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孕育華彩漁陽──薊州區全面保護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碩果累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陳忠權 編輯:孫暢 2021-06-17 07:52:00

內容提要:於橋水庫清澈碧綠,盤山蒼翠高聳入雲,黃崖關長城巍峨壯觀,獨樂寺千年古剎魅力獨具……這裡是綠色生態薊州,這裡是歷史名城薊州,這裡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薊州區。

於橋水庫水波蕩漾,保山護水成效顯著

  天津北方網訊:於橋水庫清澈碧綠,盤山蒼翠高聳入雲,黃崖關長城巍峨壯觀,獨樂寺千年古剎魅力獨具……這裡是綠色生態薊州,這裡是歷史名城薊州,這裡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薊州區。

  黨的十八以來,薊州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歷史機遇,全力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碩果累累。

  紅色鑄魂,英雄足跡遍布革命老區

  120餘處紅色遺址,36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薊州大地遍布著革命英烈的紅色足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薊州區整合全區紅色旅游資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組織全區黨員乾部到盤山烈士陵園、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下營鎮以爨嶺廟烈士陵園為起點、國防教育基地“6612戰備電臺”為終點,打造了重走革命小道的“紅色十裡長廊”。天津評劇三團新創排抗日題材現代評劇《盤山往事》,傳承紅色基因……薊州區的紅色資源正在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引領力。

  為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薊州區充分挖掘當地豐富紅色資源,全力打造五條紅色主題精品線路:喚醒初心、永葆本色主題線路;以史為鑒、擔當作為主題線路;繼承傳統、奉獻犧牲主題線路:踐行初心、知行合一主題線路;緬懷先烈、牢記使命主題線路,這五條紅色主題精品線路串聯起豐富旅游資源,促進“紅色文化+”融合發展,持續提昇紅色旅游整體實力和對革命老區發展的綜合帶動能力。

  綠色打底,綠水青山催旺旅游產業

  初夏時節,到薊州區旅游的游客絡繹不絕,或到“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盤山領略自然風光,一覽眾山小;或到溶洞感嘆自然奇觀,走玻璃棧道挑戰膽量;又或約四五好友,擇一山間民宿,享兩三日悠閑。如今的薊州區能夠成為享譽京津冀的旅游目的地,是多年來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成果,在這裡,綠水青山正向著“金山銀山”轉化。

  曾經的薊州區靠山吃山,靠的是礦山,賣的是礦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挖山采石活動達到頂峰,全區一度有400多家礦山企業,5家水泥廠。過度的開山采石,留下了滿目瘡痍的礦坑,還有漫天沙塵的惡劣環境。山體植被毀了,礦山創面區域險象環生,每到雨季,地質災害不斷。

  “竭澤而漁”不是長久之計,薊州區痛下決心,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開始了生態保護之路:2013年後,殘存礦區全部關停;2014年,啟動“礦山復綠”工程;2018年,廢棄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初現成效。

  保山護水,薊州區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實施儲備林基地建設、濕地公園建設、面源污染整治等生態治理工程,全面取締“散亂污”企業,不遺餘力守山、護水、淨氣、增綠。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旅游產業隨之蓬勃發展。盤山、八仙山、九山頂等傳統景區蓬勃發展;薊州溶洞、車神架等一批新興景區異軍突起;2000多家農家院游客盈門。經過近30年發展,薊州農家院實現了由“量”到“質”的轉變,“薊州民宿”區域影響力不斷增強。

  為助推旅游業發展,各項旅游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梨園情旅游文化節、長城國際馬拉松、漁陽金秋旅游節、獨樂寺廟會等20個傳統節慶活動已成為每年必備節目,還新增了盤山國際武術節、盤山國際越野挑戰賽、牡丹旅游文化節、出頭嶺安坪桃花節、毛家峪“山野菜”文化節等16個特色旅游活動,為旅游市場增添活力,吸引眾多京津游客紛至沓來。

  薊州區生態保護永不停步。目前,州河、環秀湖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正加快建設,今年將全面建成,兩大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240多公頃,其中濕地面積700公頃,顯著改善薊州區現有生態環境,對整個京津冀地區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三五”期間,薊州區累計接待游客1.18億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130億元,綜合收入650億元。

梨木臺風景區山清水秀

  協同發展,加快融入一體化格局

  薊州區堪稱北京的東大門。為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薊州區率先從交通發力,縮短與北京的時空距離。2019年,京哈鐵路薊州站開通運行,實現了薊州區到北京中心區半小時內通勤。塘承高速、京秦高速薊州區段全線貫通;津圍北二線、邦喜路二線、倉桑路西延線、侯玉公路等建成通車……薊州區加快融入到了環首都一小時生活圈。

  便利的交通條件為薊州區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築牢了基礎,教育醫療、人纔交流、環境治理等領域協同協作成效顯著:獨立院校天津傳媒學院揭牌成立,每年培育本科畢業生2600名以上;“引熱入京”計劃啟動,共享清潔熱能,共護湛藍天空;薊州農品進駐北京居民社區,北京人吃上了薊州的綠色食品……

  薊州區產業功能也日益增強。薊州經濟開發區納入京津冀“2+4+N”產業承接平臺體系,功能配套更加完備,B型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范區項目簽約入駐50餘家一線品牌,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特色承接平臺;新城業態布局優化,引入中交、萬達、紅星美凱龍等知名企業。195家企業完成創新轉型,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24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2家,企業創新平臺發展到15個,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50億元。

  為給北京提供更多優質農產品,薊州區新建大面積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每年生產大批優質農品:有盤山磨盤柿、黃花山核桃、天津板栗、羅莊子鎮紅香酥梨、於橋水庫鯉魚、出頭嶺食用菌、玉蘭菜、雜糧等,琳琅滿目。高效農業穩步發展,新建高標准農田16.23萬畝,認定市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5個,上倉鎮、下營鎮成功創建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出頭嶺鎮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展望未來,薊州區將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引領,將“綠水青山”高水平轉化為“金山銀山”,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邁上新臺階;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生態體系資源更加豐厚,京津冀“綠心”作用充分彰顯。與此同時,鄉村全面振興,成為宜居田園;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有機融合,“千年古縣”成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高地;“三地一城”(北京非首都功能特色承接地、京津城市服務保障基地、國家休閑度假目的地、宜居山水文化名城)的美好願景將會逐步成為現實。

出頭嶺鎮食用菌基地助力村民脫貧

  亮點1 生態文明 助推民生改善

  夏日裡,天津的“大水缸”──於橋水庫水波蕩漾,與綠意盎然的薊州大地共同構成了一幅碧水藍天的多彩畫卷。

  為守護好這個“大水缸”,薊州人民作出了巨大犧牲。自1959年於橋水庫始建至今,庫區村歷經4次搬遷,十幾萬村民搬離世代居住故鄉。第四次搬遷,也是最大規模的搬遷,始於2013年,共搬遷73個村,移民7萬多人。為了讓庫區搬遷村民過上幸福生活,薊州區統一規劃建設薊州新城,讓庫區村民都搬進了薊州新城,住進了水電氣俱全的單元房。近年來,薊州區還針對庫區移民開辦了一系列技能培訓班,引導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掌握謀生技能,適應城市生活,並鼓勵村辦企業,拓寬就業渠道。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用工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庫區移民。

  與此同時,學校、醫院、超市、飯店,所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都一應俱全,2019年,州河灣鎮掛牌成立,行政配置也變得更加齊全。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州河灣廣場140餘家商鋪林立,美食夜市熱鬧非凡,每當夜幕降臨,這裡食客如雲,州河灣廣場已成為薊州群眾休閑娛樂的首選。

  庫區移民的生活實現了顯著的跨越,北部山區裡的村民也同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山裡人不再拘泥於土裡刨食,他們在村子裡開起了高端民宿、農家院,山坡上那些傳統果木調質調優,地標桑葚、進口櫻桃、紙皮核桃、紅香酥梨……優質高級果品成了山裡新的“搖錢樹”。

  亮點2 產業發展 增添經濟活力

  春光如海、游人如織,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昇級,薊州區文化旅游更加魅力四射。

  20多個景區,2000多個農家院,120個特色旅游村,10萬餘人的旅游從業人員構成了薊州區蓬勃的旅游產業。盤山、長城、梨木臺等老景區煥發新活力,在景觀打造、服務功能、安全保護、智慧旅游等方面進行提昇,完成集票務管理、安全監控、信息發布、旅游服務等為一體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昇級。“網紅”新景區不斷湧現,薊州溶洞、車神架相繼開放,成為京津冀親子游的熱門選擇。2021年“五一”假期,薊州區共接待游客152.5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4.9%和108.8%。

  旅游效益帶動鄉村發展,西井峪村由無人問津的小山溝變成網紅“石頭村”,“原鄉井峪”民宿、餑餑山等網紅打卡點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來……

  走進西井峪村,遠方層巒疊翠,村內景致秀麗,旅游轉型,提高了鄉村旅游質量,變鼓了村民的腰包,2020年西井峪村旅游收入超過800萬元。而在2015年以前,西井峪村還是憑借好風景和低價格,薄利多銷,游客雖多,村民一年忙到頭,收入卻不見增長。2015年,西井峪村向高質量、精品化方向轉型。一方面栽樹植草、修復山體、加寬路面、鋪設管網,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另一方面引進知名民宿設計團隊,幫助農戶提昇農家院品質,傳授先進的管理經驗……基礎設施逐步換代昇級,高端民宿落成、配套產業入駐,旅游業態漸趨多元,西井峪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2020年,薊州區啟動農家院三年提昇改造工程,打造鄉村旅游“昇級版”,為廣大游客提供高品質休閑度假產品。小穿芳峪村、郭家溝村、磚瓦窯村……越來越多的旅游村同西井峪村一樣,依靠與時俱進的綠色發展理念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在全域旅游的帶動下,薊州經濟正在穩步向前邁進。

春山裡生態教育國際生活示范區風景如畫

  亮點3 黨心向民 造福基層百姓

  薊州區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七個一”為抓手,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走訪排查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解決吃、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5個方面的問題。結合“萬名黨員聯萬戶”活動,組織黨員乾部入列輪值,聽民意、解民難,講政策、送智慧,助力村居發展。以“強化初心使命”為基本目的,組織每名黨員乾部立足崗位,解決好信訪矛盾等突出問題,不斷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組織黨員乾部到幫扶村、共駐共建社區開展“清五邊、治六亂”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美化群眾居住的家園。以“改善營商環境”為基本出發點,多部門聯合,深入了解企業在做大做強、推動項目建設上遇到的問題,現場幫助協調解決。薊州區真正做到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在積極為群眾排懮解難中密切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

  和諧穩定的發展狀態,離不開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作為黨的戰斗堡壘,基層黨組織工作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基層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基層群眾的生活水平和民生福祉。在今年的村、社區“兩委”換屆中,薊州區在已有換屆經驗基礎上,以更嚴標准、更高要求,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了全區949個村和33個社區“兩委”換屆。新選出4504名村、社區“兩委”乾部,平均年齡較上屆下降3歲,大專以上學歷提高11個百分點,實現了年齡、學歷“一降一昇”,讓206名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71名退休或在外經商人員被推選到“一肩挑”崗位。新當選的村基層黨組織強作風嚴紀律,持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基層黨支部的帶領下,基層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向好,村莊環境煥然一新,基層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薊州區堅持以黨建促脫困攻堅,在區委、區政府和幫扶組的共同努力下,315個幫扶村“一肩挑”和“兩委”乾部選優配強,130名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到幫扶村任職,基層組織戰斗能力得到強化,各村黨群服務中心均得到高標准的提昇改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人心,村級組織運行規范有序。

  為助力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薊州區積極開展結對幫扶,促進了困難家庭生活改善。與此同時,還面向幫扶村開展“春風行動”招聘會和職業技能培訓,發放創業擔保貸款鼓勵村民創業,以“造血式扶貧”助力農戶脫貧增收,真正實現“授人以漁”。(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