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轉發關於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春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三版)》的通知。

最新方案對春季學期提出了這些要求:
1、高等學校
● 學校要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 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審批管理,非必要不組織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
● 鼓勵校(樓)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等自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工作期間應當佩戴口罩,如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上報並及時就診,不得帶病工作。
● 師生應遵守學校校門管理規定,盡量減少出校。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便捷的進出校門管理機制。
● 符合接種要求的師生依法依規、知情同意、自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2、中小學校
● 符合接種要求的教職員工依法依規、知情同意、自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 全面把控所有進出校園通道,實行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做到專人負責、區域劃分合理、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
● 堅持入校登記制度,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准進校,師生員工進校門需核驗身份並監測體溫。
● 學校合理管控人員密度,盡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在校期間引導學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隨身備用口罩。
● 加強寄宿管理。正常教學期間原則上不得出校;如必須出校,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規劃出行路線和出行方式,並告知學生家長。
3、托幼機構
● 家長接送幼兒不入園,園門口設置1米線隔離帶並配備疏導工作人員。
● 嚴格落實幼兒早、中、晚“一日三報告”制度和點名制度,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幼兒需及時追訪、登記和上報。在園晨午晚檢時,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
● 門衛室設置快遞專用區域,進行外包裝消毒,快遞人員不入園。
● 教師要相對固定,減少在不同單元群體之間流動重疊,盡量不舉辦聚集性活動。
● 幼兒在園期間不建議戴口罩。符合接種要求的教職員工依法依規、知情同意、自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市衛生健康委 市教委轉發關於
印發高等學校 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春季學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三版)的通知
為全面做好春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將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春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三版)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1〕102號)轉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同時,為進一步規范疫情防控措施,結合我市疫情防控進展和防控需求,現提出如下要求,請一並抓好貫徹落實。
一、高度重視,堅持不懈做好防控工作
各區各單位要科學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積極構建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努力減少疫情引發的不利影響,促進教育工作安全有序開展。各學校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強化疫情防控“五有”要求,抓實抓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關注各類學校及托幼機構的基礎上,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等政策宣傳,確保防控措施落實“無死角”。同時,持續秉承多病共防理念,做好其他春季常見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科學規范,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各區各單位要落實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春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三版),嚴格人員健康管理、環境衛生管理、出入登記管理、聚集性活動管理等重點措施,實現常態防控、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工作閉環。各學校要梳理現行政策與技術方案差異,特別是個人防護、人員流動等方面政策,要及時動態調整。要把握當前疫情平穩時機,建立固化協作機制,強化疫情應對准備,重點落實屬地醫療衛生力量指導支持,隔離留觀、轉運管控安排准備等工作,確保疫情處置迅速有效開展。
三、加大督導,及時查找整改漏洞短板
各區各單位要統籌組織開展常態化檢查,將疫情防控納入日常督導或監督檢查內容,疾控機構要配合做好相關標准和規范操作的技術指導。同時,在確保督導檢查效果和各項防控措施到位的基礎上,要減輕學校等基層單位負擔,檢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學校防控規定。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將結合實際,開展不定期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將適時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