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北方網評:把握好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網事津評 作者:侯波 編輯:李松達 2020-11-02 14:00:00

內容提要:『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克服了各種困難,如期完成了規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跨越,成就輝煌。

天津北方網訊:“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克服了各種困難,如期完成了規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跨越,成就輝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其中一項基本工作就是要在對目前中國全面發展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深入而具體地分析的基礎上,系統分析“十四五”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這是編制好規劃的重要基礎,也對落實好規劃和統籌安排好後續各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綜合“十三五”時期以來各方面的發展情況,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階段性特征,可以簡略地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工作壓力加大,面臨著在復雜形勢下准確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基本任務。“十四五”時期,整合力量,調動和盤活各種資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改善人民生活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切實推動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一面,依然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但是,與“十三五”時期不同,我們不僅繼續面臨著各種結構性、體制性的問題,還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穩定對社會造成的不確定性,尤其要面對世界經濟衰退、金融市場動蕩、貿易和投資萎縮、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等共性問題,面對政治打壓和國際往來受限等特殊困難。這就使得我們在參加國際合作與競爭,尋找新的增長點等方面,都面臨著日益嚴峻外部環境。2020年5月,黨中央提出要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基於把握國內外政治和經濟發展大勢所作出的重大判斷,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務必要遵循的基調。

第二,“十四五”時期城鎮化將衝擊60%-80%的“半山腰”,社會成員構成進一步發生變化,城鄉關系將出現新的歷史性特點,對城市發展和管理工作“軟件”水平的要求將會更高。到“十三五”時期的末期,我國農村居住人口已減少到5.5億左右,城鎮化率達到了60%上下,農村戶籍人口也減少到了6.3億左右;農業勞動者則歷史性地減少到了2億人以下,只佔到所有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這就意味著從“十三五”時期開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並將在“十四五”時期漸次衝擊城市化率70%、80%兩個更加具有標志性的階段,形成若乾個幾千萬人口的高水平“城市群”“城市帶”已是勢不可擋。因此,需要拿出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有力的制度和體制創新,也包括科學的政策投入。隨著農業勞動者數量的進一步減少,包括2.9億農民工在內的第二三產業藍領工人、白領員工和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的穩中有增,中等收入群體較大幅度的增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將會帶動“新階層”的發展。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就會發現,城鎮戶籍人口還只佔總人口的45%左右,也即與實際生活在城市的人口相比,還有5個百分點的差額。在改革開放進入第五個十年的時候,這種由歷史遺留的“准身份”因素所引發的現象顯然不可持續,需要在“十四五”時期通過城鎮化進程及相關改革措施來予以壓縮,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以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同時也可以適應擴大內需的要求。

第三,歷史遺留的“不平衡發展”問題依然存在,包括區域差距在內社會差距諸現象仍將存在,但會出現一些新的特征,需要積極予以應對。在“十四五”時期乃至今後很長一個發展時期,以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區差距為典型的“新”“老”發展差距依然會存在,並會出現新的形態或種類分型。比如,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國貧富差距中的主要成分是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行業差距等因素交織其中。這就使得我國的收入分配差距,雖然可控,但解決起來又非常棘手,需要通過長期、系統的對策組合來逐步解決。在這方面,“提低擴中限高”是一個被人們普遍看好的改革思路,但是需要變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所強調的“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有針對性的對策組合,需要在不太長的時間裡變為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得到的現實發展趨勢。

第四,在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建設達到新高度的情況下,面對新的“不平衡發展”的問題,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都會加大對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重視和投入。“十四五”時期,重點要面對的仍然是各種對資源的均衡性供給的需求,比如進一步通過對公立醫院、公立學校等事業單位的改革,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強烈願望,特別是在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摸索新的辦法等。在這方面,從實現各級各類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合理均衡發展等重大問題,到實現垃圾分類處理在城市真正落地這樣的“細枝末節”問題,都是對治理水平的考驗。

第五,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特別是以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斷取得突破,並成為又一輪產業變革與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這在極大提昇生產生活品質的同時,也使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更加具有不確定性的風險和挑戰,從而對“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的社會治理、科技創新、基礎研發、教育培訓等都提出了更加專業化、多元化、敏捷化的需求。現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都把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提昇國家競爭力和國家治理水平的主要抓手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並向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擴展,並且在包括5G開發在內的諸方面為我國制造障礙。在這些領域,要抓緊做好各項制度性和聯合攻關等機制性安排,監管機構應當以深厚的專業化知識作為治理基石提前布局,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隱私保護、算法黑箱、專業維權等方面的管理問題,推動相關方面治理多元化發展的現實需要。

第六,從21世紀初啟動的服務型政府建設進入“總結期”,政府職能轉變將進入新的階段。在改革開放,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基礎上,黨中央逐步明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基本職能;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又補充“環境保護”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其間,我國的公共服務和應急管理的水平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人民群眾在民生方面的獲得感顯著提昇。在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明確指出的“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思想為指導,使公共服務的水平和政府服務經濟發展的水平都能夠在已有基礎上有更大幅度提昇的。在這方面,要進一步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改善政務營商環境,特別是力爭使政府監管能力這個瓶頸環節的建設有明顯突破;做到切實下放、管規並重、有效服務,使市場、社會和網絡資源得到激發;要更加注重樹立服務民眾、服務社會的觀念,回應民眾關切,提昇服務的便捷度。現在,網絡的物理覆蓋已全面實現,但網絡的接受能力差異巨大,對網絡的“低接受”“零接受”群體不在少數,因此,在推進網絡服務方面,要解決網絡“弱勢群體”的實際需要,實現傳統和現代管理方式的有機融合。同時,要注意轉變政府職能過程與大部門體制改革、建設簡約高效地方管理體制等的有機整合,從而在機構編制改革、行政區劃改革等方面尋求新的進展。

總之,“十四五”時期,既要充分重視歷史遺留的“不平衡問題”的解決,又要在新產生的“不平衡發展”方面有新的招法。“十四五”規劃將向世界展示出一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能夠保證未來五年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中國社會發展共同行動綱領。

(作者單位:天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