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紅橋展芳華 砥礪奮進譜新篇──紅橋區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提昇民生福祉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張雯婧 編輯:劉穎 2021-06-03 09:36:00

內容提要:清晨,漫步新建成的子牙河濱河公園,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濱水休閑綠廊舒適愜意。

三河五岸,流光溢彩

  天津北方網訊:清晨,漫步新建成的子牙河濱河公園,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濱水休閑綠廊舒適愜意。

  朝陽昇起,這片靜謐的土地也隨之忙碌起來,天津西站裡高鐵穿梭、項目工地上建設正酣、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內工程師加緊技術創新,一派只爭朝夕、生機勃勃的景象。

  環境更美了、發展更好了、百姓更樂了……這是在紅橋區工作、生活的人們的真實感受。幾年來,大家親眼見證著這片老城區的美麗嬗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紅橋區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圍繞“打造綠色城區、建設美麗紅橋”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全力打好棚戶區改造、招商引資、創文創衛、安全穩定四場硬仗。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城區環境、百姓生活等各方面發生顯著變化,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2018年以來,紅橋區連續三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間,完成國內招商引資到位額288.41億元,新增注冊企業13830家,注冊資金75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4%;盤活空置樓宇50萬平方米;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8 家。

  一組組翔實的數據彰顯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近年來,紅橋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新增長點培育壯大,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產業發展迅速,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加快建設,陸家嘴金融廣場、正融科技大廈等一批品牌商務樓宇投入運營,水游城、歐亞達等商業載體經營業態不斷優化,夜間經濟示范街區消費繁榮,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雙提昇。

  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離不開健康優質的營商環境。紅橋區堅持將優化對企業服務擺在突出位置,傾力推進“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減事項、並流程、縮時限、優服務,為各類市場主體破堵點、解難題。企業從開辦到經營的時間壓縮在1日以內,要件齊全的2小時內即辦即走,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務服務7個工作日制度和注冊企業免費刻章服務,實現企業“零成本”開辦。2018 年在中山大學對全國266個政務服務大廳調研考察中,紅橋區政務環境排名第二。

  政府的貼心保障讓更多企業有了留在紅橋區投資興業的決心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好項目、大項目紛至沓來。中國工商銀行遠程銀行中心(天津)職場負責人介紹說,他們的順利進駐得益於紅橋區的大力支持,“政府幫我們協調解決了大樓確權、供暖、圍牆翻修等問題,讓職場能夠在去年4月初就實現交付使用。”

  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環境面貌日新月異

  低矮破敗的棚戶區化身為美麗的生態公園,擁擠髒亂的佔路市場搖身一變成為寬闊通暢的行車道,老小區舊貌換新顏讓人眼前一亮……近年來,紅橋區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城市功能更新和城區綠化等,著力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支橕能力,城區載體功能顯著加強,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持續提昇。

  西於莊、鈴鐺閣、西沽南,曾幾何時,它們是紅橋“棚戶區”的代名詞,留給人們的印象不外乎髒、亂、破、小。如今,隨著城區建設步伐加快,這些城市臉上的“疤瘌”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正迎來開發建設的好時機。

  3.33萬戶家庭、超15萬居民出棚入樓,實現了從“懮居”到“優居”的轉變,3000畝土地、17個可出讓地塊,也為紅橋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釋放了廣闊空間。

  近年來,紅橋區搶抓棚改機遇期,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善城市面貌、提昇城市形象,提供97.8萬平方米優質載體,向“上”發展的載體功能和聚集作用不斷凸顯,紀念館路、保康東路等7條道路完工通車,子牙河南路等12個市政道路及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完成了和苑起步區C地塊、民族文化宮、北岸中心等海綿城市建設項目71個、216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和天津市文明城區,消除轄區全部旱廁112座,用71天平穩順利清撤全部10個佔路市場和7個自發市場,解決了南大寺周邊環境衛生死角等長期存在的歷史難題。深入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在“漁村”原址建成14萬平方米的子牙河濱河公園,提昇改造7個生態園林景觀,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93%、綠地率33.4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9平方米,紅橋區路更寬、地更淨、景更綠,變得更美了。

  補齊短板改善民生 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每天清晨,韓師傅和隊友們聚在西沽公園裡練習抖空竹,他說:“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隊伍和專門的訓練場地,大伙兒特別有歸屬感,練得格外起勁兒!”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黨的十八大以來,紅橋區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實施 20 項民心工程,著力補齊發展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於民。

  辦人民滿意教育,紅橋區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編制紅橋區第一個基礎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草案),全面完成學前教育學位補建兩年攻堅計劃,新建三條石地塊小學,改擴建紅橋小學、桃花園小學,組建3個小學辦學集團和3個中小縱向一體化辦學集團,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環境,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

  打造“健康紅橋”,建成11個醫療聯合體、6個120急救站點,遷建紅橋區中醫醫院,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標准化全科門診建設,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累計簽約89.6萬人次,重點人群簽約率超過90%,成功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天津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一批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雅的街道、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老人家食堂建成投用,在營標准化菜市場達到18座,一個游泳館、一個健身中心、一個體育公園和153 處健身園完成更新建設,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相聲節等旅游品牌深受市民游客喜愛……居民有了更充足、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區域生態,大綠大美

  亮點1

  大美生態 濱河宜居

  “這幾年社區裡的綠化越來越好,早上來這鍛煉鍛煉,聽著鳥叫,聞著花香,真是一種享受……”家住水木天成社區的李阿姨興致勃勃地向朋友們介紹著她心中的“寶地”──小區裡新建的十字形綠化帶。在紅橋區,像李阿姨一樣心中藏有這樣“寶地”的人還有很多。之所以被大家稱之為“寶地”,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一個相同的特質──夠生態、很宜居。

  近年來,紅橋區借助“三河五岸”的獨特生態優勢,深入實施園林綠化工程,提昇河北大街、勤儉道、光榮道、復興路沿線綠化近9萬平方米,建設改造道路街頭裸露地、三角地、清拆地等可綠化地塊10餘處6000平方米,打造形式多樣、精致優美的街頭生態綠地和街心景觀。

  為不斷提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紅橋區結合創文創衛工作,通過清撤佔路市場、開展“樓道革命”、推進“廁所革命”、治理“十亂”問題等,著力解決了一批居民“家門口”的難事。“門口原來是條佔路市場,環境亂、衛生差,晚上吵得睡不好覺。現在好了,佔路市場拆了,新的標准化市場開業了,生活質量一下就提高了!”說起現在的環境,住在水西園社區的欒大爺贊不絕口。

  此外,新建2座有害垃圾收集點,新增2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完成社區再生資源智能回收項目,推動500餘家餐飲企業安裝環保淨化設備,新創建2個市級精品美麗社區和6個美麗社區,生活垃圾清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

  “十三五”末,紅橋區已形成整潔、優美、舒適、有序的市容環境新格局,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階段性目標,有效改善了全區的生態環境。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亮點2

  老有所養 幼有所教

  衣食住行有專人照顧,身體健康有全方位醫療保障,下下棋、跳跳舞、寫寫字,在位於丁字沽北大街3號的匯福養老院裡,老人們的生活愜意又多彩。兩年前,這裡的“主人”還是紅橋區體育局,2019年,這裡因位置便利和環境安靜被“選中”,經過改造,成了可提供100張床位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

  “十三五”期間,紅橋區加快推進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站)、老人家食堂及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全力打造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為老服務水平和質量,向全區老人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為盡快補齊養老院床位缺口,紅橋區采取壓縮調換辦公用房和利用配套公建作為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用房的方式新建一批養老機構。截至目前,全區有養老機構28家,養老床位280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7張。

  除了增加養老床位,入住老人的健康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紅橋區加大資金投入,對全區15家養老機構進行消防設施改造,施工總床位1638張,總面積達1.8萬餘平方米。同時,全面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全區除5家醫養結合養老院以外,其餘養老院均與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醫養互助協議。此外,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在9個街道全面建成日間照料中心(站)95個、一級老人家食堂11家、二級老人家食堂97家。建設“養老機構智慧安防管理平臺”,打造“互聯網+養老”模式,讓養老服務更加智能化。

  在破解養老難題的同時,學齡前兒童入園問題同樣備受關注。近年來,紅橋區多措並舉,大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補充學前教育學位5540個,超額完成學前教育資源建設兩年攻堅計劃。鼓勵多種辦園形式,開展學前教育片區聯動,提昇民辦幼兒園辦園水平。加快推進幼兒園三級監控系統項目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區、園”監控平臺初步全覆蓋,真正做到“信息可實時匯總、圖像可遠程調用、應急可視頻指揮”,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可靠保障。

  “十四五”時期,紅橋區還將積極推動特色幼兒園建設,實現“網格化”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打造知名園所。

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亮點3

  土地賦能 潛力無限

  “以前每到這個月份就要開始擔心漲水了。”今年50歲的胡順來站在新家的陽臺上,遠眺幾百米開外的子牙河濱河公園感慨地說,那裡曾是他住了大半輩子的“漁村”。2018年紅橋區對“漁村”實施搬遷改造,胡順來和街坊們實現了出棚入樓,而曾經逼仄危陋的棚戶區化身為了綠意盎然的濱河公園。

  在紅橋區,像胡順來這樣因棚改而受益的群眾,有15萬餘名。2019年11月1日,紅橋區攻堅克難,提前並超額完成棚改“三年清零”任務,實際完成73.77萬平方米,3.33萬戶居民徹底改善了居住環境。

  棚改騰挪出的大量土地為區域發展釋放了廣闊空間。近年來,紅橋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實施“土地強區”發展舉措,充分利用棚改釋放出的3000畝優質土地資源,整理出17個可出讓地塊,精心組織區域開發、城市更新、便民服務等十大工程。在原零散平房點位上,新改建了一批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了一批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菜市場等公共設施,規劃新擴建一批中小學及幼兒園,建成投用後全區“一老一小”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在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的同時,紅橋區深入挖掘地塊開發潛力,精心舉辦了多場土地招商推介會,重點介紹土地項目、區域規劃、區位優勢、惠企政策等。今年1月,金潞園以15億元的成交價格順利出讓,為全區土地市場繁榮注入新鮮活力,“土地強區”實現良好開局。5月14日,天津首批集中供應土地迎來首個成交日,紅橋“土地強區”再下一城。作為全區首次參與集中供地的項目,同時作為市內六區掛牌面積最大、起始總價最高的項目,紅橋區報春裡地塊以34.2億元的價格由中交地產摘得,表明企業對項目的高度認可,也體現了市場對紅橋區域發展潛力的充分肯定。

  自實施“土地強區”發展舉措以來,紅橋區土地整理工作進展迅速。按照後續出讓計劃,全區還將陸續推出鈴鐺閣、同義莊、西於莊Z1Z2等地塊。(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