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習主席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強調的四點啟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網 作者:萬鵬、任一林、吳兆飛 編輯:付勇鈞 2020-09-24 16:42:38

內容提要:『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展現出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勇氣、決心、關愛,照亮了至暗時刻』『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准備。』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強團結、同舟共濟。

『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展現出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勇氣、決心、關愛,照亮了至暗時刻』『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准備。』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強團結、同舟共濟。

如何理解習近平主席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強調的四點啟示?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習之』欄目邀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教授洪向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處處長陳須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許勤華等專家進行解讀。

啟示一: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

『我們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摒棄意識形態爭論,跨越文明衝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讓世界多樣性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態』。講話中,習近平主席鏗鏘有力的話語再一次強調了『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重要性,強調了地球村的『互聯互通、休戚與共』關系。

今年以來,14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在『地球村』中,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纔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

陳須隆談到,『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是對世界大勢和時代特征的精要概括,反映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然』,也必然會指出樹立命運共同體的『應然』,從而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在『實然』基礎上,並要求在『應然』上多加努力。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互聯互通的新時代,必須要從這個角度來去看待我們怎麼應對這場疫情。所以可以得出這麼幾點看法,一個方面是全球化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出現停滯,全球化的趨勢和浪潮仍然會滾滾向前。與此同時,為了應對這場疫情,大家要采取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方式纔能夠真正成為應對疫情最好的一個武器,同時這也是一條經濟恢復增長的重要的必由之路。』阮宗澤認為。

啟示二: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

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假裝視而不見、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這次講話中,習近平主席這樣指出了當今世界上存在的違背歷史規律、不遵循經濟全球化大勢的現狀。

『我們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的關系,使發展既平衡又充分,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這兩個『我們要』擲地有聲,闡明了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以及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的中國主張。

洪向華表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契合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的時代潮流。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經濟全球化對於推動世界各國的繁榮與發展,對於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世界各國都應該正視人類共同繁榮發展的願望和期盼,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發展。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協調、完善治理,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在這場新型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國應該共同參與、共同主導;堅持和維護貿易自由化、多邊貿易體制等規則體制,並不斷創新、完善和發展。世界各國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真正實現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世界各國應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富裕。

啟示三: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

『人類不能再忽視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著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發展不講保護、只講利用不講修復的老路走下去』『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講話中,習近平主席的話語為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敲響了警鍾。

許勤華表示,當今,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疫情的到來為人類敲響了警鍾,迫使人們更深入地思考發展的問題。新形勢下如何提昇發展能力、選好發展方向、走好發展道路,已經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共同命題。中國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道路,維持地球生態整體平衡。在實踐中,中國注重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強調貿易投資領域的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生態環境保護等綠色發展合作,為共建各方的綠色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綠色發展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引擎,在全球攜手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各方守望相助讓未來的合作之路倍加溫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推動全球氣候變化談判進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結出了碩果,中國生態文明實踐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洪向華對記者說,面對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中國堅持自我革命,不斷解決自身的問題,同時,中國更以行動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推動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清潔能源投資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與世界各國人民同舟共濟,共築生態文明之基,為建設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啟示四:全球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每到一地必提的關鍵詞,中國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面對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全球治理體系,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疫情不僅是對各國執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檢驗。我們要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全球治理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使全球治理體系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

『其實這場疫情也告訴我們,全球治理體系是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如何進一步強化多邊主義非常重要。因為這場疫情就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全球性挑戰就需要全球性解決方式,因此加強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就至關重要。』阮宗澤對記者說,這次講話站在歷史高度闡釋了面對這個時代,對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做什麼、我們往哪裡走、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提出了啟示,這四點啟示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恢復經濟上做好平衡提出了建議,也為我們如何開創一個新未來提供了指導思想。

洪向華表示,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世界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這個樣子就是加強與各方協調,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更好地體現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更好地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更加平衡地反映整個國際社會的意願。這個樣子就是推動聯合國在思想理念、機構設置、運行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積極支持世界貿易組織在公平公正基礎上進行必要改革。

陳須隆談到,四點啟示皆深具國際洞察力,既透過疫情看清了世界大勢,也顯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指引我們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世界形勢下,追隨時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勢、保持戰略定力,不懼風雨、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並在國際上積極發揮引領作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