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黨與中國之治】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百年歷史演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論壇網 作者: 唐任伍 編輯:付勇鈞 2021-04-14 18:59:02

內容提要: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探索,100年奮斗,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中國,殫精竭慮,戮力前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現代化之路,中華民族也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探索,100年奮斗,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中國,殫精竭慮,戮力前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現代化之路,中華民族也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國家治理水平越高、治理能力越強,經濟社會發展就越健康繁榮;國家治理不善、治理不力,經濟社會發展就喪失了基本前提和保障。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追求,但是不同國家走向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制度形態、路徑選擇、方式方法卻截然不同。中國共產黨既不能在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中找到現成答案,也不能從其他國家的政治實踐中借鑒既定模式,只能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變化,采取頂層設計與漸進調適相結合的曲折前行方式,走出一條中國式的國家治理現代化之路。

1840年以來,外國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政治訛詐、欺騙誘騙等戰爭和非戰爭的手段,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簽訂了多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外國帝國主義的原料產地和商品推銷地,國家主權喪失,廣大人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無數志士仁人,為了挽民族於危難,救人民出苦海,奮起抗爭,孜孜求索。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利益群體和大大小小數百個政黨組織,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救國『主張』,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未能引領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中國仍然處於『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悲慘境地。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啟了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追求和實踐。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並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第一階段的追求和探索,即用革命的方式奪取政權、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就是要建立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由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沿著黨的《綱領》制定的目標,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前赴後繼,用鮮血和生命,實現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第一步:建立起了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也由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

新中國成立以後,作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的中國共產黨,需要謀劃采取什麼樣的治理模式,使中國這樣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國家保持繁榮昌盛、長治久安。盡管空想社會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和列寧主義者一直在探索,並且通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進行了實踐,但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歷史發展階段的落後的農業國中建設社會主義國家,還沒有先例,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國家治理成為中國共產黨建設新中國最為重大的實踐課題。

新中國成立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第二階段,即運動式治理階段

新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上開始現代化之路的,再加上當時中國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和圍堵,缺乏現代化所需要的各種資源,為了實現現代化,必須要自力更生。因此,在基本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以後,除了蘇聯提供的有限援助以外,國家治理現代化只有通過各種運動,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依靠中央權威,先後開展了『掃盲運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兩彈一星』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運動,凝聚人心,激發活力,一方面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另一方面迅速促進了經濟文化科技的恢復和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黨的十八大召開,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第三階段,即改革式治理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題是『改革、發展、穩定』。改革首先是從最薄弱的環節,即農村開始的,采取的方式是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代替傳統的『出工一條龍,乾活一窩蜂』的集體組織形式,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種先試點、再推開、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從農村推廣到城市,改革浪潮方興未艾,一浪高過一浪。在經濟領域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又不失時機地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極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內生動力,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1992年鄧小平發表了南巡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凸顯。2001年,中國加入WTO,從規則上與世界接軌,全面融入世界。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同時,『四項基本原則』成為國家穩定發展的『定海神針』,國家治理進入一個新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入第四階段,即綜合式治理階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命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橕』的綜合型『五治』模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和實踐結晶,也是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方式。

『政治引領』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體現中國道路的特色標志。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先導性、決定性、根本性作用,尤其是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風險挑戰尖銳激烈的時刻,『政治引領』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是凝聚人心、加快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磅礡偉力和根本保證。

『法治保障』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體現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法律是治國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法治是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有效方式和有力保障。只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纔能推動新時代國家治理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德治教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標志。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各種衝擊而堅守根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平、求大同,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傳統文化基因,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道德滋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鑄就了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義深遠的『中國精神』,這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自治強基』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標志。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民族區域自治、基層群眾自治在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是凝聚各種力量、共畫國家治理現代化同心圓的中國方案。

『智治支橕』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體現。『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科技革命成果,引入新范式、創造新工具,構建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於一體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智治』新模式,是持續提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