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1-02-06 12:44:14

內容提要: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第一步要邁准邁穩,邁出新氣象,邁出新成效。新的起點新的奮斗。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等八項重點任務。面對這些硬任務,我們應該怎麼辦怎麼乾?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各領域的權威專家。

2021年,我國經濟持續復蘇、形勢向好,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如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一大考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說:“我們要更多關注結構問題。比如要促進行業之間更平衡地恢復,要促進一些重點人群就業。比如中小企業,隨著政策的調整,階段性退出,怎麼讓它們保持更有活力的經營,這些都是結構上要發力的。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宏觀政策在這一輪經濟復蘇過程中的調整,要把握好節奏,特別強調要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的同時,強調可持續性。”

2020年,我國宏觀政策既有應急性紓困舉措,也有管長遠的制度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額達到8.39萬億元,佔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及時出臺了大力度減稅、減免緩社保繳費等一攬子政策,保市場主體、保就業民生,穩住了經濟社會運行的基本盤。專家認為,2021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央不僅要在資金上繼續向基層傾斜,還要在資金使用機制上不斷創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委員、副院長白景明說:“落實好‘六穩’‘六保’,就是要解決基層財政困難問題。轉移支付規模放大的時候,要保證這些錢確實落到了基層。2020年創新搞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時間上快、落點准。2021年,這項改革確實有必要擴大,也有條件擴大,這樣財政政策會更精准。” 

有限的資金要用在刀刃上。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在長期從事宏觀經濟、金融領域研究的專家黃益平看來,這意味著,金融業自身也會加快改革、創新的步伐。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說:“轉向創新驅動型的經濟增長,需要進一步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市場結構要改變,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同時,讓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在改革創新上有新突破。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放在首位。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說:“針對目前面臨的一些難題,一些‘卡脖子’問題。這些力量國家可以動員起來,包括有很強創新能力的企業,研究型大學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等。五中全會特別提出要鼓勵企業在基礎研究投入,構建中小企業和創新平臺共生的創新生態環境,鼓勵高校研究機構跟企業之間合作,保證知識能夠源源不斷地流到企業當中去,創新構建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夯實基礎,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纔能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基礎設施網絡和物流體系發達,國內市場廣闊有潛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韌性,但也存在不穩、不強、不安全等隱患。下一步如何破解?長年關注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專家張宇賢,提出固、補、優、強這四個關鍵字。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張宇賢說:“鞏固已有的優勢產業鏈供應鏈;補齊短板和弱項,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裡面的一些‘卡脖子’的問題;優化提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的雙向融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科技創新力、生態控制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橕,我國擁有14億人口和1.3億多戶市場主體,具有強大的內需潛力和供給能力。消費需求持續提質、轉型,消費領域不斷湧現新趨勢、新特征,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進一步暢通內循環,釋放消費潛力,在流通領域還存在諸多堵點和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說:“現代流通體系要求產需能夠相互連接,銜接非常順暢,同時又能夠高效流通。更加需要在制度規則方面、城鄉協調發展方面、內外貿聯通方面集中發力,來構建統一公平競爭有序,高效銜接通暢的國內大市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當前不僅要打通堵點,補齊短板,還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目前,我國正在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計劃2021年再新建60萬個5G基站,在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深度覆蓋的基礎上,加速向有條件的縣鎮延伸,實現更廣范圍、更多層次的5G網絡覆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說:“我國的網絡建設現在本著適度超前的原則,超前先把高速公路鋪好,不要讓車等路。面向當前對產業化的要求,集成電路,一些薄弱環節,加強進一步投資。”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會議明確提出,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作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時建中正在研究《反壟斷法》修訂的相關建議。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在支持平臺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壟斷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目前,《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正在制定中,對促進平臺經濟規范有序、創新健康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說:“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消除法治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充分現象,要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重點,是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突出特征。這次會議上,種子和耕地問題得到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小麥、水稻兩大口糧品種單產水平較高,小麥單產比國際平均水平高30%,水稻單產是國際平均水平的1.7倍。但玉米、大豆的單產水平只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分之二,與國外比差距較大。專家認為,這些重要農產品都需加快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說:“發達國家糧食單產貢獻率60%靠品種,我們現在只有大概45%,水稻、小麥50%以上,還有很大空間要努力。這次黨中央為什麼強調要打種業翻身仗?我認為我們一些原創技術,特別是在基礎研究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種子和耕地,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大城市住房問題則事關百姓福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八項重點任務當中,首次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強調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定位,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

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說:“當前住房保障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從事城市公共服務群體的住房困難,迫切需要在公租房和市場租賃房之間提供一種中間產品,政策性租賃住房,保證租金水平低於市場租賃價格。地方政府要在土地供應上,把租賃用地納入到城市發展規劃和年度供地計劃,指標應該單列,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吸引更多企業來參與租賃住房的建設與運營。”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也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專家認為,這一方案將會牽住降碳這個源頭治理的“牛鼻子”,來統籌推動和打造經濟、能源、環境協同治理的新發展格局。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說:“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昇級,通過發展數字經濟,高新科技產業,取代高耗能產業的產能的擴張,使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單位GDP產出碳的強度就會不斷下降。”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的要求,我國將從今年開始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用市場機制為企業技術昇級按下“加速鍵”。我國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意味著,我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勢在必行,這也將會更好地實現減污降碳的協同效應。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說:“‘十四五’期間,一方面發展新能源;另一個方面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未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呈現持續、快速增加的趨勢,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又是促進國內環境質量的根本性的改善。”

專家們介紹,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壓力可能相對較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總的來說,就是要增強懮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就是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纔能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步。

   原標題:焦點訪談: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步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