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疫苗接種人群覆蓋率,加快構建免疫屏障;各區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主動防范早查早控;公共場所兩碼聯查、旅游景區流量控制;面對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多點反撲,面對傳播力更強的“毒株”,天津迅即行動,思想認識昇級、措施力度昇級、工作狀態昇級……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一米線……每位天津市民在積極響應。

作為全國冷鏈食品的重要進口口岸,進口凍肉佔全國肉類進口量的近三分之一。在全國都不知道病毒能夠通過冷鏈傳染時,天津就曾“中招”。此次面對德爾塔病毒,天津在強化既有要求的同時,更高標准、更嚴要求。
01、運輸——多次消毒,全封閉管理
車輛消毒、集裝箱外部消殺,掃碼核驗收箱後,企業內部車輛將集裝箱運到紅區冷鏈查驗平臺,一線工作人員對貨品,進行逐件排查,六面消殺,不留死角……
完成一級冷庫各項管理規定後,這些市民所需的各類海鮮、肉制品、速凍食品、乳制品等冷鏈產品可以入庫。
從2020年10月開始,港強集團一線所有人員封閉化管理。每天必須完成60多箱貨櫃的防疫任務。這對企業70多名員工而言,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02、倉儲——“人、物”留痕可追溯

消毒、作業、核酸檢測全場景無死角監控。貨物核酸檢測證明,貨物消毒證明、人員核酸檢測證明、出入庫時間,全部錄入 “天津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全程可追溯。
03、經營——設存貨區報告齊全再上架
挪威三文魚、大西洋鱈魚、澳洲牛肉……超市進口商品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所有商品都有二維碼可溯源。
每一件進口冷鏈產品擺上貨架銷售之前,單獨存放,嚴格按照“三專五不准”要求。
反應快,措施嚴,工作實,沒有半點懈怠,不容半點閃失。嚴格落實“四早”要求,以新應新、以快制快,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Tips:關於冷鏈要知道的事
1、什麼是冷鏈?
冷鏈是指易腐食品或半成品等,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於產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溫環境下,以保證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2、冷鏈商品有哪些?
(1)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
(2)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特殊商品:生物制品,藥品。
3、如何購買和食用?
(1)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采購,關注產地、來源、生產日期、進口食品檢疫等信息,不采購無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2)選購時,注意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離;進口冷鏈食品應與其他食品分開包裝,不混放。
(3)燒熟煮透,生熟分放。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
(4)廚房通風消毒,及時洗手。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