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運河上閃亮的明珠──揭秘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王音 編輯:劉穎 2021-04-15 12:57:00

內容提要:『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裡地無山。』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這樣描寫大運河。

  天津北方網訊:“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裡地無山。”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這樣描寫大運河。

  悠悠流淌了2500餘年的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末期,全長2700多公裡,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作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動脈,大運河在維護國家統一、繁榮社會經濟、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千年古河所經之處,不僅帶來了旖旎風光,還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沿岸曾誕生過一個又一個繁榮、富足的城鎮,千年古鎮楊柳青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按下“快進鍵”。同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在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的第一次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省部際聯席會議上,國家發改委提出各省市明確一個標志性工程,天津提出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為重點項目。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效果圖

  未來建成什麼樣

  日前,西青區對外公布了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概念規劃方案,公園規劃佔地面積2800餘畝,經過國際、國內知名大師團隊的共同探討,確定了“再活化、再組織、再開發”的開發思路,擬設計歷史名鎮、元寶島、文化學鎮三大板塊,打造中華魂、明清風、天津味、年畫神、運河韻的建築。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津城旅游主要目的地和天津文化網紅打卡地,預計每年將吸引游客300萬人次,實現各類收入30億元以上。

  為何落戶楊柳青

  大運河西青段是天津市運河沿線歷史文化名鎮集聚的代表區域。楊柳青鎮是漕運時期商賈雲集、貨來八方的重要漕運碼頭和經濟重鎮,享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中國木版年畫之鄉等美譽,作為明清時期中國北方地區漢族民間藝術集散地,孕育出了楊柳青年畫、楊柳青風箏和剪紙等民間藝術。鎮域古時華邸美園競起,以“八大家”著稱的宅院,以及寺觀廟宇勾畫出豐富多彩的建築文化空間。大運河西青段物質文化遺產以河道遺產、古建築及代表性建築為特色,集實物遺存與民俗文化於一體,體現了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融結合。

  什麼是國家文化公園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通過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科學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以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充分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革命文化強大感召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大生命力。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的關鍵是集中實施一批標志性工程。《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中提出,要聚焦5大工程:一是推進保護傳承,實施重大修繕保護;二是推進研究發掘,加強長城文化、大運河文化、長征精神系統研究;三是推進環境配套,維護人文自然風貌;四是推進文旅融合,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區;五是推進數字再現,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效果圖局部

  設計理念

  借鑒《清明上河圖》 歷史場景再現

  概念與規劃──借鑒雄安新區的模式,聘請了國際、國內頂級團隊進行設計。目前推出的概念規劃設計方案充分融合了各團隊的設計優點。同時,編制完善了《天津市楊柳青歷史文化名鎮元寶島及島西地塊保護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將規劃調整為以文化教育為主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編制完成了運河文化公園(元寶島)項目建議書,現正抓緊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文化與傳承──系統發掘梳理楊柳青的歷史文化資源,確定文化價值著力點是漕運文化、年畫文化和趕大營文化,並將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築。規劃設計中國年畫博物館、崇文書院等,充分體現楊柳青的歷史文化。

  格局與風格──通過研究歷史典籍,梳理楊柳青古鎮形成過程,確定河道范圍、渡口位置、歷史街巷格局,不斷恢復古鎮的歷史空間格局。按照“留古、承古、揚古、用古”的原則,采用明清古建築形式,充分展現古鎮的歷史風貌,並借鑒《清明上河圖》的展現手法,實現歷史場景再現。

  三大板塊

  歷史名鎮 元寶島 文化學鎮

  歷史名鎮──采取“再活化”方法,在已拆除的空地上,按照“城市針灸術”理念進行歷史人文修復,重點發展特色旅游、特色民宿、特色小吃等業態,把天津的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下來。目前,已經與鄉伴文旅集團簽約,共同打造國潮青年小鎮,通過恢復胡同路網、重現文化地標、修補街道序列、構建主題街區、重現繁榮古鎮,打造沈浸式國潮文化街區、未來潮生活社區、文藝生活社區和共享社區。

  元寶島──采取“再組織”方式,恢復過去的土地痕跡,喚起人們的土地記憶。在東島擬建設體現年畫文化特色的中國年畫博物館,同時將楊柳青年畫社遷回島內;利用“文昌閣”建設崇文書院,用於國學等傳統文化推廣、研學旅游等;在西島計劃建設四知書屋、曲苑堂、運河水街、高端民宿等,恢復運河渡口商業繁華的盛景。匯集相聲曲藝、非遺體驗、中華老字號等業態,定期舉辦年畫制作體驗、民俗活動表演、運河游船等活動,打造民俗文化小鎮。目前,已與北京德雲社、天津北方演藝集團等合作,計劃建設德雲劇場、永安書場、丹桂劇院、人藝劇院等演出場地,常年吸引全國觀眾。

  文化學鎮──采取“再開發”理念,重點發展教育文化產業。從而帶動文創、培訓大學工藝等業態發展。目前,正在與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洽談,規劃建設非遺教育基地,涵蓋非遺全球創新中心、學科帶頭人工作室、高級研修班等多種業態。

  考古發現

  宋明清古墓群佐證南北樞紐

  發現宋代至明清時期古墓葬845處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市文物局局長徐恆秋介紹,2020年3月至6月,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楊柳青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小鎮兩個項目進行了考古勘探,共發現宋代至明清時期古墓葬845處。其中,運河文化公園地塊中發現明、清時期墓葬119處;文化小鎮地塊中發現宋至明、清時期墓葬726處。

  2020年9月至11月,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楊柳青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工程區域內的遺跡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19座,出土瓷罐、頭飾、陶缽、鎮墓磚瓦、錢幣等明、清時期文物360餘件。出土文物以陶瓷器為主,南北窯口兼備,北方瓷為本地和磁州窯燒制,南方瓷包括景德鎮、浙江龍泉窯以及宜興紫砂等窯口,這些實物的出土有力證明了天津在歷史上作為南北貨運貿易樞紐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交流融合。這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對豐富和深化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大運河文化小鎮項目第一批294座墓葬的考古發掘證照。待證照獲批後,將啟動考古發掘工作。目前,考古部門和建設單位正在進行發掘場地清理、人員調配、技術降水等前期工作,為後續正式發掘做准備。

  此外,我市還加大了對大運河沿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石家大院保護規劃的修改完善,支持石家大院、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防項目,提昇文物安全防護水平,為加強文物展示利用和豐富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內涵提供保障。

  古風古韻 做足文化文章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設計工作建立在對大運河天津段的認知基礎上。天津大運河的特質是大運河北方唯一的河海聯運樞紐,聯系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樞紐,也是“雙衛拱京畿”區域格局的水運樞紐。先有大運河,後有天津衛,拱京畿,連江南,通西域,達東海,坐擁首都空間地理格局的“津”角之勢。楊柳青年畫就是基於運河而出現的民間藝術,是運河文化的精神展現。

  楊柳青代表了中國古代國家治理和中國北方古代鄉村發展的特質,而根植在土地上的年畫文化和建築空間文化正是對於這種特質最真實的表達。在楊柳青年畫裡,大多是人物、戲劇、生產、生活,一片積極向上的景象,最核心的內涵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突顯古風古韻、做足文化文章。其中,規劃三大板塊中的元寶島是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核心區,集中展示明清天津運河文化盛景的全域、全時、全景、全要素的國際文旅目的地。

  元寶島板塊將在重現楊柳青往日風景上做規劃,以歷史各時期的資料為依據,恢復胡同街巷脈絡,通過地文的織補,再編以新的建築功能,塑造可永續傳承的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整體格局。同時,恢復兩片大院,形成可沈浸式的體驗街區。恢復吳承恩《楊柳青》描繪的濕地景色,結合水循環處理體系,形成一個可自我更新的濕地系統。

  此外,還將劃分“三區一環”功能分區,包括:西渡口──中華傳統曲藝文化體驗區;東渡口──工藝美術“年”文化體驗區;魁閣濛雨──津沽濕地生態文化體驗區;御河勝概──漕運文化活力環。

  其中,西渡口──中華傳統曲藝文化體驗區,將圍繞西渡口歷史碼頭,建設以傳統曲藝文化傳承為功能導向的功能區。以曲藝研修為核心,設置相聲、評書等傳統文化體驗、並規劃餐飲、住宿等配套商業設施。

  東渡口──工藝美術“年”文化體驗區,將圍繞東渡口歷史碼頭,建設以年畫等工藝美術及其他非遺技藝傳承體驗為功能導向的功能區。計劃將楊柳青畫社遷回,形成集館藏、展覽、培訓、交流於一體的國家級年畫文化節點,並結合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非遺傳承中心,配置風箏、剪紙等民間非遺技藝體驗功能,規劃相應的主題接待、餐飲配套商業設施。

  魁閣濛雨──津沽濕地生態文化體驗區,將恢復運河濕地大地景觀的區域,其中包括文昌閣歷史景觀、呼應西青區花卉傳統的國際花園大賽場地、彩燈大道、武術健身園等,同時計劃結合運河河堤打造“運河人家”水秀,豐富夜間活動。

  御河勝概──漕運文化活力環將是運河文化主題的活動環線,包括水上游船環線、環島無人駕駛公交體驗環和“新楊柳青十景”步行環。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黃晶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