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市場主體數量逆勢大幅增加說明了什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編輯:付勇鈞 2021-01-31 10:14:55

內容提要:面對疫情衝擊等不利因素,我國市場主體逆勢大幅增加並保持較高活躍度。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500萬戶左右。上億市場主體的強大韌性和活力,為我國穩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發揮了基礎支橕作用。

減稅降費、政務服務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發揮出巨大政策紅利,我國市場主體逆勢大幅增加並保持較高活躍度,為我國穩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發揮了基礎支橕作用。2021年我國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仍將保持一定力度,持續推進減稅降費,科學精准助力市場主體,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面對疫情衝擊等不利因素,我國市場主體逆勢大幅增加並保持較高活躍度。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500萬戶左右。上億市場主體的強大韌性和活力,為我國穩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發揮了基礎支橕作用。

“逆勢大增”的背後,是我國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減稅降費、政務服務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發揮出巨大政策紅利。

穩定預期促進發展

市場主體增長快,經濟發展纔有支橕;市場主體有活力,經濟發展纔有生機。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與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共同促進經濟發展,顯著標志就是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加。統計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減稅降費、商事制度等改革,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年均淨增市場主體1247.7萬戶,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84名上昇到31名。

過去一年,優化營商環境有效增強市場活力、穩定社會預期。1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為優化營商環境頒行的第一部專門行政法規;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明確持續提昇投資建設便利度等措施;12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發布,清單共列入事項123項,比2019年版清單減少8項。

目前,各類行政審批大幅壓縮,中央層面核准的企業投資項目壓減90%,非行政許可審批退出歷史舞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目標,開辦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新設企業同比增長,表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國復工復產這麼快,和企業市場主體活力得到充分發揮是分不開的,通過監管便利化、提供優質服務,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方面,改善了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以納稅便利化改革為例,“十三五”期間,稅務系統先後推出120條便利措施,審批事項由87項減少到6項,取消61個稅務證明事項,稅收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目前,實現了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務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商事登記、納稅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強有力促進市場主體設立、成長,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國市場准入門檻不斷放寬,公平公正監管不斷完善,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提高,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正在加快形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研究員馬曉白表示。

紓困解難激發活力

河南省長葛市佛耳湖鎮尚莊村是傳統的蜂產品專業村,有數家規模較大的蜂產品企業。去年以來,村民們紛紛開設網店,一直忙得熱火朝天。

退稅資金早一天到賬,企業就少一分壓力。疫情發生以來,當地“非接觸式”出口退免稅業務提速辦理,平均時限縮短40%,累計為蜂產品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2300萬元。

“我們利用16萬元出口退稅,打造了自己的直播間,還聘用了3名網絡主播專攻海外市場。”長葛市蜂澤蜂業負責人李保田說。

為應對疫情衝擊,各地各部門圍繞市場主體出政策、解難題,出臺涉及減稅降費、融資等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在財政政策方面,強化減稅降費階段性政策,重點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企業稅費負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創造性設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動資金快速精准投放到終端,為基層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提供有力支橕。

在貨幣政策方面,設立3000億元抗疫保供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復工復產再貸款再貼現,增加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同時,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

“2020年,我國經濟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策扶持因素。在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之時,財政、貨幣政策對市場主體大力扶持,創造良好營商環境,起到積極支橕作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說。

在新設市場主體中,辦理了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並且到稅務部門辦理過涉稅事項的涉稅市場主體尤受關注。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共5745萬戶,年均超千萬戶。在富有韌性的中國經濟環境中,涉稅市場主體活力十足,呈現出新辦多、結構優、力量強的特點。

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成為市場主體的“主力軍”。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新辦民營涉稅市場主體5600萬戶,佔比超九成,且佔比逐年遞增。“民營經濟是就業的主渠道,市場主體的大幅增加在穩就業、保就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李旭紅說。

在新增市場主體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新動能保持高速增長。比如,2020年,網上商品零售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2019年增長14.8%。與此同時,傳統零售業加速轉型昇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

“我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持續快速增長,這與我國先後出臺一系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最大程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密不可分。”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饒立新說。

深化改革釋放潛力

1月26日起,企業和群眾可以登錄中國政府網或下載國務院客戶端,進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專欄,反映涉企亂收費的問題。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復蘇、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馬曉白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要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條例》實施取得積極成效,企業對減稅降費、政務服務便利化等滿意度較高。評估也發現企業對招投標、中介服務、融資等方面問題反映較多。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

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正在緊鑼密鼓地部署和落實:推廣“一業一證”“一企一證”“證照聯辦”等創新舉措,催生更多新市場主體;推進政府項目招投標市場化改革,規范中介服務,加大信貸中增加企業融資成本“潛規則”的查處力度;在全國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檢查,嚴肅查處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征收標准、亂攤派等問題……

專家認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堅持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白景明表示,在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一些短板仍需補足的情況下,2021年我國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仍將保持一定力度,持續推進減稅降費,科學精准助力市場主體,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進無止境,要持續探索政策體系的創新突破。下一步,應繼續銳意改革,優化促進創新的體制環境,加強產權保護,提昇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消除隱性壁壘。同時,推進減稅降費、資金扶持等惠企惠民政策的速准直達,充分釋放內需的巨大潛力。”馬曉白說。

   原標題:市場主體數量逆勢大增說明了什麼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