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牛·天津牛】非遺傳承人魏國秋:用一顆匠心讓中華文化翱翔於天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王敬怡 攝影姜曉龍 海報陳楚 編輯:劉穎 2021-02-15 11:19:00

內容提要:如今,不少游客走進風箏魏專賣店,會被店裡上百種琳琅滿目的風箏款式而震驚,還會被精品風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做工而折服。

  天津北方網訊:春天萬物復蘇,也是一個經常會有風的季節,隨著天氣逐漸回暖,陽光與和風,已經向大家高調地宣布:春天的腳步已經臨近。“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童年玩的那些游戲,延續到今天仍長盛不衰的,恐怕當屬放風箏了。“看似簡單的小小風箏,從選材、制作到翱翔天空,凝結的是一代代風箏師傅們的智慧和心血。”今年60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風箏魏”第四代傳人魏國秋,做了半輩子風箏,有感而發。

  如今,不少游客走進風箏魏專賣店,會被店裡上百種琳琅滿目的風箏款式而震驚,還會被精品風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做工而折服。“風箏骨架的軋制要求橫平豎直,就好比做人,持身中正纔能走得長遠。”魏國秋回憶道,在他兒時,爺爺魏慎行常常給他買小人兒書看,“我就愛照著小人兒書畫,我爺爺看過之後感覺我畫得不錯,就開始教我制作風箏。”起初,魏國秋覺著做一個小風箏沒什麼了不起,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並沒按老人教的要領做,“風箏挺漂亮,可就是飛不起來。於是回去請教家人,知道了風箏中其實還有很多道理。”風箏需要左右對稱,所以一根竹條往往要從中間劃開一分為二,稍微偏了一點兒,便不能平穩放飛,魏國秋至今仍然記得自己做成的第一個風箏,“那是一個瓦片風箏,方塊形狀的,沒有平衡穗。”風箏的尾巴是平衡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沒有平衡穗還能夠平穩放飛需要相當深厚的技術。

  為了讓風箏飛得更高,兒時的魏國秋常常會爬上屋頂,風箏飛得遠,既要看風箏線夠不夠長和結實,還要學會看風使舵、收放自如的操作,“小孩子都愛惡作劇,那時候我總是故意和別的孩子的風箏打仗,看誰能將對方的尾巴扯掉或乾脆讓他們的風箏倒栽蔥似地栽下來。”等到對方家長前來“興師問罪”,魏國秋便再把自己做的風箏賠給人家,這是少年魏國秋最開心的時刻。

  紮紮實實乾活,問心無愧做人,這是一代代“風箏魏”通過言傳身教,傳承下來的信條,“風箏的技藝,一直傳承到上世紀60年代我父親那會兒,我和父親都在工藝美術廠的風箏車間工作過。”談及自己做風箏的生涯,魏國秋滔滔不絕,他強調做風箏需要耐得了寂寞,上世紀80年代魏國秋又拿起畫筆畫風箏。

  風箏的制作包括紮,糊,繪,放。魏國秋紮的風箏可以拆展折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折疊後可放在一個小信封裡,便於收藏和攜帶。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體式、串式和袖珍式風箏近200餘種,骨架制作采用打眼扣榫結構,不見一針一線。在著色上富於民族特色,並吸收了古建築彩繪上使用的退暈法以及冷暖對比色調,使之更加適合高空放飛。過去風箏多是平面的,在魏國秋的受眾,風箏變成了3D形式,使其更加完美、逼真,“現在放風箏的人少啦!大部分都用做室內裝飾,這樣的風箏即傳統又現代,單拿出來也是一件藝術品。” 

  魏國秋的父親曾經告訴過他,“老祖宗留下的祖業,我們必須把它傳承下來,不能在咱們這代失傳以後就靠你了,把咱們魏家的東西傳承下去。”如今,他的的確確做到了,2008年風箏魏傳統制作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魏國秋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

  “我們在北京一年一度的展覽會上,每年帶過去多少風箏就被搶購完多少,還會下補單追著要。”通過網絡宣傳,國內外的風箏迷都慕名找來,有買走風箏收藏的,有放在婚房裝飾房間的,有拿去送禮的,各路朋友絡繹不絕……每每有機會向外國友人宣傳中國文化時,魏國秋心裡都特別自豪,“1998年,我們受邀到北京慕田峪長城腳下和法航聯歡,我拿起三米大鷹的風箏開始放飛,風箏越飛越高,突然間,四下裡竟飛來一些鳥,都圍著‘鷹’ 轉。在場的人們都震驚了,法航老板立即說,這個風箏我要了。當時特別有面子,給咱們中國人爭臉!”當時,風箏賣出了3萬元的“天價”,而這遠遠不是魏國秋賣出價格最高的風箏,他拿出一張“百年朝鳳”真絲絹風箏作品照片,“這是一個博物館定做的,價值20萬元,我親自手工做了一個半月。”他制作的最大的風箏是一條1000米的“千米巨龍”,“這個風箏是我當年為了北京申奧成功特別創作的,如今也已經被博物館收藏了。”

  為了迎接牛年的到來,屬牛的魏國秋還專門制作了以牛年為主題的風箏作品“牧童騎牛”,在小小的工作室內,“任爾斗轉星移,我自巋然不動”,魏國秋滿懷著對風箏的熱忱,埋頭苦乾,沈心靜氣,“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向往傳統藝術,只要喜歡並努力去做,我會把技藝毫無保存地傳授。”魏國秋說,文化傳承者的工匠精神體現在一絲不苟的態度,精益求精的執著,“用一顆匠心呵護著國家瑰寶,使得中華文化遺產得以傳承。”(津雲新聞記者 王敬怡 攝影 姜曉龍 海報設計 陳楚)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