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何忠國 編輯:付勇鈞 2020-11-04 12:18:44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目標,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橕。這是我們黨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第一次將創新引領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並進行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世界發展大勢的准確把握,對我國發展環境的科學研判。黨中央對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安排就是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橕引領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目標,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橕。這是我們黨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第一次將創新引領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並進行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世界發展大勢的准確把握,對我國發展環境的科學研判。黨中央對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安排就是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橕引領作用。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同時也在深刻改變著世界格局。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支橕作用越來越凸顯,能否做到科技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關系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科技整體水平有了大幅提昇,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昇。

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與一些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科技創新不足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短板,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部分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賴進口的局面一時還難以改變。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抬頭、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短板效應』。西方反華勢力對我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打壓,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技術封鎖,進一步突顯了破解『卡脖子』技術問題的迫切性。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沒有科技自立自強,掌握不了關鍵核心技術,國家發展就沒有未來,民族復興就會落空。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必須把原始創新能力提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我們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必須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形成源源不斷的原始創新科技源頭。要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基礎研究的氛圍,創造基礎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態,讓廣大科研工作者熱愛基礎研究、潛心做研究。要不斷增加投入渠道,擴大資金來源,形成持續穩定投入機制。重視理論創新對應用學科的推動作用,通過重大科技問題促進基礎研究,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我國人纔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完善,頂尖人纔和團隊比較缺乏,必須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激發人纔創新創造活力。改革完善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要求的科技管理體制,加快推進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科研評價機制,給予創新領軍人纔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形成合力,實現科技創新政策與經濟、產業政策的統籌銜接,推動形成社會鼓勵創新、包容創新的機制和環境。

科技自立自強與我們一直強調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一脈相承的,我們要堅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持續提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我們不會關起門來自己搞創新,要深刻把握國際科技合作的大趨勢,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學習借鑒更多的國際先進經驗,在開放合作中提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國科技成果。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上昇的外部環境,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強建成科技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切實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戰略支橕。

   原標題: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