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記】這裡的夜市,寄托著天津的深情厚誼,也映照著邊疆的未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李吉森 劉欣 編輯:付勇鈞 2020-09-22 19:55:27

內容提要:9月21日,周一。海河傳媒中心記者一行驅車180多公裡,從和田市區來到於田縣。這裡是國務院掛牌督辦的全國52個貧困縣之一,也是天津對口支援尚未脫貧的縣裡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深度貧困村有27個。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9月21日,周一。海河傳媒中心記者一行驅車180多公裡,從和田市區來到於田縣。這裡是國務院掛牌督辦的全國52個貧困縣之一,也是天津對口支援尚未脫貧的縣裡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深度貧困村有27個。

“民以食為天”。天津第十批援疆乾部、於田縣委副書記薛軍很自豪地說,天津援建的於田夜市,不比和田市裡的夜市差,還帶動了貧困戶的脫貧。記者懷著極大的興趣,來到這裡,通過“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窗口,一探於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脫貧

9月21日晚8時,於田縣友誼村29歲的吐妮薩·托合提艾沙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工作是在和田夜市於田店經營一個攤位,銷售餛飩和面條。通常,她要經營到夜裡兩點,每周的周一、周六、周日的生意最好,一個月能賺到5000元-6000元。

吐妮薩·托合提艾沙

夜市的攤位,使她的家庭順利脫貧。

6月份以前,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四處打零工為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一個月最多收入1500元。家裡有三個孩子,兩個孩子上了小學,還有一個在讀幼兒園,微薄收入不足以支橕家庭支出,她家被列入了貧困戶。

6月份,天津撥出專項資金2200多萬元佔總投資額73%建設的和田夜市於田店投入運營。列入貧困戶的吐妮薩得以入住市場,經營一個攤位。帶著脫貧致富的希望,她來到了夜市。她只經營餛飩和面條,都是手工制作,餛飩每份10元,面條每份5元。

在她的攤位上,記者看到,小巧精致的餛飩整齊地排列,等待客戶的下單。相對便宜的價格,讓她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現在,她每個月能穩定盈利5000元以上。有了這份收入,她家的生活也更有保障。

現在,夜市每日客流量達到5000人,能提供248個攤位,類似吐妮薩這樣的夜市經營者有很多。他們都是當地的貧困戶,因為天津援建夜市項目的開張,使得他們有了致富和脫貧的路徑。“我們為31戶5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攤位或流動餐車,他們現在的日均收入在500元以上,還有3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現了穩定就業,月工資達到2000元以上。”於田縣新城區街道黨工委書記蔡顯富介紹。

除了各色小吃,夜市入口還設立了9個產品推廣店,向南來北往的食客推廣當地企業生產的兔、麻鴨、鴿子、羊肉、紅棗、核桃瑰花等於田特色產品。而這些企業都連接著數十個貧困戶家庭,為他們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創業

在和田夜市於田店,記者看到,全國各地的小吃匯聚一堂,既有本地知名的烤?、烤羊肉串、烤蛋、烤魚等,更有來自其他省區的、遙遠地方的地方特色小吃,螺螄粉、沙縣小吃等。一個個攤位,讓人垂涎欲滴。嘗上一勺酸奶粽子,酸奶的柔軟和粽子的甜蜜融化在口中,讓我們體驗到了別樣的滋味。

在邊疆的昆侖山腳下的一個縣城,絕大部分都是維吾爾族人,能見到如此多的地方特色食品,著實讓人吃了一驚。我們也在感嘆,這個地方是如此的多元和包容,會有更多的人來邊疆創業,帶來活力和生機。

39歲的杜榕楓,來自遼寧錦州,在夜市上經營著東北燒烤。爐灶和炊具較大,再加上他想做一番大事業的理想,他承租了三個相連的攤位。“我賣得比較好的是烤魚和鐵板燒,每天營業額在2000元以上,一個月營業額在5萬-6萬元。”杜榕楓這樣說。

杜榕楓

兩年以前,他辭家萬裡,來到遙遠的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謀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和位置,實現他做東北燒烤的願望。6月,正值天津援建的和田夜市於田店運營,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夜市創業者的隊伍。

疫情,對他的生意有所影響,但他更體會到了夜市運營者和政府關懷的溫暖。現在,政府提供補貼,對所有夜市經營者免攤位費、水電費,這種扶持措施一直持續到年底。為了防范疫情,夜市運營方也給所有的餐桌加了隔離護板,等候區加了護欄,使得消費者能放心就餐,夜市創業者能繼續經營,這讓杜榕楓這樣的創業者受益頗多。

寬闊的大廳,整潔的環境,熱鬧的氛圍,再加上不定期的歌舞表演,這讓和田夜市於田店聚集了人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家入住。來自天津北辰區的企業家張立江,就把無花果酒的展銷廳設在了這裡。

張立江

在新疆建立無花果酒廠之前,張立江曾是天津市勞動模范、北辰區科技創新帶頭人,從事過房地產開發、酒店、金融等行業。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了新疆,見識到了大地的廣袤和邊疆的發展潛力。新疆機場集團和他達成合作意向,准備成立一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

通過考察,他來到了和田地區於田縣。正好,這裡是天津東西部協作對口援助的地方。在這裡,他遇到了很多天津支援建設者,心裡的那份親切感更加強烈。經科學化驗,這裡的水富含鍶、硒等微量元素,適合種植無花果,發展無花果釀酒產業。於是,他投資建設了150個大棚種植無花果,每個大棚由一位貧困戶值守和照顧,再吸收30位貧困村民進入釀酒廠,共計帶動了180位村民脫貧。

見到天津記者的到來,他像見到親人一般,熱情地介紹著公司的無花果酒系列產品。“最貴的賣到998元,一般的賣到388元,還有的賣到128元。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我還准備通過網絡直播帶貨,擴大銷路。”張立江信心滿滿地說。

在記者的印象中,於田縣是一個沙漠邊緣缺水的地方。然而不曾想,有創業者在這裡利用優良的水質,發展了釀酒產業,進而推動了脫貧攻堅事業。這裡的水真的有這麼好嗎?記者提出了疑問,張立江說:“我的無花果種植基地附近,有一處湧泉的地方,我一定帶你們去看看……”

不是“過客”

夜市,有撫慰人心的人間煙火,更蘊含脫貧發展的路徑和希望。援助資金發起建立的夜市,未來持續發展,需要更好地運營和管理,也需要當地工作人員的堅守和維護。

於田縣新城區街道黨工委書記蔡顯富就是這樣一位夜市守護者。初見這位本地工作人員,記者便被他挺拔的身材和流利的維語所吸引。這樣一位乾練、爽朗的乾部,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

蔡顯富

果不其然,他來自江西九江,多年前在烏魯木齊部隊服役,是一位標准的退伍軍人。十四年前,即將退役時,蔡顯富考取了軍轉乾部,來到了遙遠的南疆。

剛來於田縣的時候,由於語言不通,他很難開展工作。此後,蔡顯富利用一切機會努力地學習維吾爾語,家裡的那本維吾爾語詞典幾乎被他翻爛了,為此,妻子沒少抱怨他,“她說:你下班也不陪我出去玩”,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蔡顯富學會了維吾爾語,不僅會說,而且會寫!這在當地的漢族乾部中並不常見。提起這點,蔡顯富也頗有些自豪,他說,在村裡工作的時候,村裡大標語的書寫都是自己來完成的,包括維吾爾語的部分,“當地維吾爾族的百姓和乾部都不相信是我寫的,他們覺得不可能!”

熟練的維吾爾語也讓蔡顯富和當地的維吾爾族群眾迅速打成一片,工作也開展得很順利,“我從來沒覺得工作難做過,我想就是語言讓我們在心靈上能夠貼近。”

讓蔡顯富沒想到的是,他的孩子在學校也積極向同學學習維吾爾語,而且能夠流利地使用。一次,他停在路邊買蘑菇,和商戶溝通有些困難。孩子卻出面和商戶談了起來,很快就完成了買賣。這讓他對孩子刮目相看,也對民族融合有了更深地思考。他此後每天拿出一個小時學習維語,也利用一切機會和工作生活中接觸的維吾爾族同事、朋友交流。

蔡顯富長期在鄉、村摸爬滾打,他說:“語言是心靈的窗戶,不通語言,總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做基層工作能講維語,人家就不會把你當外人。”

多年前,蔡顯富來到於田縣任職時考慮,這裡語言不通,自然環境惡劣,要是有好的機會,還是把工作調動到內地。那時候,他把於田縣設想成了暫居之地,而他也像自己的微信名一樣,把自己定位成了“過客”。隨著工作的一步步深入,他和這片土地的感情越來越深,對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同胞感情也越來越深。他早已不再是過客,不僅從江西九江把自己妻子接來,也把父母接來定居。歲月把他錘煉成了邊疆的建設者和堅守者。

天津援建乾部馮傑說:“有一些同事,剛來這裡時非常想家,想早點結束任務回去。不曾想的是,隨著工作的開展,他們很快愛上了這片熱土,‘過客’的想法也很快消失。一些結束支援工作的人,每年都會帶著家人回來,看一看曾經奮戰的地方。”(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李吉森 攝影/視頻 劉欣)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