱患。在重慶,全市社區工作者共完成4輪網格化排查;在陝西,城鄉社區設置疫情排查點6.78萬個、村(居)巡邏隊4.84萬個,對1.9萬多個村(居)社區開展了逐人逐戶排查;在河南,社區工作者組織多輪次地毯式排查。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居民面臨買菜難、買藥難等問題。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很多社區的工作人員成了居民的“快遞員”“采購員”“垃圾處理員”。

“菜買好了,我給您放門外。您今天身體怎麼樣?”那段時間,這幾乎成了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定海園二裡社區工作人員李志新的口頭語。為了保障居家隔離居民的正常生活,李志新和同事奔走於超市和小區樓棟之間,為他們送去各類必需品。“不光是菜,居民缺啥,只要跟我們說一聲,我們就會在第一時間采購送上門。”李志新說。

針對部分老人不會使用手機等情況,有的社區還專門組織小分隊,重點關注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的需求。

武漢市江漢區多聞社區老年人多,為了及時應對居民求助,社區黨委書記田霖帶著社區乾部24小時輪班值守,隨時接聽電話。“電話隨時能打通,群眾的心纔踏實。”田霖說。最忙的時候,田霖一天要接上百通居民打來的求助電話。

社區工作者盡心盡力的服務,有效地維護了社區秩序穩定。在上海,全市6077個村(居)委會同時啟動口罩預約登記,大大減少居民因購買口罩而聚集;在山東青島,每個社區指定一名專職人員和獨居老年人結對聯系,彌補了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在浙江寧波,社區對接定點超市,為居民配送果蔬和日用品,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社區穩,人心安。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履職盡責,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築起牢固防線,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