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征新要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12-04 17:18:03

內容提要: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要看到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然、生產力進步必然,增強解決矛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要看到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然、生產力進步必然,增強解決矛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需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昇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深刻認識把握新發展階段,就要深刻認識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統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提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斷提高。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表現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要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無論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是破解“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抑或是跨過“進一步發展繞不開的坎”,都需要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迎難而上、奮勇前進。

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關鍵在於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的原因所在。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現象,制約了整體發展水平提昇;發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發展任務仍然很重。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既要看到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然、生產力進步必然,也要看到這些矛盾已經構成制約我國發展的突出短板,必須增強解決矛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當前,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規律表明,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只有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纔能順利完成工業化、實現現代化。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需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昇。只有大力提高發展質量,纔能解決好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十三五”時期,我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中國經濟注入澎湃動能;堅持統籌協調,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聯動性;持續構建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一步破解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踐充分證明,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就能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大海中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聚焦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既要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也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錨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增強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行動自覺,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我們定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原標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征新要求(人民觀點) ——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