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十大建築』見證奇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編輯:劉穎 2021-03-16 11:13:31

內容提要:建築是歷史的年鑒。建成於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築』,在中國人民心中擁有極高地位。在長期遭受西方國家嚴密封鎖和遏制的背景下,『十大建築』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成竣工,成為中外建築史上的奇跡。

  建築是歷史的年鑒。建成於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築”,在中國人民心中擁有極高地位。在長期遭受西方國家嚴密封鎖和遏制的背景下,“十大建築”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成竣工,成為中外建築史上的奇跡。

原北京市規劃管理局設計院總建築師張鎛為周恩來總理講解人民大會堂方案。

  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待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的建築事業開啟了一個新時代。1956年,我國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工農業生產形勢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建設首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如何讓城市為群眾服務等一系列問題擺在城市管理者的面前。

  1958年8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北京興建一批公共建築為國慶獻禮。經過反復篩選研究,最終確定修建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全國農業展覽館、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北京火車站、工人體育場,並要求在1959年國慶節時投入使用。

  在這個名單裡,既有大會堂、國賓館、民族飯店等服務於國家政治生活、國際交往的需要,又有農展館、火車站、體育場等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考量的安排。這“十大建築”承載著當時全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也寄托著共和國昂首走向世界的雄心壯志。

  那時候的新中國剛剛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還沒有建造過10層以上的樓房,機械制造技術和能力也非常有限,要完全不依靠任何外國專家的設計和施工力量,在不到400天的時間裡建造10座大型建築,其艱巨程度難以想象。與同時期世界其他著名建築相比,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於1947年動工,1952年落成,耗時6年;日內瓦萬國宮於1931年開工,1937年竣工,耗時7年;比“十大建築”晚一年開工的悉尼歌劇院,也花了十幾年時間纔完成建設。

  然而,“十大建築”的總面積超過67萬平方米,從規劃設計、房屋拆遷,到地質勘探、備料施工,再到裝修裝飾、落成試用,一共用了不到1年時間。特別是人民大會堂,其面積之大、功能之多、設備之眾均突破了當時的記錄。如今,無論從質量還是審美的角度,“十大建築”都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成為共和國發展歷程中的經典作品。

  回望那段歷史,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築師邵韋平表示,“十大建築”達到了當時專業技術的先進水平,奠定了北京今天的城市基本格局,它為後來我們探索建築服務國家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經驗,是我國建築文化和技術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書寫建築史上的奇跡

  在“十大建築”中,人民大會堂的建設最為艱難。到1958年國慶節前夕,民族文化宮已開始興建,其他建築因使用內容和要求比較具體,設計方案也都相繼完成。唯有人民大會堂的設計方案遲遲無法確定。

  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裡,大會堂的方案進行了7輪評比論證,來自18個省市的30多位建築師、教授提出多種方案,共形成84個平面圖、189個立面圖。原北京市規劃管理局設計院副院長沈勃在《人民大會堂建設紀實》中這樣寫道:“施工部門和材料部門都在催促出圖,因為工程必須在次年8月底交工,纔能趕上1959年國慶節使用,只有短短10個月,大家怎會不心急如焚!”

  關鍵時刻,“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了作用。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對這項工程給予了極大的關切和支援。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告訴記者,大會堂的設計除成立專家組外,周恩來總理特別強調要發動群眾,鼓勵年輕人各抒己見、坦率交流,這是我們黨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為後來大會堂的建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記載,建造大會堂所需的建築材料和裝飾設備,全部采用國產產 品——遼寧的鋼材、天津的電線、上海的電梯、南京的燈泡、杭州的錦緞……分布在23個省份的200多個工廠,開足馬力為大會堂趕制各種材料。

  隨著工程的推進,青年人在各工種中發揮了帶頭突擊的作用。比如,“張百發鋼筋工青年突擊隊”,300多人奮戰9個晝夜,綁完了680噸基礎鋼筋,使延後的工期順利趕上了整體施工進度。

  據統計,在大會堂施工的10個多月中,每天有1.4萬多名建設者活躍在工地,累計有30萬人輪流參加了勞動。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有解放軍官兵、學校師生、普通市民、機關乾部,也有老工人、老農民和家庭婦女。這些遠道而來的建設者,喊出了“把6億人民的大會堂建設得更好更美”的口號,在工地上晝夜奮戰。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徐全勝介紹,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提出了“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為中央服務”的城市建設方針,北京在短短10年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截至1959年8月底,北京新建房屋的建築面積約達2724萬平方米,為原有建築面積的1.3倍,相當於新建了一座北京城。

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建院供圖)

  見證六十餘載風雨征程

  關於“十大建築”的指導思想,周恩來總理曾指示:要貫徹實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原則,要古今中外,一切精華,皆為我用。當時的北京市委書記彭真也提出,“十大建築”要體現“為人民服務”“以人為主”“物為人用”的思想,既要莊嚴雄偉,也要平易近人。在這樣的指導思想引領下,我國設計師、建築師不拘一格,兼收並蓄,開啟了中國本土建築設計民族化探索的步伐。

  馬國馨說,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是“十大建築”得以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在很多關鍵節點上,周恩來總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長遠的政治眼光,為十大工程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這是“十大建築”深受百姓認可並成為經典之作的重要原因。

  在大會堂施工過程中,有人提出,萬人大禮堂層高過高,顯得人很渺小,但觀眾席的兩層挑臺又使人感到壓抑。這個看似矛盾的技術難題被周總理用一句王勃的名句點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周總理的啟發下,設計師把頂棚做成象征天體空間的大穹隆形,與牆身交接處則由直線改為圓角,形成了渾然一體的效果。穹頂上,三層水波形的暗燈槽圍繞著紅五角星,500個燈孔點綴其間,觀眾一抬頭就可見繁星點點,絲毫不會感到生硬和壓抑。

  邵韋平表示,“水天一色”的絕妙構思具體而生動,避免了空間尺度失衡,體現出人民殿堂的親和力,這在樹立文化自信方面給予了我們積極的啟示,是中國建築文化和技術發展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黨中央、國務院和各人民團體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人民大會堂已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從這裡錨定啟航;釣魚臺國賓館接待了千餘位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中美建交的新聞從民族飯店傳向世界;華僑大廈更是見證了海外僑胞投身祖國懷抱的拳拳赤子情;中國國家博物館則成為中華民族文化會客廳一般的存在。“十大建築”也開創了多個領域的先河: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第一個全國性農業成就展覽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主場地,第一個大型預制裝配式結構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時代的縮影。幾十年來,一座座壯麗華美的建築拔地而起,北京國貿大廈、鳥巢國家體育場、上海金茂大廈、廣州“小蠻腰”……這一棟棟建築折射出中國發展的勃勃生機,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過程中最有力的注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康瓊艷)

   原標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十大建築』見證奇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