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記憶中的抗美援朝精神——評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1-01-28 11:05:05

內容提要: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播出後,收獲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

作者:郭志剛(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播出後,收獲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

該片准確反映抗美援朝出兵的正義性和必要性以及出兵決策之難。這一『跨』,意味著要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兵戎相見;這一『跨』,意味著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剛剛確定的全黨中心任務要作出改變;這一『跨』,意味著必須統籌國內經濟建設、社會穩定與朝鮮戰場兩個大局,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是在國家安全底線、紅線受到嚴重挑戰情況下的正義之舉,是援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國侵略的需要,也是保家衛國的需要。這是中國共產黨對帝國主義侵略威脅的鮮明態度。這一歷史性決策宣告天下:國門洞開、任由侵略者鐵蹄踐踏祖國大好河山的時代徹底結束!

《跨過鴨綠江》全景式、史詩般地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奇跡。該劇創作者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重大決策、重要戰役戰斗、重要歷史人物均於史有據。該劇用40集的篇幅,以紀實風格再現了出兵決策、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後連續進行的五次運動戰戰役和進入陣地戰階段後的重要戰役及反『絞殺戰』、反『細菌戰』斗爭,直至1953年7月27日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的全過程,重點呈現了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堅守飛虎山、挺進三所裡、血戰龍源裡、鏖戰長津湖、鐵原阻擊戰、上甘嶺戰役等經典戰例;熱情謳歌了志願軍廣大官兵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和保衛和平,不畏強敵、不怕困難、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對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著名英雄壯舉作了突出呈現,傳遞著『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既展現激烈的戰斗場面,又展現國際外交舞臺上、停戰談判桌上的脣槍舌劍,以及軍事斗爭與政治外交斗爭、談判斗爭間的密切配合。既聚焦朝鮮前線又觀照國內,展現了翻身得解放的人民群眾轟轟烈烈地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全力支援朝鮮前線的生動感人情景和嶄新的精神風貌。還反映了中朝兩國人民間的友好情誼和朝鮮人民對志願軍作戰的大力支援。總之,該劇全過程、多側面、立體地呈現了戰爭史詩,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重磅之作。

《跨過鴨綠江》也恰當地把握和處理了一些敏感問題。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爭,中、美、蘇、英、法等世界主要大國都被卷入其中,涉及很復雜的國際關系。由於現實與歷史因素還經常糾纏在一起,又增加了其敏感性和復雜性。該劇在這方面是成功的,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再現了歷史真實。從出兵決策階段到志願軍參戰後的運動戰、陣地戰階段,中國與蘇聯、朝鮮間的互動協調與支援配合,中國與美國間圍繞贏得戰場勝利進行的軍事、政治、外交斗爭,該劇都有客觀、穩妥而恰當的呈現,很好地詮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復雜性、尖銳性和曲折性。

《跨過鴨綠江》創作團隊抱著敬畏歷史、忠實歷史的嚴謹科學態度,在抗美援朝精神激勵下全力投入到創作之中,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由於受篇幅和容量所限,有些內容只能一筆帶過或以旁白形式予以交待;由於受疫情和攝制時間短暫等不利因素影響,有的地方處理得不夠精致,留下了些許遺憾。但作為我國第一部全景式、史詩般再現抗美援朝戰爭的《跨過鴨綠江》,以其宏大視野、恢宏氣勢、史詩風格,立起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新標杆,一定能夠讓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進一步走進全國人民心田,進一步強化民族記憶,激發民族自信,創造民族新的榮光。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28日 12版)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