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4260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1-01-22 13:14:38

內容提要:記者近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文物考古成果豐碩,共有4260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

記者近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文物考古成果豐碩,共有4260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

其中,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持續實施,重大成果定期發布,河南二裡頭、陝西石?等一批重要遺址實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海昏侯墓、江口沈銀、致遠艦等考古發現備受關注,“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以及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取得明顯進展。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狀況得到改善。國務院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505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萬餘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萬餘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達135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87個,中國傳統村落達6819個。大型線性遺產得到系統性保護,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文化遺產廊道建設紮實推進,《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編制出臺。積極推動工業遺產保護,重點支持中東鐵路建築群、山東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群、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等一大批重要工業遺產保護展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與保護管理穩步推進,左江花山岩畫、“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項,與意大利並列世界第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監測體系不斷完善,大運河保護管理榮獲國際優秀案例。

可移動文物保護狀況也得到好轉。建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庫,推進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標准化建設,組織編制博物館文物預防保護裝備、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檢測、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列標准。館藏文物保存環境不斷改善,完成6.2萬件/套館藏珍貴保護修復工作;針對100餘家博物館開展預防性保護,博物館庫房和櫃架囊匣等保存條件得到改善,一些瀕危的珍貴文物受損趨勢得到緩解,有效降低了腐蝕損失速率。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4260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