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斗爭鑄就偉大抗疫精神 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啟示之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0-09-11 15:13:22

內容提要: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與新冠肺炎疫情生死鏖戰、頑強斗爭,驚心動魄、刻骨銘心的一幕幕,依然歷歷在目。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9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現場,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話語直抵人心。

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與新冠肺炎疫情生死鏖戰、頑強斗爭,驚心動魄、刻骨銘心的一幕幕,依然歷歷在目。

歲末年初,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隨即,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勢異常嚴峻。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中華大地打響。

——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羅傑,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主任醫師,是這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疫情期間,他和他的同事們,還有湖北50萬餘名醫務工作者,以及全國馳援的4萬多名醫務人員一起,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最讓羅傑記憶深刻的,是在2月初收治了一位87歲高齡的重癥患者,他同時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髒病、高血壓等11種基礎性疾病。

醫院為這位老人配備了一個9人的治療專班,大家盡最大努力,積極救治。在長達47天的住院治療期間,他的病情多次反復,但醫護人員一次又一次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最終得以康復。

羅傑告訴記者,湖北已有3600多名80歲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其中還包括7名百歲以上老人。“當病人危在旦夕的時候,作為醫務工作者,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竭盡所能救死扶傷。”

敬仰生命、熱愛生命。在遇到巨大困難、危險之際,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讓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成為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堅定的選擇。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這是經過戰斗洗禮和實踐檢驗的初心使命,鐵骨錚錚、蕩氣回腸。

——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

這是沒有旁觀者的戰斗,先鋒引領衝鋒,14億人民都是戰士。

1月24日開始,從各地和軍隊調集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和965名公共衛生人員馳援湖北省和武漢市。

經過上下一心、艱苦卓絕的努力,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白衣為甲,向險而行,背後還有更多的人默默堅守,以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也是在1月24日,武漢光谷一家咖啡店店主發了一條微信,說要返回店裡給醫院送咖啡,願意來的伙伴報名。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種危險時期,7名咖啡師全部參加。

從大年初一開始,這家咖啡店就為附近的湖北省中醫院、中醫院花園山院區、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送免費現磨咖啡,每天四五百杯。

店主說,“有一次,按照約定流程送完咖啡之後,五名醫護人員突然齊刷刷地向著我們鞠躬,那一刻我瞬間淚目。我們也趕緊給他們鞠躬,千言萬語無法訴說,相比於做幾杯咖啡,醫生纔是真正的戰士,他們的危險、辛苦,我們不及十分之一。”

收到咖啡的醫護人員說:待到春暖花開,我們都無恙時,必帶著奼紫嫣紅的鮮花與你們一起相擁。

在這場必須打贏的戰役面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聞令而動,迅速跟進,廣大紀檢監察乾部挺身而出、英勇奮斗,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14億人民共同築起抗擊疫情新的長城。“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迅速集結,“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一份份印著紅指印的請戰書、一句句肺腑心聲,那分明就是一顆顆耀眼丹心。

——捨生忘死,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

經歷生死,跨越冬春。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英勇奮戰,困難面前不低頭、豁得出,關鍵時刻頂得住、衝得上。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就是一位犧牲在這個春天的英雄。

1月21日,劉智明接到任務,武昌醫院作為首批7家定點醫院之一,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患者。當時他的身體已經出現不適,卻仍幾乎不眠不休,組織院區改造、病人轉運。

3天後,武昌醫院如期開放504張床位,而劉智明的肺部卻已嚴重感染,核酸檢測為陽性,住進了ICU。身為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區護士長的妻子蔡利萍想請假去陪護,劉智明堅決不肯。

他在微信中對妻子說:“雖然此刻我最需要你照顧,但那邊有更多的病人需要你!你是ICU護士長,重病人需要你,你的護理姐妹也需要你!”

2月11日,劉智明在ICU裡度過了51歲生日。就在他渴望戰勝病魔、重返戰場時,病情突然惡化。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白衣戰士劉智明停止了心跳。

面對記者,蔡利萍眼含熱淚說:“我們都在第一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你沒有辦法放棄的。”

在這場與疫魔展開的殊死搏斗中,數百名黨員乾部、一線工作人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表彰了1499名抗疫先進個人、200名優秀共產黨員,其中44名先進個人和14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榮譽稱號是追授。在被表彰的人員中,有12名紀檢監察戰線的同志,他們中的4人已長眠於他們深愛的山河熱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無畏無悔、視死如歸,用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慷慨前行、成就大義。

——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

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

16家方艙醫院迅速改造建成,床位達到1.4萬餘張,累計收治患者1.2萬餘人,累計治愈出院8000餘人、轉院3500餘人,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英國《柳葉刀》社論認為,“中國建造的方艙庇護醫院對於緩解醫療衛生系統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完善臨床救治體系,全國共指定1萬餘家定點醫院,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定點集中治療。建立全國醫療救治協作網絡,通過遠程會診方式提供技術支持。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後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鑒和使用。

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參加過抗擊非典的程京院士帶領科研團隊晝夜奮戰,一個星期內研發出了新型核酸檢測芯片,在單位時間內檢測的病毒種類數目位居世界最前列。程京說:“17年前(非典時)要花5個多小時纔能檢測一個樣品,17年後,一個半小時就完成19個病毒的同步檢測。”

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都是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橕。

——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

疫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就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引物探針序列信息,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

中國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動,國家衛健委匯編診療和防控方案並翻譯成不同語種,分享給全球18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參照使用,並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舉辦“新冠肺炎防治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

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宣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只、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

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中國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五千年悠悠歲月,積淀、凝結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使中華文明傳承不絕、生生不息,日新月異、日就月將。

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纔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在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中,中華兒女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表彰大會剛剛結束,英雄們就回到了各自的崗位,繼續前行的腳步。

鍾南山說,“我們有個願望,希望把抗疫工作繼續進行下去,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張伯禮說,“絲毫驕傲不得,要把這份榮譽和獎勵珍藏在心裡,化為力量,認真用抗疫精神教育學生,教育廣大醫務工作者。”

張定宇說,“我現在覺得很幸福,因為我還能工作,還能被需要,對社會還有價值。”

陳薇說,“生物安全的重大成果也是國之重器,我要把科技抗疫落實在行動中,加倍努力。”

在武漢、在湖北、在全中國,人們腳步匆匆,忙碌的身影一如往昔。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沈淀在每個人內心深處、融入血脈,她深沈而強大,讓每個中華兒女同氣連枝、同心同向。在最需要的時候,這種精神就會讓無數個“我”組成“我們”、無數個“小家”組成“大家”,14億人團結如一人,迸發出無堅不摧、一往無前的驚人能量。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從雪山走來,向大海奔流,跨越高山險關、歷經百折千回。中華民族必將如大江大河一般,衝破一切艱難險阻,無畏無懼,奔騰向前。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