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閆麗 編輯:孫暢 2021-06-30 10:47:02

內容提要:仲夏時節的太行山郁郁蔥蔥,見證著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畢生付出。1981年,李保國在河北林業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上班僅十幾天,他便紮進太行山,搞起山區開發研究,這一紮就是30多年。最終用科技為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這位『太行山新愚公』用畢生奉獻與執著,有力詮釋了什麼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天津北方網訊:仲夏時節的太行山郁郁蔥蔥,見證著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畢生付出。1981年,李保國在河北林業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上班僅十幾天,他便紮進太行山,搞起山區開發研究,這一紮就是30多年。最終用科技為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這位“太行山新愚公”用畢生奉獻與執著,有力詮釋了什麼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堅守的是為國為民的信念。“脫貧為科研出題,科研為脫貧解難。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讓科技創新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同向同行,這是李保國的格局和胸襟,也是廣大共產黨員的不懈追求。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向我們提出新問題:如何攻克更多“卡脖子”技術難題?如何加快培育產業集群,讓制造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如何讓鄉村更美、人民生活更好?回答好這一個個時代之問、發展之問,需要無數汗水的匯聚、眾智眾力的凝結。融身時代大局,在為國為民中彰顯知識力量、實現人生價值,廣大黨員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離不開創新探索。科學研究是創新拼搏、追求卓越的過程。如果說為國為民的精神激發了科研工作者躬身田野的情感力量,那麼探索創新精神激發的則是創造性開拓未來的理性力量。創新永無止境,如何持續創新?袁隆平回答:“書本裡長不出水稻,只有田裡纔長得出水稻。”為了找一棵雄性不育株,他曾在湘西稻田裡一株一株翻閱,花兩年時間找到6株,經過實驗,開啟了雜交水稻科研的大門。只有像一粒種子一樣投身實踐、獻身基層,保持淡泊名利、勇攀高峰的持續探索和創新,我們纔能收獲豐碩果實。

  能不能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檢驗的是科研態度,是實踐精神。李保國一生最得意的是“把我變成了農民,把農民變成了‘我’”。同樣,“把科研做到菇棚”裡的天津農學院教授班立桐,20多年堅持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地頭專家”。事實證明,沈甸甸的研究成果只有紮根在實踐土壤裡,纔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

  電視劇《山海情》中有這樣讓人淚奔的一幕:作為世界知名專家,凌一農幫助閩寧鎮村民們完成了菌菇發展任務後,本計劃悄悄地離開,但推開大門卻看到拎著東西、依依不捨成群送行的村民。胸懷祖國和人民,勇於探索實踐,在廣袤大地上書寫科技進步、創新發展的傳奇,我們就會在人民的真心擁護中,走向更廣闊壯美的未來。(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