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英:情系貧困生 甘做『擺渡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全國人大 作者:王萍、胡東梅 編輯:付勇鈞 2020-09-16 16:41:48

內容提要:她畢業後主動申請到貧困山區當小學教師,從此成了山裡孩子口中親切呼喚的『英子姐姐』;從教以來,她情系貧困生,甘做『擺渡人』,用一根網線搭起愛心助學橋,至今已累計募集善款2300多萬元,幫助3600多名貧困學生圓了讀書夢,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過上更好的生活。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

核心提示

她畢業後主動申請到貧困山區當小學教師,從此成了山裡孩子口中親切呼喚的“英子姐姐”;從教以來,她情系貧困生,甘做“擺渡人”,用一根網線搭起愛心助學橋,至今已累計募集善款2300多萬元,幫助3600多名貧困學生圓了讀書夢,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過上更好的生活。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

2020年6月17日,劉發英在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走訪學生家庭途中。(攝影/李亞隆)

齊耳短發、笑容親切、朴素謙和,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被稱為“中國網絡助學第一人”的“英子姐姐”劉發英給人的第一印象。8月6日,初見劉發英時,她正在細心核對當天收到的愛心助學捐款。劉發英告訴《中國人大》記者,截至2020年8月5日,她帶領的“英子姐姐”助學團隊已累計收到愛心捐款23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600多名。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劉發英情系貧困生,甘做“擺渡人”,牽頭組建英子姐姐網絡助學團隊,創辦助學網站,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網絡募資助學。她通過一條網絡,凝聚了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愛心人士,資助武陵山片區和大別山片區貧困學生,有力推動了網絡助學的健康發展。

“看到一家一戶的貧困學生得到資助後邁進知識的殿堂,成長為家庭的頂梁柱和國家的脊梁,改變了貧困的命運,我覺得我做的事特別有意義!”十多年來,劉發英將所有業餘時間都投入到網絡助學中,也因此獲得了大大小小130多項榮譽。而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在她心中分量最重。劉發英說,“助學扶貧是我的初心,這個獎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平凡的生活裡追尋美好未來”

受父親影響,劉發英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教師。1991年師范畢業後,劉發英主動申請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最貧困的黃柏山鄉任教。山裡的孩子上學苦、求學難,有的孩子幾乎頓頓咸菜拌飯、一個大周10天只穿一身衣服,沒有換洗衣服,還有的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退學。

“教育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手段,不能再讓孩子走上父輩代代貧困的老路!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平凡的生活裡追尋美好未來!”正是目睹了一個個鄉村孩子讀書的困苦和艱難,劉發英暗下決心:留在山區任教,盡力幫助貧困孩子們,讓他們能順利讀書。在黃柏山鄉工作的12年裡,她用自己的微薄工資資助了109個孩子,為的是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何讓更多貧困學生得到及時資助?2005年秋,一個偶然的機會,劉發英接觸到互聯網,她驚喜發現,一根網線就能聯結山裡山外,好心人遠在天涯卻又近在咫尺。剛開始,她嘗試著借助別的網站為貧困學生開展網絡助學。2010年11月,劉發英創辦“英子姐姐”助學網站,成立了網絡助學團隊,開展網絡募資助學。

2017年9月24日,劉發英(右一)走訪貧困學生家庭。(劉發英供圖)

“善款全額資助貧困學生,把困難留給自己”

動員社會力量助學,首要的是信任。她創造出“一對一”閉環結對幫扶模式,實行“透明慈善”,化解愛心人士的質疑。她在網上公開自己所有的真實信息,包括姓名、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向網友們承諾三個“百分百”:每一個貧困學生的信息都是她和團隊成員親自走訪獲取的,被資助人情況百分百真實可信;她堅持只做愛心的“擺渡者”,百分百足額代收代送;采用“一對一”驗證方式,每個孩子收到助學款以後,百分百會給資助人回電話或微信。

就這樣,劉發英堅持“善款全額資助貧困學生”,把助學的真正困難留給了自己。

盡管每年經手200多萬元的助學款,但劉發英堅持絕不從助學款項中提取一分一厘的工作經費。從2005年的第一筆網絡助學款開始,劉發英已經手寫了172本助學臺賬,詳細記載了每一筆資金的來源和去處。15年堅持不懈,劉發英和她的團隊用人格和誠信贏得了無數網友的愛心,點亮了一個又一個貧困家庭的希望。

2015年國慶節第一天,來自江蘇省常州市退休老人戴伯春的網絡留言吸引了劉發英的注意:英子,我想資助土家族孩子上學,請幫我篩選資助對象。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戴伯春先後匯款22萬餘元,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戴伯春告訴劉發英,他用整整半年時間考察了網絡上的多個助學網站,並都進行了試探性資助,覺得“英子姐姐”助學網站上的資料公開透明,值得信賴。2016年,他又捐助200萬元設立了英子獎助學金,用於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截至目前,獎助學金已經連續發放了4年,88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獎勵資助。

15年來,在劉發英的帶動下,在職教師、退休乾部、企業家、曾經的受資助者等各界人士紛紛加入到網絡助學活動中,“英子姐姐”網絡助學團隊逐漸壯大。目前,網絡助學團隊已達30餘人,志願者有320餘名,全都無怨無悔地為網絡愛心助學無私奔波付出。

如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已摘掉貧困的帽子,並發生巨大變化。國家精准扶貧政策也深入推進,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經費有了兜底保障,劉發英一直堅持的網絡助學方向也迅速調整。劉發英介紹,“從2015年開始,助學對象重點鎖定為貧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學生,作為教育扶貧政策的一種積極補充”。

2020年6月17日,劉發英(右一)走訪慰問貧困學生家庭。(攝影/劉擁軍)

“平均每個受助學生接受7個資助人的幫助”

“10年78人、231次、221658元捐贈幫助”,劉發英的助學記錄薄上記錄著社會各界資助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九龍村二組田海濤一家的點點滴滴。

2010年6月,在外打工的田海濤被兒子小城突發白血病的消息震懵了。田海濤家是典型的農村貧困家庭。2008年,田海濤的父親因為肝癌去世,為了償還父親治病時欠下的借款,他和妻子狠心將6歲的兒子小城留在老家,夫妻倆外出打工掙錢。

“就是乞討也要給孩子治病!”田海濤挨家挨戶找親戚朋友借錢,好不容易籌集到10多萬元。錢很快被花光,孩子的病卻還需要繼續治療。

在田海濤最困頓無助的時候,劉發英得知了田海濤家的情況,送來了5200元的救助金。“我記得很清楚,其中5000元是愛心人士捐助的、200元是‘英子姐姐’把自己獲得的獎金捐出來。”回想起當時劉發英雪中送炭的善舉,這個朴實的土家族漢子忍不住熱淚盈眶。

在此後的10年時間裡,劉發英每年不間斷地為田海濤家籌集救助款,並經常為他們一家加油鼓勁。“每當我被化療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時候,是‘英子姐姐’鼓勵我不要放棄,要勇敢戰勝病魔。”如今已治好病恢復健康的小城永遠也忘不了劉發英溫暖而堅定的鼓勵。

田海濤一直以“英子姐姐”為榜樣,2015年他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9年他光榮加入黨組織,如今擔任九龍村村支書助理。“沒有‘英子姐姐’的幫助,我就沒有現在的家,我也要盡我所能幫助貧困村民脫貧。”田海濤滿懷感激地說。

劉發英的助學不是一陣子,許多面臨輟學的孩子在她的幫助下實現上學讀書夢想。

資丘鎮陳家坪村大三學生小思,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接受“英子姐姐”助學幫助,和妹妹累計共得到11人、44次、66200元的資助。

資丘鎮涼水寺村中職高二學生小濤,10年來,共有10人、30次給予38970元資助。

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的受助學生曉天說,初中畢業時,她原本打算報職高,好盡快工作賺錢。是“英子姐姐”的幫助讓她實現了大學夢。從2008年開始,累計有116人提供近11萬元資助。這期間,曉天父母相繼去世。

……

這是愛心助學馬拉松,也是戰勝貧困的愛心接力賽,平均每個受助學生接受7個資助人的幫助,而劉發英就是這個助學長跑的接力棒。

“忘不了您為我募集的一筆筆善款……我9歲時媽媽去世、從小與外婆相伴為命,幸運地遇見了您……請允許我叫您一聲:媽媽!”這是受到“英子姐姐”資助、在大學裡光榮入黨的小田給劉發英寫來的信,信中的字字句句道出貧困學子的心聲。

2018年6月19日,劉發英在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作師德報告。(劉發英供圖)

“我願學著她的樣子,將這份愛持續傳遞”

一筆筆捐助匯成愛的海洋,一雙雙大愛之手托舉起希望,在愛的滋養中成長起來的貧困學子們心懷感恩,續寫著一個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感人故事。

“8年前,如果沒有遇到你,我現在就是個打工妹,是您改變了我的命運!如今我也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2014年暑假的一天,劉發英收到了曾經資助過的孩子曉琳發來的短信以及2000元的助學金。曉琳2007年考入高中後,因家裡無錢供她讀書面臨輟學,是“英子姐姐”了解情況後,及時給她送來了助學金,讓她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大學畢業後曉琳進入浙江一家國企工作,她每年都會資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貧困學生,如今已堅持了6年。曉琳說,她會一直把這份愛延續下去,以後有能力了,會資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已讀大三的小楊,也是眾多受資助學生中的一個。他說,“英子姐姐”兩次改變了他的命運。上高一時,母親生病,父親靠打零工無力供他繼續上學,是“英子姐姐”雪中送炭,讓他能安心讀完高中考入大學。第二次是2019年5月份,父親母親相繼生重病住院,他再次面臨輟學困境,還是“英子姐姐”送來了一年的學費和一個月的生活費,讓他能夠繼續完成學業。“‘英子姐姐’兩次在我最危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我要向她學習,今後自己有能力時也要幫助學弟學妹們。”

“英子姐姐”資助,2016年以長陽縣高考總分第一名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微電子專業學習的小方決定繼續攻讀清華大學研究生。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力爭在半導體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成為祖國需要的科技人纔,以此回報“英子姐姐”和眾多愛心人士的無私幫助。

2019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學的受資助女孩小琪最近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心願——完成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你現在這麼年輕、健康,為什麼會想到成為器官捐贈的志願者?”當記者滿心疑惑地詢問時,眼前這個清秀、陽光的女孩動情地說:“我從小家裡困難,是在‘英子姐姐’的關心和幫助下長大的。她的一言一行感染著我,目前我還沒能回報社會,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結束後,還能給別人帶來光明和幫助,那我的生命就不是毫無意義的。”

……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許多劉發英幫助過的孩子,在長大後身體力行地加入到助學行動中,或者盡己之力向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紛紛表達,“我願學著她的樣子,將這份愛持續傳遞”。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心靈震撼另一個心靈。”劉發英不僅是愛心捐助的擺渡者,也是孩子們心靈的擺渡者!

   原標題:劉發英:情系貧困生 甘做『擺渡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