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的家鄉】脫貧路上的那些故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津雲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0-10-17 22:01:13

內容提要:一位年輕的90後講師,正在給一批更年輕的00後學員講授直播課程,而一旁的模擬直播間裡,幾位學員正熱情地『推介』著家鄉的紙皮核桃、玫瑰花醬等土特產。他們的臉上,就像身上T恤的鮮綠色一樣,散發著朝氣,也洋溢著自信。

2020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絕對貧困問題

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

決戰決勝,勢在必得

正像總書記所說

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

各級黨委和政府

務必保持攻堅態勢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脫貧攻堅的偉大成績

也是由一次次走村進戶

一個個項目落實

一個個家庭脫貧所組成

哪裡有貧困,哪裡就有幫扶的身影

在幫扶貧困人口的征程上

基層的故事最生動

脫貧群眾的心聲最感人

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

津雲新媒體

將天津對口幫扶的

新疆、西藏、甘肅

寧夏、河北承德等地的

脫貧故事呈現給您

  你和我的家鄉

我是新疆於田縣喀爾克鄉拜什托格拉克村的穆乃外爾

我是一名00後

天津的援疆乾部幫我們建立了直播基地

用直播,我想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向全國

  00後的她

  用直播推介家鄉土特產

走進設在於田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和田直播基地,瞬間被其中的青春活力所感染。

一位年輕的90後講師,正在給一批更年輕的00後學員講授直播課程,而一旁的模擬直播間裡,幾位學員正熱情地“推介”著家鄉的紙皮核桃、玫瑰花醬等土特產。他們的臉上,就像身上T恤的鮮綠色一樣,散發著朝氣,也洋溢著自信。

“這批00後的孩子,是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天然契合直播這種互聯網業態。”

18歲的穆乃外爾·買賽地來自60多公裡外的喀爾克鄉拜什托格拉克村。她本來是於田縣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學生,9月初,她偶然看到了設在學校的直播基地的招生廣告,培訓期只要20天,就能初步掌握直播技術,於是果斷報名。

參加培訓,除了對直播的喜愛,還飽含著穆乃外爾對媽媽的“心疼”。小穆的爸爸在庫爾勒務工,媽媽身體不好,沒法種棉花,2017年開始家裡的三畝地改種了核桃。即便勞動量比種棉花少一些,但打理核桃樹仍然很辛苦,每年從5月份就要開始乾活,一直到收獲完畢的10月底。

因為身體原因,媽媽每天只能勞動一兩個小時,每次周末放學回家,小穆都會幫著媽媽乾活。“我太謝謝媽媽了”穆乃外爾動情地說,同時,她還調皮地跟記者說起剝核桃的技巧,“需要戴著手套,要不兩手就會黑乎乎的”。

於田縣職業技術學校位於於田縣玫瑰小鎮,學校總投資2億元,其中天津援疆資金就注入了1.4億元。今年,第十批天津援疆乾部為學校引入了杭州樂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設立了直播基地,為有興趣的當地青年提供免費培訓,助力和田農產品銷售和決勝脫貧攻堅。

農民在地裡種東西是一產,對農產品進行加工屬二產,而電商直播帶貨就屬於三產了,一位天津幫扶乾部形象地說。

穆乃外爾選擇參加電商培訓,間接地帶動了媽媽種植核桃的銷售,她把家裡的“產業結構”,由一產一下提昇到了三產。

 你和我的家鄉

我是甘肅省鎮原縣孟壩鎮西壕村的張金玲

在天津幫扶下

我開始在養殖合作社工作

家門口的好項目讓我不再發愁

  “喜羊羊”引領致富路

  家門口的好項目讓她不再發愁

甘肅省鎮原縣孟壩鎮西壕村,52歲的張金玲是一位母親,一位兒媳婦,還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10年前,丈夫去世,她帶著一兒一女還要照顧婆婆,種地為生,生存的難題讓她苦苦掙紮。

2020年,情況發生了讓人高興的變化,“感謝合作社,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養家,同時也能照顧家裡。”說起最近的生活狀況,張金玲總是充滿了感激之情。

自從去年到天津援建當地的久鼎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西壕村分社,從事養羊工作,張金玲每個月有工資3000元,一家四口的生活來源問題得到解決,貧困就此遠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天津為鎮遠縣提供的是源源不斷的造血機能。原來,2018年,天津物宗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331+”產業扶貧模式,在鎮原縣注冊成立鎮原縣久鼎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專業從事湖羊基礎母羊和種公羊的繁育和推廣。

何為“331+”?天津在甘肅支援的鎮原縣掛職副縣長王寶印向記者解釋說:第一個“3”即創新組織形式。引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三方合作,加快構建企業、合作社和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脫貧共同體。第二個“3”即轉變經營方式。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實現產業扶貧和農村“三變”改革有機融合。“1”即轉變生產方式。建立農業特色產業統一科學的品牌質量管理體系,解決農戶發展產業品牌不響亮、管理不規范、效益不明顯的問題。有效降低經營風險,實現長期穩定收入。“+”即增強保障能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建立黨建聯絡員制度等。

聯合社負責統一管理各示范合作社和飼草料加工廠,全程落實種羊選擇、養殖繁育、疾病防控、飼養管護等標准化生產,確定專職管理人員對羊只進行分區管理、分類飼養、定期消毒防疫。以村集體、農戶、貧困戶入股分紅的方式發展肉羊養殖,總共脫貧1306戶4815人,涉及5個鄉鎮、15個行政村、30多個自然村,貧困戶每年除了10%的股金分紅之外,還有不少貧困戶像張金玲一樣有了務工收入。同時,飼草料加工廠向農戶大量收購花生秧、麥稈等加工成飼草,這也讓農戶有了飼草收益。

通過養殖業扶貧,是很多地方走出貧困的重要方式。天津在鎮原的扶貧項目,在養殖業基礎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變成從養殖到加工的產業鏈模式。

天津市靜海區與甘肅省鎮原縣建立東西部扶貧對口協作對口幫扶關系以來,天津物宗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針對慶陽市沒有肉牛屠宰廠、鎮原縣沒有肉羊屠宰廠的實際,與鎮原縣扶貧開發投資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甘肅新靜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屠宰廠總佔地面積93.5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屠宰車間、待宰區、污水池等主體已經完工,屠宰線設備完成安裝,正在進行調試和內部裝修,實現豬牛羊屠宰和深度加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昇產業效益。

 

目前,久鼎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6個養殖場均已進入正規化運營階段,並獲得慶陽市優秀“331+合作社”稱號,獲批市級種羊繁育場一處,各場區人員配備、羊只數量配比、機械設備齊全。地磅及飼草料加工設備均已安裝到位,預計年可收購小麥秸稈、玉米秸稈及其他草料4000餘噸,收購玉米、油渣、麩皮等其他糧食作物5000至6000噸。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向各合作社入股貧困戶發放2019年度分紅款195萬元,累計脫貧477戶750餘人。

生活好了,張金玲纔有餘力培養自己孩子的業餘愛好。她發現今年正在上初二的小女兒數學稍弱,但是喜愛繪畫。像每一個家長一樣,她希望孩子能成纔,也希望她能夠快樂成長。如果想讓女兒高興,那還是報個繪畫班吧……

  你和我的家鄉

我是河北承德小寺溝鎮鳳山新村的王振

曾經我性格孤僻

現在,靠著天津幫扶種葡萄,我變了一個人

對未來充滿期待

  昔日貧困戶 今日小老板

  精准扶貧讓孤僻的他變了個人

午後時分,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溝鎮鳳山新村被籠罩在炎炎烈日下,村裡鮮少有人在這個點兒出來,而39歲的王振俯著身子在暖棚內大汗淋漓地忙碌著。他的暖棚總體面積5.8畝,全部種植葡萄,今年4月收獲的葡萄已經全部賣空,雖然受疫情影響,還是賣了3萬多元,此時,王振又開始為種植下一季葡萄做准備。暖棚外的一片空地上,是王振剛種的野菜和釀酒葡萄。半小時後,王振走出大棚,面帶微笑,9歲的女兒一直乖巧地在一旁用王振的智能手機上著網課。王振跟女兒說,一會帶她去買好吃的。

讓人無法想象的是,過去的他,無所事事、性格孤僻,在當地村民眼裡,他是個“不要惹也別跟他說話”的人。

 

平泉市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王振居住的平泉市小寺溝鎮的鳳山新村被環山包圍,耕種是村民的唯一經濟來源,但耕地分布在山上,布局分散,沒有水源,無法統一灌溉,村民只能靠天吃飯,全村有1414人、451戶,其中貧困戶92戶、246人。

王振從小家中就十分貧困,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生活的窘迫導致他敏感脆弱,嘗試了很多工作,都沒能乾得長久,他逐漸自暴自棄,索性不再外出。父母漸漸變老,看著兒子日漸頹廢也無能為力,全家人的年收入不足萬元。

2008年,27歲的王振結婚了。為了置辦婚禮,母親找親戚借了7萬元,卻沒有告訴兒子,怕給他造成壓力;母親患了白內障,視力日漸衰弱,也從不跟兒子提及。王振的兒女相繼出世,家人甚至一年都吃不上幾次肉,孩子們只能穿別人送的衣服。生活的重擔和對家庭的愧疚包裹著王振,讓他總覺得別人在笑話他,每天待在家中,出門見到人也不說話,躲著走,甚至一度患上了抑郁癥……

村乾部始終惦記著王振一家人,幫他們家辦理了低保,幫上學的孩子申請了補貼,給最小的孩子爭取到了每月兩罐的免費奶粉,協調相關部門給他們家更換了新的門窗,但這還不能徹底改變王振一家人的生活。

其實,王振不是沒有想法的人,他也想改變家庭的境遇,但苦於不知從何乾起。

2017年,機會來了。

天津市和承德市建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關系,西青區張家窩鎮和小寺溝鎮結成了幫扶對子。鳳山新村用天津的幫扶資金改善了村裡的基礎設施,幫助村裡20個貧困戶建了106畝設施暖棚,村書記纔秀麗想到了王振。

那段時間,駐村乾部被王振看成了唯一的朋友。每天早上5點,駐村乾部陪著他一起跑步,之後他跟著駐村乾部一起上班,乾部們空閑的時間,王振就在一旁聊天,乾部們下班了,王振纔回到家中吃飯睡覺。時間長了,王振的心結被打開了,他決心改變自己,利用天津幫扶的機會站起來。

王振參加了村裡組織的考察,經過認真比較後,王振決定種植葡萄。王振找親戚借了點錢、貸了款,再利用各項政策補貼,擁有了5.8畝的暖棚。盡管有了暖棚,但是種子、技術還需要大批資金支持,2018年,天津市西青區和平泉市商定推出了“人均百株果”經果林建設項目,免費給老百姓提供果樹苗。

2018年4月,王振在暖棚裡開始栽種葡萄,白天種葡萄,晚上通過網絡學習葡萄管理技術。2019年5月份,他的葡萄熟了,為了幫助王振賣葡萄,村乾部刷爆了朋友圈,向有關部門、親戚朋友、企業推薦……兩年多來,王振的葡萄銷售額總計8萬多元。

2019年5月25日傍晚,村委會的大院裡,一向沈默寡言為人木訥的王振向幫助過他的人說,“大伙幫我賣葡萄都挺累的,我不是貧困戶,我是小老板了!”

村民王大媽還記得幾年前的王振,在她的印象中,王振一直是形單影只,無所事事,甚至不太好惹的人,“有一次,我們在說一個人家裡窮,王振正好路過,可能以為說他了,上來就要打架,被人給勸住了……”如今,王振和很多種植大棚的村民成了好朋友,有的村民不會上網,王振就把網上學習到的種植技術傳授給他們。“今年能把借的錢都還清,明年收成會更好,以後的日子有奔頭了,孩子想吃啥有錢買了,哪個考試成績好,可以給獎勵了,感覺很幸福!……”王振拉著兒子的小手,笑得很幸福。

扶貧先扶志,天津的精准扶貧幫助王振樹立了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理念和志向,實現了從“要我扶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現在,王振有自己的計劃,“我得摸索出更好的種植方式,多買種子試種,不斷擴大生產,我的目標是每年至少掙十萬塊。”王振說,他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並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王振的脫貧故事成了村裡的“傳奇”,也激發了村民致富的信心,村書記纔秀麗說,有外出打工的村民說,看到王振種葡萄的成績,也在考慮是否要回歸家鄉發展……

  你和我的家鄉

我是李海霞,我的家鄉在甘肅省鎮原縣新集鄉自然村李溝圈

女兒患病 丈夫欠外債

生活重擔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是你們,來自天津的幫扶組

讓我的生活有了希望

  白血病壓垮一個家

  天津幫扶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白嫩的皮膚、圓圓的小臉上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晶瑩透亮,6歲的李馨玥美得讓人羡慕。見到陌生人,李馨玥有些害羞,她靜靜地坐在媽媽身邊,偶爾打量一下對方。

茶幾上凌亂地擺著幾只用過的水彩筆,在媽媽和別人聊天時,李馨玥走到茶幾前將筆帽蓋在筆尖上,然後放回筆盒。她說,如果筆不放好,媽媽會生氣的。

這樣一個懂事的女孩,在扶貧組的幫助下和白血病堅強地抗爭了近3年。

 

甘肅省鎮原縣新集鄉?峴村下屬的自然村李溝圈位於黃土?深處,李馨玥的家就在馬路邊上。最近一段時間,李家非常熱鬧,有修房子的工程隊,有慰問團隊,還有幫扶組。

2017年,3歲半的李馨玥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李海霞並不知道白血病有多可怕,醫生告訴她,有些孩子花費上百萬元也很難治愈,有些孩子花幾十萬元就能治好,目前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是造血乾細胞移植,但要花費一大筆治療費,初期至少要20萬元。

家裡全部的積蓄只有幾千塊錢,連住院押金都不夠。李海霞四處借錢,從女兒患病以來,她前後欠下了17萬元的債務。李海霞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只能靠低保維持基本生活。

 

孩子父親的不著家讓生活雪上加霜。

李海霞和丈夫張順(化名)結婚後沒多久,張順就到陝西延安打工。2010年,李海霞的母親腳部受傷,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從那以後李海霞就沒有離開過家。李海霞告訴了張順孩子確診的消息,直到一個星期後張順纔回家,並帶回來2200元錢。2017年9月,張順說出去打工掙錢,直到2018年6月纔回家,只拿回來700元錢。沒過多久,張順又說外出打工掙錢,可這一走就沒回來。

然而,一個個催債電話打到了李海霞手機上:張順在外面借了錢,擔保人寫的是李海霞並留下了李海霞的電話,而張順的電話已經換號,債主找不到張順就直接打給李海霞。

2019年9月,李海霞到法院起訴張順,要求法院判兩人離婚,法院下達傳票後,張順依舊沒有現身。年底,張順突然聯系李海霞,詢問她離婚後家產怎麼分割,李海霞說家裡已經沒有什麼財產可以分割了。因為張順沒有出庭,法院暫時沒有判兩人離婚,李海霞想著今年再去起訴。

今年3月初,天津市靜海區脫貧攻堅幫扶組第一次來到李海霞家。幫扶組通過多方宣傳、募捐,短短一周就籌集善款2萬多元。同時,靜海區對接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組織血液病專家為李馨玥會診,確定治療方案。今年4月底,靜海區幫扶組回訪李家,又送來了2000餘元善款。在靜海區幫扶組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李馨玥的醫藥費報銷比例超過80%,平安保險再承擔5%的報銷比例。

按照會診方案治療一段時間後,李馨玥的病情基本穩定了,李海霞想著能盡快找一份工作,為女兒掙些醫藥費。

幫扶組得知李海霞的想法後,引導她參與兔子養殖,並安排專門的公司回收李家的農產品,減輕李家負擔。“幫扶組給了我和孩子很多幫助,讓我看到了希望,真心感謝他們。”李海霞說。

  你和我的家鄉

我叫交巴吉,我的家鄉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

曾經這裡是一個不知名的偏僻山村

現在,隨著你的到來,這裡變成了青海的小三亞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感謝你,來自天津的對口幫扶

  天津資金來了

  “青海小三亞”火了

黃河岸邊,與水為鄰,與山相望。獨具特色的藏式住宅、悠閑安逸的生活廣場、美不勝收的露天沙灘……德吉村,過去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一個不知名的偏僻山村,如今已華麗轉身成為黃南州文化旅游的一張新名片,被游客稱為青海的“小三亞”。德吉村的新變化也是天津市對口幫扶黃南州的一個縮影。

 

德吉村貌

德吉,藏語意為“幸福”。德吉村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昂拉鄉,地處黃河岸邊,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海拔1900多米。距離尖紮縣城15公裡左右,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過去,這裡大部分是“荒灘灘”,村民大多散居在淺腦山區,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只能靠天吃飯。

為實現脫貧摘帽目標,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問題。2016年9月,昂拉鄉河東實施易地搬遷項目,對縣內淺腦山區生存條件惡劣的7個鄉鎮30個村251戶農牧民946人在這裡進行集中安置,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26戶893人,共修建安置房251套。

“搬遷只是辦法,目的是致富,要致富必須有就業。”德吉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拉毛卓瑪說,2018年,當地政府正式打造這座旅游特色村莊。德吉村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拓寬就業渠道為目標,開始探索“關門是家、開門是店”的鄉村民宿經營模式。

上午9點多,交巴吉穿著整潔的藏式服裝,開始打掃院子裡的衛生,為周末的旅游接待做准備。走進交巴吉的民宿,四四方方的院落裡有優雅的木屋,木屋裡的木板床仿照藏式傳統的土炕而建,土炕連接著取暖用的藏式鐵爐,屋內處處洋溢著新生活的溫馨。今年“五一”期間,交巴吉的民宿平均每天收入約5000元。現在他們一家七口,年收入從過去不到1萬元增加到了4萬多元。

交巴吉告訴記者,這裡的藏族農牧民世代以耕地或放牧為生,每年長達兩個月的冬蟲夏草采挖曾是當地農牧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有時候運氣不好還會虧錢。目前德吉村共有30戶民宿,其中參與經營的60名村民通過了為期一個月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培訓,大大提高了德吉村鄉村旅游的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我們公司為村裡70多戶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讓他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拉毛卓瑪說。此外,當地政府為德吉村16戶貧困戶提供了景區安保、服務和觀光車駕駛員的工作,每人每月還有補助。

“德吉村的發展離不開天津的支持。”拉毛卓瑪說,德吉村能打造成一個旅游地,多虧了天津投入的1070萬元援建資金。除了硬件的幫扶,讓拉毛卓瑪最感慨的是,她每周都能在村裡見到天津的援青乾部。“村民們搬來後,天津援青乾部經常到這裡入戶走訪,關心村民日常生活,詢問農家院的經營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拉毛卓瑪說,當發現問題時,天津的援青乾部們會千方百計地幫大家想辦法,甚至家裡的電路壞了,他們也是自己動手給修。

“今年6月份以來,天津不少文旅企業和藝術家來到德吉村,與當地文旅企業家一起,對兩地的旅游項目開發、景區規劃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天津援青乾部、青海省黃南州文旅局副局長張莉告訴記者,在援青乾部的牽線搭橋下,天津的旅游企業和當地旅行社對接建立了聯系,後續通過不斷地溝通、交流與合作,幫扶德吉村打出更響亮的品牌,用文化和旅游帶動當地可持續性發展。

德吉村的新變化只是天津市對口幫扶黃南州的一個縮影,按照天津市與青海省合作協議安排,天津市濱海新區將與青海省黃南州形成對口支援合作關系,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黃南州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你和我的家鄉

  我是洛松新巴

住在西藏昌都卡若鎮達修天津新村

以前以放牧、種青稞為生,現在學會了開貨車

老母親常和我說,這樣的好日子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持續脫貧 讓我守住“穩穩的幸福”

“老母親常和我說,這樣的好日子以前做夢都不敢想。”談起現在的生活,41歲的村民洛松新巴充滿感慨。

沿著瀾滄江源頭順流而下約40公裡,就是卡若鎮達修天津新村。去年,這裡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7700.51元,但僅僅在5年以前,老百姓大部分還都住在附近山上,山上道路狹窄,生活用水供給也是季節性的,房屋基本都由木頭搭建,冬天漏風、夏天漏雨。洛松新巴家的情況也是如此,一家人住在周邊山上,兒子和女兒還在上學,老母親患有眼部疾病,妻子也患有重病,到昌都市區就醫路程遙遠,醫治困難且昂貴。一家人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洛松新巴在山上放?牛、種青稞,以及每年5、6月挖蟲草帶來的收入。

洛松新巴一家是達修天津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一家人已經是穩定脫貧戶。洛松新巴把記者帶到了自己家寬敞明亮的客廳中,高興地介紹道,現在自家房子已經變成了磚體結構,水廁取代了旱廁,居住舒適度有了很大提高。生活用水變為全天候供應,村裡還新建了污水處理站,村民可以隨時用上更放心的水。

多位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家住在山頂上,孩子要到山下上學,坐班車到區裡上學得花去四五個小時,孩子們有時一兩個月回不了家,現在新村裡建成了村級幼兒園,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過來學習。有了私家車的村民,接送孩子到市區上學的時間也大幅縮短。

以前,老百姓看病要到昌都市區的醫院,走幾十公裡路程,若是小病,則往往會找村裡的村醫,但村醫沒有處方權,很多藥物都沒辦法開。如今新村有了可以直接與醫院連線的遠程醫療室,很多疾病的診斷、治療變得容易了許多。由於新村落成後的相關惠民政策,洛松新巴母親的眼部疾病獲得了免費治療,妻子的病也靠著貧困戶享受的大病醫療保險,解決了燃眉之急。

以前,村民如果要買日用品,開車到昌都市區采購一個來回需要兩個多小時,至於新鮮蔬菜水果更是稀缺。洛松新巴表示,現在如果要買菜,大家都是直接到村裡采購,在村裡能夠吃上新鮮蔬菜,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僅僅“輸血”而不“造血”的話,再好的扶貧政策也難以發揮長久效力。為此,達修天津新村的乾部們下足了功夫。要做到可持續脫貧,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是關鍵。目前,達修天津新村全村共173戶622人,建檔立卡戶37戶139人。“從新村建成開始,我們就提供免費駕駛培訓,目前村子裡大貨車約有90輛,這些貨車的司機一年下來大概至少有3-5萬元收入。” 卡若鎮黨委書記羅桑群覺介紹道。

洛松新巴就是最早開始在村裡駕校學習開大貨車的人之一。他自2016年搬到新村以後就開始學開車,2017年拿了駕照,用拆遷補助款購置了一輛大貨車後,開始駕車運砂石等建材。去年,他購置了自己的小汽車,今年,又添置了一輛運混凝土的罐車。以前全家一年只有9000元左右收入,現在運貨掙錢,妻子也可以在附近打工賺一些錢。2019年,洛松新巴全家年收入有5萬多元,比之前翻了幾倍。

像洛松新巴一家這樣的人,達修天津新村還有很多。除了駕駛技術培訓,新村還為村民提供了免費學習建築施工、餐飲業技術的機會。洛松新巴現在還學會了抹工、鋼筋工、木匠、機工等多個工種的手藝,過一陣,他還想去學習焊鐵技術。洛松新巴閑暇時還會去新村的夜校學習漢語,近四年時間裡,他已經從幾乎不會漢語,進步到可以用漢語和身邊人做日常交流了。夜校、專業培訓班等等是達修天津新村一直在堅持推行的惠民政策。一位當地村乾部告訴記者:“教大家一些職業技能,是一種長效脫貧的好方法。”

在有了穩定收入後,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被村民重視。洛松新巴言談間驕傲地告訴記者,他的大兒子過去四年在江西南昌上了大學,今年剛畢業,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昌都市經開區的消防員,女兒則就讀於昌都市第四高中,今年高考後,她也將要上大學了。

幾年來,達修天津新村村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牧民群眾經濟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在多種促進就業、可持續脫貧手段的助力下,村民們正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地向幸福小康生活邁開步伐。

  (津雲新聞記者 陳慶璞 劉暢 勞韻霏 王曾 郭強 侯沐偉 攝影 劉欣 戴濤 蒲永河 吳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