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後代:『跟黨走,我們過上了紅火的幸福日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1-09-16 11:05:50

內容提要:在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講解員朱淑華眼噙淚水、飽含深情地講述著『半條被子』的故事。她極富感染力的講解,讓游客深受感動。

在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講解員朱淑華眼噙淚水、飽含深情地講述著“半條被子”的故事。她極富感染力的講解,讓游客深受感動。

“半條被子”故事的廣泛傳播,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讓昔日閉塞的沙洲村蝶變成村美民富的“明星村”。作為故事主人公的後代,朱淑華等不斷見證著這個溫暖故事給沙洲帶來的全新蛻變。

“做夢都沒想到”的好生活

天剛微亮,83歲的朱中雄便早早來到祖宅打掃衛生、整理擺設,迎接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端坐在堂屋長凳上,他為有需要的游客不斷講述著曾發生在這裡的“半條被子”故事。

朱中雄是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兒子。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衛生部駐紮在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事後,老人逢人就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為挖掘“半條被子”紅色資源,從2017年開始,當地建設的沙洲紅色旅游景區面世,“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紅軍廣場及沙洲田園綜合體等文旅景點和項目相繼建成,人均耕地不足0.7畝的沙洲村村民由此吃上“旅游飯”。

景區內“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徐解秀故居是許多游客必來“打卡”之地。“當時下著大雨,母親見3名女紅軍經過我家門前,就請她們到家中留宿......”雖已年過八旬,朱中雄仍能清晰還原母親這段往事中的細節。每天堅守祖宅的他在這裡擔任義務講解員,帶游客參觀紅軍住過的房間,只為讓更多人知曉當年紅軍與百姓的魚水深情。

經歷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朱中雄,談起這些年生活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家裡什麼都不缺,村裡也大變樣,做夢都沒想到如今我們能像城裡人一樣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公交車!”

“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謹記母親教誨,朱中雄經常告誡後輩“不能忘本”,要珍惜現在的好日子,要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

紅色故事帶來的紅火日子

記者見到徐解秀孫子朱小紅時,他正在自家土菜館忙著用微信和一旅游團在線確認第二天的菜單。隨著湖南新一輪疫情結束,這家村裡的“網紅”店又開始恢復往日生氣。

因無一技之長、父母年邁多病,原以務農為生的朱小紅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景區建成,在當地政府幫扶下,朱小紅參加了廚師技能培訓班,將自家住房改建後在村裡第一個開起了土菜館。加上兼做景區保安,他不僅早就實現了脫貧,日子也越過越甜,去年的家庭總收入達到30多萬元。

“今年旅游旺季,我臨時請了18人打下手,每天有600多名游客來店裡用餐,一天的毛收入就有1萬多元。”朱小紅說,不斷攀昇的游客量,讓他經常借用村裡祠堂作為用餐地,村裡的餐館也從一年前的五六家增加到現在的十多家。

生活發生巨變的不止朱小紅一家。在整個沙洲村,當地通過積極開展農家樂廚師、鄉村旅游培訓班等“人人有技能”培訓,共發展民宿、餐館、商店48家,民俗攤位135個,讓400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2020年,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4360元增長到15000元;村集體收入比2014年增長約83倍,達56萬元。

“紅軍當年送來半條被子,共產黨現在又給了我們幸福路子。”朱小紅深有感觸地說。在他看來,作為徐解秀後人,要從懂得感恩、從每一件小事中傳承“半條被子”精神。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他曾向村裡老人贈送月餅送上中秋祝福;米飯不收錢是他店裡不成文的規定;有游客在店裡落下東西,他輾轉聯系上對方,自付郵費寄過去......

紅色家訓代代相傳

“每次向游客講述‘半條被子’故事,就讓我想起逝去的親人,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這個發生在自家人身上、從小聽到大的故事,被徐解秀曾孫女朱淑華講得格外動情。

朱淑華說,曾祖母“要緊跟共產黨走,要在國家有需要時挺身而出”的紅色家訓一直影響著家裡人。她的父親、弟弟等5位親人都在正當年時參軍,弟弟朱凱華於2008年成為西藏邊防總隊的一名戍邊軍人。“邊區條件艱苦,祖輩的教導時常給予他溫暖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因交通閉塞、山高地少,沙洲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那時,村裡的年輕人爭著往外跑,朱淑華也不例外,高中畢業後便去了廣東務工。隨著小村莊熱鬧起來,朱淑華毅然決定回鄉發展。2018年村裡建成“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她通過不斷學習應聘成為這裡的第一批講解員。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朱淑華說,相較在外地務工,這份讓她感到“自豪而有意義”的講解員工作,不僅更加穩定,還能兼顧家庭。“從家裡過來就十多分鍾路程,上班前還能給孩子做好早餐,送他上學。”

累計新增游客180餘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6倍......近一年來,朱淑華見證了村裡游客量的跳躍式增長。“最忙時一天接待了12撥游客,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雖然工作量由此增加,但她樂見於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村裡的許多年輕人又回來了。

“如今,貧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跟黨走,我們過上了紅火的幸福日子。”要把紅色故事講到游客“心坎裡”的朱淑華說,通過一次次宣講,她的心靈不斷得到淨化、洗禮,也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傳播紅色家訓的信念。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