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籌展路,給世界一個『更加精彩』的進博會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澎湃新聞 作者:俞凱 編輯:付勇鈞 2020-10-16 17:23:08

內容提要:20天後,第三屆進博會將如約而至。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上海作為這場大戰大考的重要陣地,打了一場出色的超大城市抗擊疫情阻擊戰,交出了抗疫斗爭不一般的『上海答卷』。

10月14日,園林工人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進博會鮮花裝飾草坪上施工。新華社 圖

20天後,第三屆進博會將如約而至。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上海作為這場大戰大考的重要陣地,打了一場出色的超大城市抗擊疫情阻擊戰,交出了抗疫斗爭不一般的“上海答卷”。

而在如此形勢下,第三屆進博會的籌辦工作順利進入最後20天的衝刺階段,也實屬不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乃至全球展會都被疫情逼停,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首個線下展會7月初纔按下“重啟鍵”。

但是,第三屆進博會的籌備工作卻一直沒有停止。2月初,已有數十家企業簽約面積數千平方米;到了3月12日,簽約報名參展企業已超過1000家,已簽約面積超過規劃面積一半……直至此時,外界仍然有很多人對進博會能否如期舉辦心存疑慮。

直到2020年5月15日。

當天,進博局副局長劉福學在向各國駐滬領館外交官,以及境外組展機構代表通報進博會籌備進展情況時明確宣布,第三屆進博會將如期於2020年11月5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線下舉辦。他說,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社會發展按下了“暫停鍵”,如今不僅要打開“啟動鍵”,也要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自新冠肺炎發生至今,上海已經累積了豐富的防疫經驗。從守城門到守國門,上海精心做實全覆蓋、全流程、全閉環管理。從抓好疫情防控不放松到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上海不失時機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而隨著10月11日,《第三屆進博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方案》公布,上海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如期辦好”一屆特殊進博會的信心與決心。

這樣的信心,不僅需要勇氣、專業及精細化管理,也是對強大經濟韌性和活力的自信。

不一般的展會,對應的是超常規的籌備。

進博會籌辦工作在按下“快進鍵”後,一組數據讓人擊節贊嘆:

倒計時150天時,展商簽約展覽面積已超過規劃面積的90%,部分展區“一展難求”或趨於飽和;倒計時100天時,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量已達往屆規模,平均展覽面積比第二屆增加了14%,35家展盟成員更簽下三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倒計時50天時,招展基本完成,企業簽約面積已超過規劃目標。

作為國內最大的進出口商之一,進博會組展機構東方國際(集團)發揮全球貿易渠道資源優勢,在穩住原有參展商的同時,積極開拓了一批新興區域企業參展。該公司總裁朱勇說,截至10月15日倒計時20天,該集團已招募來自全球超4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餘家參展企業,參展面積6000平方米左右。

將要開幕的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比第二屆增加6萬平方米,增幅達20%。這一增幅,是在疫情之年取得的,更加難能可貴,也為“更加精彩”的進博會寫下了注腳。

這一籌展成績,既是上下一心的努力,也與境外展商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密切相關。

本屆進博會展商聯盟輪值主席、法國歐萊雅集團中國總裁兼CEO費博瑞說,23年來,歐萊雅親眼見證了上海從緊跟潮流到引領潮流的轉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創新、更加可持續、更加有擔當的中國正張開雙臂,與全球共享美好未來,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

全球排名前十的生物制藥公司艾伯維,在進博會倒計時100天之際纔決定參展,短短時間內就籌備出“超凡實驗室”展臺,將攜五大核心領域的創新成果亮相進博會。“進博會為我們提供了絕佳的展示和合作契機。”艾伯維中國總經理歐思朗認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所展現的負責任大國作為和擔當,讓跨國企業更堅定了深耕中國的信心。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疫情之下,進博會將成為構建“雙循環”格局的一扇窗口。進博會也將不斷放大溢出和帶動效應,給世界帶來更多互利共贏的機會。

老朋友堅定續約,新朋友慕名而來。第三屆進博會,我們拭目以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