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12-08 15:32:12

內容提要: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其中,10月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信心和底氣,源於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信心和底氣,還源於長期以來我國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豐富人力資源、完整產業體系、強大科技實力,以及我國擁有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其中,10月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蘇,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注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橕。

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回旋空間來抵御風險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外部衝擊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碰頭等多重影響。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盡管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復雜變化,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面對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顯示了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實踐證明,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勝各種風險考驗。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

信心和底氣,源於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是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之所以能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究其根本,就在於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能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黨的堅強領導,不僅能著眼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而且能根據經濟運行中的問題進行靈活、適時的逆周期調節,確保經濟不出現大的顛簸。有了“主心骨”,就能把億萬人民凝聚起來,激發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礡力量,進而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國經濟抵御風險挑戰、贏得長遠未來的關鍵所在。

信心和底氣,還源於長期以來我國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豐富人力資源、完整產業體系、強大科技實力,以及我國擁有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這是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和抵御外部風險的根本依托。分析經濟形勢,既要看“點”,更要看“面”;既要看“形”,更要看“勢”。從“面”而言,我國經濟家底豐厚。經過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我國經濟的規模性、生產制造品類的齊全性,使外生衝擊難以動搖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從“勢”來看,我國仍處在成長上昇期,發展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如今,我國正處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進程中,擁有14億多人的消費市場,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需求將會是全面的、巨大的、持久的。如此大的消費潛力和創新創業潛能,將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回顧歷史,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經風歷雨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起來的。進入新發展階段,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開拓進取,中國經濟將始終充滿活力,奔湧向前。

   原標題: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觀點)——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④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