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楊永慶:把紅色基因融進良好家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晚報李倩 編輯:李松達 2021-07-20 10:03:00

天津北方網訊:家住河東區第六大道小區的楊永慶今年已經90歲高齡,他15歲參軍,17歲入黨,在戰場上和戰友們一起奮勇殺敵。離休後,他繼續發揮餘熱,熱心公益事業。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也都知書達理、奮發進取,4人報國參軍,13人是共產黨員,形成了“敬業、孝順、和諧、民主”的良好家風,深沈厚重的家國情懷在這個大家庭裡不斷涵養、昇騰。

終身不改少年志

楊永慶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貧苦家庭,年少時父母相繼離世,兄姐帶著他艱難生存。楊永慶有兩個侄子被敵人逮捕關押在監獄而死,還有兩個侄子在撤退過程中落水溺亡,悲慘的生活經歷堅定了他對敵斗爭的勇氣和決心。1945年,14歲的楊永慶加入地方兒童團,15歲參加了解放軍,17歲入黨,先後參加了多次重要戰役。在淮海戰役攻打傅家莊戰斗中,楊永慶所在的部隊兵分兩路,一路主攻、一路佯攻,楊永慶負責火力掩護。“敵人設置三道防線,鹿砦、鐵絲網和壕溝。我們佯攻連秘密接近,兩名戰友想用手雷炸開鹿砦,但是手雷沒響。他們上前查看,沒想到這時候手雷卻突然炸響,兩名戰友就這樣犧牲了……”楊永慶對當時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戰友犧牲後,我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戰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楊永慶少年立志、初心不改,跟隨部隊南征北戰,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新中國成立後,楊永慶無論是在軍校學習,還是在野戰部隊、武裝部、警備區等地工作,都堅持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苦乾實乾、任勞任怨,從一個普通戰士成長為一名正團級乾部。離休後,他繼續為黨工作,發揮餘熱,曾任河東區軍休一所萬新村黨支部書記,一乾就是16年。他帶領大家精誠團結、奉獻樂善,黨支部多次獲得榮譽稱號。

言傳身教好家風

楊永慶戎馬生涯的經歷和奮斗不息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兒女、孫輩和重孫輩。24名家庭成員中,4人是退役軍人,13人是共產黨員。老人家時常教導孩子們要愛崗敬業、報效國家,孩子們在他的榜樣引領和言傳身教下,也個個積極進取、勤儉持家。

楊永慶的大女兒楊錫鳳雖然是個女孩,家裡卻從不嬌慣她。楊錫鳳不僅志願報國參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磨練,還像男孩子一樣,爬上十幾米高的電線杆去排險。楊錫鳳說,從小父母就培養自己能吃苦、勇拼搏、樂奉獻,這些內在的財富讓她受用一生。如今,這個大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孩子們定期來看望老人,作為家中長輩的楊永慶也時常關注晚輩的工作和學習。

從2001年起,楊永慶每年都組織全家評選出“家庭十件大事記”,哪位成員光榮入黨、哪位成員獲得榮譽稱號、全家集體旅游、老人病愈身體康復……尊老愛幼、寬容理解、文明和諧的溫馨家庭環境激勵著每位家庭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勤勉苦乾、默默耕耘。

紅色基因代代傳

經歷過槍林彈雨、烽火硝煙的戰爭歲月,楊永慶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總是囑咐年輕人要熱愛感恩偉大的黨,更要腳踏實地努力工作。離休後,他不顧年邁,堅持參加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和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不分寒冬暑夏,走進學校、部隊、社區,給青少年和黨員群眾講革命傳統、講戰斗故事、講黨的方針政策……為了讓宣講的紅色故事更加生動精彩,楊永慶總會提前認真“備課”,研究詞句的使用、情節的鋪墊、怎樣表述纔能通俗易懂。講課時,他還經常發揮文藝特長高歌一曲,給社區老人講課,就來一段《智取威虎山》;給孩子們講課,就唱一曲《軍民魚水情》。在激昂奮進的樂曲聲中,蘊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被激發出來,更增添了大家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乾勁和決心。

此外,楊永慶還長年捐資助學,面對地震、疫情等災害總是慷慨解囊、帶頭捐款。他說,自己年紀大了,不能“上前線”,但總要盡些綿薄之力。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