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生態幸福之城──寧河區持續推進創新綠色發展譜新篇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陳忠權 編輯:劉穎 2021-06-16 11:29:00

內容提要:今年一季度,寧河區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開門紅』,主要經濟指標和產業指標實現較好較快增長,特別是GDP同比增長23.7%,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3%,雙雙排名全市第一。

寧河區擁有世界三大古海岸濕地之一 ── 七裡海濕地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一季度,寧河區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開門紅”,主要經濟指標和產業指標實現較好較快增長,特別是GDP同比增長23.7%,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3%,雙雙排名全市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寧河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堅持不懈理舊賬、打基礎、蓄動能、促轉型,“一河一海一城”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大水大綠大美”生態環境日益凸顯,高質量發展勢能不斷積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全區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自然生態發生根本性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四年位居全市前列。

東棘坨鎮毛毛匠村舊垃圾坑變池塘

  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生機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寧河區委、區政府堅決落實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要求,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逐級逐層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市委系列全會精神,廣大黨員乾部“四個意識”樹得更牢、“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落實“兩個維護”更加自覺。擰緊管黨治黨責任鏈條。劍指“上熱中溫下冷”問題,區委主要領導帶頭落實主責、首責,制定全面從嚴治黨“兩個清單”,在全市16個區率先成立區委全面從嚴治黨領導小組辦公室,開通主體責任監管平臺,廣泛開展主體責任檢查考核、述責述廉,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裡”。

  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深入開展“強基創先”工程、“三級聯創”、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等活動,穩妥推進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實現“一肩挑”全覆蓋,一大批“雙高雙強”型人纔被選進村級班子,有效改善了基層班子的年齡和學歷結構。深化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工程,推動黨建工作向農村、城鎮社區、非公有制經濟和“兩新”組織延伸,基層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馳而不息轉作風反“四風”。深入開展“乾部下基層、工作上水平”“解難題、促發展,千名黨員乾部深入基層調研”等活動,成立專項糾風督查工作組,強力推進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集中力量治庸治懶治無為,全區上下人心順、正氣足,營造了凝心聚力謀發展、奮勇爭先乾事業的濃厚氛圍,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質量持續攀昇 轉型昇級堅實

  協同發展成效顯著。天津未來科技城深度開發,京津合作示范區基礎設施全面建設,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獲批啟動,中國民航大學新校區開工,航空“雙創”產業園、豐潤醫藥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落地,累計引進京冀項目139個、總投資270億元。

  產業轉型成效顯著。新天鋼、玖龍紙業昇級擴產,特種鋼材、高檔包裝紙產能穩居全市前列,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年產能達到30萬輛,風電裝機容量達到692兆瓦,吾悅廣場填補大型城市綜合體的空白。

  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建成“雙創中心”和生產力促進中心,評價入庫“雛鷹”“瞪羚”等企業16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2家,“領軍”企業實現零突破。

  重點改革成效顯著。穩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財稅體制改革,街鎮收入年均增長9%,園區實現“政企分置”,興寧集團、寧投公司實力大幅提昇。

  優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建成“政務一網通”平臺,企業開辦當日辦結“海河英纔”行動計劃落戶超4000人,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全市前列。現代服務業實現提質發展,無車承運、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拉動作用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未來科技城雙創中心

  生態水平躍昇 繪就美麗畫卷

  全力保護修復七裡海濕地。投入政府資金89億元,整改點位230處,流轉土地水面12.4萬畝,修復濕地3.5萬畝,核心區全封閉管理,緩衝區啟動移民搬遷,越境停留鳥類數量翻倍,經驗做法入選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整治1144家“散亂污”企業,整合取締23個工業園區,10.6萬戶居民實現清潔取暖,河湖“四亂”點位全部銷號,建成區黑臭水體實現清零,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PM2.5濃度較2015年下降24%,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垃圾不落地”成為常態。

  綠化覆蓋全域。5年造林21萬畝,完成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兩期工程,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7.8平方米,22%的農村庭院創建為“美麗庭院”,綠色成為寧河區最美“底色”。

  城鄉布局優化 鄉村振興深化

  城鄉布局進一步優化。完成“撤縣設區”“撤鎮設街”,“一河一海一城”格局加快構建,津寧市郊鐵路獲批啟動建設,開啟“軌道上的寧河”新時期。城市功能進一步提昇。實施32萬平方米棚戶區和47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新建5個菜市場,開發22個住宅小區,建成32個智慧平安社區,543個5G基站、“北疆引熱”項目加快建設,地表水廠投入使用,寧新花園4100戶居民喜遷新居。鄉村振興進一步深化。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市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驗收,生豬養殖規模、高端種業水平等領跑全市。改造危房4021戶,建成電網860公裡。252個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使用,完成“廁所革命”任務,建成京津冀規模最大的農村真空負壓污水收集處理系統。

打造農旅結合的廉莊鎮木頭窩村

  民生持續改善 交出圓滿答卷

  脫貧攻堅勝利收官。西藏昌都貢覺縣援建曲卡寧河新村,共建高原夏菜粵港澳大灣區銷售基地,幫助甘肅榆中、西藏貢覺脫貧摘帽,連續兩年獲得甘肅省幫扶先進集體稱號,消費扶貧經驗成為全國典型。區內幫扶86個困難村達到“三美四全五均等”標准,集體收入全部超過20萬元。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完成民心工程139項,解決朝陽花園三期、光明路還遷房等問題,新增就業5.8萬人,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持續擴面,“救急難”服務平臺和退役軍人“一中心兩站”全覆蓋,低保、五保應保盡保。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建成新蘆臺一中和31所幼兒園,橋北實驗學校、氣膜游泳館和新苗莊衛生院投入使用,社會足球場建設排名全市第一。

  風險防控安全有序。應急管理體系日趨完善,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政府債務化解有力,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昇改造305個村居黨群服務中心,建成綜治中心、網格中心、三級矛調中心和“信訪超市”,掃黑除惡戰果顯著,成為全市最平安地區之一。

  亮點1 七裡海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七裡海濕地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區44.85平方公裡、緩衝區42.27平方公裡,有蘆葦約6萬畝、水域3.5萬畝。為保護修復好七裡海濕地,寧河區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問題,推進整改落實工作。接續實施《七裡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

  為保護修復七裡海濕地,寧河區委、區政府堅決關停七裡海濕地公園,拆除違建點位230處、遷出墳塋856座、恢復濕地1582畝,緊鑼密鼓實施保護區內5個村、2.5萬人生態移民工程。將34條通往濕地核心區道路全部封堵,並修建了49公裡長的環海圍欄,構築起守護野生動植物的堅實壁壘。流轉核心區6.84萬畝、緩衝區5.56萬畝土地,全面拆除堤?和種養設施,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村自為戰、割據管理”局面。恢復濕地植被2萬畝,營造淺灘1.5萬畝,新建改造鳥島20餘處,放流魚苗及成魚200萬尾,豐富了濕地生態結構。

  積極為七裡海濕地“補水保濕”。堅持跨域調水、區域蓄水、按需補水,動用海河水系各乾支流,打造5條補水線路,暢通37公裡輸水通道,建設3座橡膠壩,新建泵站閘涵,年補水量達到8000萬立方米,七裡海濕地水域覆蓋面積由不到3萬畝增長到4.5萬畝。同時,以七裡海濕地為核心,將區域內一、二級河道以及與之連通的乾渠、支渠、斗渠堵點全部打通,讓水質清起來、淨起來。

  如今,七裡海濕地的鳥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了目前的258種,數量由原來的20萬—30萬只增加到50餘萬只;曾在七裡海消失十多年的珍惜鳥類震旦雅雀、中華攀雀、文須雀、北長尾山雀等又重新出現。實施濕地修復工程後,經監測,七裡海濕地野生植物達到153種,且覆蓋面積明顯增加。野生植物群落,包括香蒲、荊三棱、稗子草等,過去僅有少量分布,如今已形成眾多的片區集中分布。

  亮點2 “北國江南”:為綠水青山鑲金邊兒

  寧河區以俵口鎮為示范點,大膽探索出了一條“低成本、可復制”的鄉村振興之路,為美麗的七裡海濕地鑲上“金邊兒”。

  立足少花錢、多辦事,探索創新了區直部門“大工程”帶鎮村“小點位”模式。2020年,俵口鎮共清除垃圾千餘噸,拆除違建400餘處,疏浚溝渠30餘公裡,建成“四好農村路”20公裡,實施8個村戶廁改造4000餘座,飲水提質增效、污水管網入村入戶做到全覆蓋,實現了村莊環境大變樣。突出“留白留綠留璞”,不搞過度規劃、過度硬化,不栽植名貴花木,讓環境整治更接“地氣”、更得民心,保留農村自然之美、朴實之美,俵口鎮8個村全部創建為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

  俵口鎮以“生態立鎮、產融興鎮”理念,在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把核心區5500畝農田全部進行了流轉,變成了“蘆海”,涵養七裡海濕地生態功能;實驗區5500畝地流轉進行植樹、綠化;緩衝區4910畝地流轉用於集中種植綠色有機“還濕項目”稻蟹混養,村民每年領取土地流轉費,還能到合作社打工增加工資性收入,給群眾更多“真金白銀”,切實讓好生態帶來好發展。

  俵口鎮打通“自下而上”治理通道,以村規民約為關鍵突破口,讓鄉風文明激發鄉村發展的“精氣神”,以打造“紅色文化”為契機,讓鄉村振興有了新活力。通過走訪入戶,采納村民意見編寫了實用、有效、具有共識的村規民約,成為了全鎮各村上到年邁老人、下到會說話的娃娃都能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千字文”。利用網格化積極宣傳,不斷培育紅色土壤,播種紅色種子,結出紅色果實,實現紅色文化引領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亮點3 智慧農業:開啟農業產業現代化新征程

  2020年12月,寧河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正式入列“國字號”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總體布局為“兩心”(綜合服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五區”(農產品加工物流聚集區、小站稻標准化種植示范區、生豬標准化養殖示范區、特色設施農業種植示范區、生態種養和休閑養生區)、“兩帶”(科普文化帶、休閑旅游帶),創建期實施7大工程(“兩中心”智慧農業綜合管理系統建設工程、15萬畝優質水稻產業區建設工程、百萬頭生豬養殖及良種豬繁育綜合建設工程、農文旅康綜合生態建設工程、良種繁育推廣及特色農產品建設工程、稻米銷售物流聚集區建設工程、科普文化與旅游觀光帶建設工程)、2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0.97億元。

  產業園建設“智慧農業平臺”項目,建立了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和綜合管理服務系統,運用大數據、智能設備、雲服務、“互聯網+”、區塊鏈等新理念打造智能園區。建立了186個物聯網點位,完成農業雲平臺基礎平臺、大數據分析、農產品質量追溯、專家在線平臺、智慧農業微信公眾號等九大系統板塊的數據結構設計開發和可視化界面設計,帶動全區智能農業發展。

  推動產業規范、縱深發展,形成了15萬畝優質稻、13萬畝稻蟹混養、65萬頭生豬存欄的生產規模,推動種養結構調整。全面啟動生豬標准化養殖示范區建設,以及百利水培菜,齊心百村千棚食用菌項目,延伸水稻、生豬、七裡海河蟹、水培菜4條全產業鏈。通過建立上至種業高端、下延農戶末梢的價值鏈,全面推廣訂單農業,股份合作聯系更加緊密。

  產業園生態種養與休閑養生區已基本建成,2020年9月板橋鎮木頭窩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