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擴大內需助力形成新發展格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11-03 17:51:00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與之相應,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方式和路徑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自本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以質優價廉的生產要素尤其是人力資本要素嵌入全球價值鏈,利用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和技術形成我國巨大的制造能力和產能,為全世界提供產品。這一時期,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具有以下4個突出特點:市場上依靠西方發達國家,在激烈的經濟全球化競爭中容易遭受抵制而陷入產能過剩;形成技術與品牌的依賴,難以獲得帶有自主品牌和技術的高附加值,喪失發展自主性的可能性較高;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種成本上昇導致原有要素優勢難以持續,對自身逐步成長的市場容量培育相對不足;表現出以出口為主、主要在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的“客場經濟全球化”特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這種發展模式已被證明難以持續。我們需要將經濟全球化戰略昇級為以利用內需為主、在我國主場進行的經濟全球化戰略,培育、利用並開放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打造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新的競爭優勢,形成中國與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將形成新的特征:內需是新型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工具、資源與手段,擴大內需將成為戰略基點;利用內需拉動進口需求和外需增長,虹吸全球創新要素為我所用,發展創新經濟;以進口為主,經濟全球化更多在我國主場進行。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堅持利用我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促進進口,進行產業昇級、發展創新經濟?建議在以下5個方面著力。

把擴大內需的制度改革提昇到改革發展的重要位置上。擴大內需是新發展格局形成的起點和基礎,也是進行產業昇級、發展創新經濟的起點和基礎。擴大內需既要刺激生產性,推動提高生產率的制度改革,也要進行分配結構性改革。發達國家的社會實踐證明,形成中等收入群體佔據絕對地位的收入分配結構,是一種最有利於擴大內需的制度結構安排。因此,“十四五”時期應努力調整現有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長期戰略取向和政策選擇。

把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任務,置於改革政策設計的優先次序。實施主場經濟全球化戰略,一個充分必要條件是國內市場可以為全球資源和要素提供新的發展機會。未來國內強大市場或將成為我國參與或在一定程度上主導國際競爭的絕對優勢。目前,我國內需結構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內需中消費比重低、投資比例過大。2019年我國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而發達國家一般為70%?80%。二是我國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差距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三是市場體系結構嚴重不均衡,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發育充分、競爭激烈,但要素市場如土地、資本、高級人力資源等市場嚴重扭曲,給參與雙循環的企業造成較高交易成本,阻礙了通過內需發揮增長支橕效應。這是中國市場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十四五”期間應進一步堅持市場取向改革,通過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切實解決。

在新發展格局下,建設各類虹吸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平臺,開拓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途徑。在主場經濟全球化態勢下,我國龐大的內需將會為全球先進要素尤其是人力資本、技術資本和知識資本創造巨大的發展機會。只有內需強大的國家,纔真正具有大量的投資機會,纔可為資本和人纔創造具有安全性、增值性、流動性的發展機遇。因此,新發展格局下吸引外資固然重要,但是與開放內需、發展創新經濟的本質性要求相比,大力吸引各類技術和人纔,纔是促進創新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和重要措施。為此,可通過塑造世界性宜居城市,利用內需提供的市場和事業發展機遇,吸引全球人纔和技術;可以利用內需優勢發展對全球供應商的外包,在國際外包中更好地利用全球智力資源;可以依托內需走出去,參股聯合或並購外國企業,吸收其所在國的知識、技術和人纔,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服務。

以進口政策引導產業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設現代產業鏈和產業鏈集群。過去,在外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格局下,國內產業鏈的基礎相對脆弱。代工企業在穩定的利潤引誘下,沒有或缺乏技術昇級和自創品牌動機,往往只願意或只可能做國外研發設計好的訂單,進行簡單加工制造出口,無法形成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現代產業基礎和產業鏈。因此,在基於內需的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的進口政策要利用好龐大的內需,激勵企業和地方政府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鏈,用進口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產業鏈。如對電子機械化工產業等進行大規模信息化改造,既可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消耗、保證安全生產,又可為信息化提供巨大的需求支持。

加強進口品在國內產業之間的循環,努力構建國內價值鏈,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過去在客場經濟全球化格局下,中國產業鏈過於依賴出口循環,過於強調嵌入全球價值鏈低端進行國際代工。這是形成巨大低端產能,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產品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轉向主場經濟全球化後,可充分利用進口品,促進中國企業立足於國內市場構建自己為鏈主的國內價值鏈,掌控價值鏈兩端的技術和市場,形成有利於國內市場循環的治理規則。

   原標題:以擴大內需助力形成新發展格局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