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20-11-07 13:05:15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凸顯出綠色轉型的領域范圍更廣、轉型程度更深、時間要求更緊,涉及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及產業、能源、運輸、生活各個領域,需要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和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協同發力,在重點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凸顯出綠色轉型的領域范圍更廣、轉型程度更深、時間要求更緊,涉及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及產業、能源、運輸、生活各個領域,需要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和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協同發力,在重點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促進全面綠色轉型,重點方向有哪些

發展綠色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基石。應動態更新行業落後產能淘汰標准,繼續提高重點區域標准要求,全面完成落後產能淘汰。在保障國家需求前提下,深入推進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過剩產能壓減,加快實施傳統行業技術設備更新昇級和綠色化改造;實施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昇級改造,整合取消一批不達標工業園區,倒逼產業體系向高端智能發展,產業鏈向後端延伸。

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內在動力。要建立節能就是“第一能源”理念,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昇級,新增能源消費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滿足;大幅提高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能效水平,優化工業用能系統,發展綠色建築,加快交通系統高效運行。

 

福建省周寧縣浦源鎮傳統村落浦源村 新華社發

綠色清潔運輸體系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抓手。以提昇鐵路貨運、降低柴油貨車運輸強度為重點,加快構建綠色清潔運輸體系;以集疏港、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為關鍵環節,大幅提昇貨物運輸清潔化、高效化水平;逐步淘汰國四及以下排放標准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提高新能源汽車銷售、使用比例。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綠色消費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擴大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規范和統一綠色產品認證體系,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和范圍,引導公眾積極選購綠色產品,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構建企業和社會綠色供應鏈。同時,積極倡導綠色生活,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加快推進綠色出行和垃圾分類處置,嚴格限制塑料銷售和使用,形成全社會推進綠色轉型的強大合力。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種全新的現代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推動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革,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一項為“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其核心要義就是讓人民在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中享受極大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讓自然生態在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下更加寧靜、和諧、美麗,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家。

“十四五”時期,中央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階段目標。這是在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鞏固治理成果的關鍵時期,應使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全面綠色轉型,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

推進綠色發展機制建設,就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各項生態環境治理任務,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改善大氣環境,繼續加強細顆粒物污染防治,加快補齊臭氧污染治理短板,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帶動多污染物、多污染源協同控制;穩步提昇水生態環境,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協同推進地表水與地下水、岸上和水裡、陸域與海域保護與治理;加強土壤和地下水風險管控,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環境治理。

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全面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管理,強化生物安全風險管控;完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加強對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的監管,完善生態破壞問題責任追究機制。

資源高效利用是提昇綠色發展水平的有效路徑。要加強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提高重點行業、領域、產品資源產出率;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加快高耗水行業和工業集聚區節水和循環利用改造,協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和節水灌溉,提昇缺水城市非常規水利用;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動低效、零散用地整合和再開發利用;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打造一批資源再生及循環經濟綠色示范區。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